呂銘[文水縣第一個女黨員]

呂銘[文水縣第一個女黨員]

呂銘,原名呂雪梅,1925年出生於山西省文水縣。1937年,還在國小讀書的呂銘就參加了山西抗日犧牲救國同盟會。作為窮苦人家的女兒,呂銘對共產黨產生了最初的樸素的認識,“我們是窮人,共產黨是窮人的黨,也就是我們的黨。”經過三年艱苦的革命工作,1940年,15歲的呂銘成為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她是當時的“紅區”山西文水縣第一個入黨的女同志。

基本信息

概述

呂銘,女英雄劉胡蘭的入學介紹給,自己本人也是一位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的女共產黨人。

簡介

入黨以後,年輕的呂銘在“百團大戰”中組織民眾挖鐵路拆鐵軌破壞敵人的鐵路交通;在“反搶糧鬥爭”中發動民眾從敵人的據點中搶糧食;在晉綏根據地冒著生命危險送過秘密電報;她還參加了延安整風運動,在邊區大生產運動中種地織布進行生產自救。經過磨練,呂銘成長為一名堅定的共產黨員。

呂銘[文水縣第一個女黨員] 呂銘[文水縣第一個女黨員]

不過,這些年來,最讓老人難忘的卻是,介紹年輕而堅定的革命者劉胡蘭入黨。回憶起當年的景象,呂老刻骨銘心,她說:“我是看著劉胡蘭從一個普通的農家姑娘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共產黨人的。劉胡蘭入黨時曾這樣對我說,‘你放心,入黨以後,我保證經得起考驗!’說完這話不到七個月,她就用生命驗證了自己的誓言。”

1947年,閻錫山的“勾子軍”在山西文水縣進行“水漫平川”式的大掃蕩。沒來得及撤走的劉胡蘭落入敵人手中。在敵人的鍘刀面前,那個臭名昭著的大鬍子連長在威逼利誘不成之後,惡狠狠地問劉胡蘭:“你不怕死嗎?”年僅15歲的劉胡蘭鐵骨錚錚地回答:“怕死還當共產黨員?!”並凜然反問:“我怎么個死法?”這一幕震撼了許多在場的民眾,也讓呂老終生難忘。以後,為了銘記這些出生入死的歲月,呂老特意改名為“銘”。

解放後,帶著勝利的喜悅,年輕的呂銘不顧自己懷著七個月身孕的不便,踏上了通往新疆的漫漫征程。顛簸了40天后,呂銘終於來到了她的“第二故鄉”,而此行的代價卻是失去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在新疆,懷著滿腔的革命熱情,呂銘東奔西走忘我地投入了新的工作:為黨培養少數民族女幹部。她出色的工作受到了時任新疆第一書記的王恩茂的稱讚,呂銘被同事們稱為“新疆的婦女領袖”,她多次參加全國的婦女代表大會,受到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在文革中,雖然被關在幹校勞動了六年,但呂銘始終堅信“我是戰爭年代的倖存者,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的今天,我還要為黨工作,我要好好地活下去。”她種地、賣菜,度過了共和國那些不尋常的歲月。

改革開放以後,五十多歲的呂銘重又煥發出旺盛的工作熱情,在她任新疆體委副主任期間,她與各族運動員們吃住在一起,陪著他們一起訓練,為他們解決生活和訓練中的困難,年輕的運動員們都親熱地叫她“媽媽”。1979年,在全國四運會上,新疆運動員一舉奪得15枚金牌,名列全國第八名,一舉創造了新疆體育運動史上的金牌紀錄。

年屆耄耋之年的呂老現在依然身板硬朗,1978年,由呂老發起組織的中日聯合登山隊成功地登上了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隨後她又組織了中美聯合登山隊。在她的努力下,新疆還成立了全國第一家“登山協會”,並且開放了11座山峰,接待了來自十多個國家的登山隊。70歲高齡的呂老還率團登上3300多米的高山。在她的親自組織和參預下,新疆特種旅遊蓬勃發展起來。

從1989年開始,呂銘又連續十年組織了“中日友好夏令營”活動,成百上千名中日少年兒童成為中日友好使者。現在,精神矍鑠的呂老還在新疆“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工作。

談起自己60年的黨員生涯,一路坎坷的呂老無怨無悔。她用“聽黨的話,忠實於黨”概括自己這么多年來所走過的路。從抗日戰爭到建黨八十周年的今天,老人始終堅信“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