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海波[賀州學院副院長]

呂海波[賀州學院副院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呂海波,男,1973年12月生,漢族,籍貫廣西玉林,2001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現任賀州學院副院長。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2002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獲岩土工程專業博士學位。

國際土力學與岩土工程學會會員(ISSMGE)、中國力學學會岩土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非飽和土與特殊土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地下工程分會理事、《土工基礎》雜誌編委。

桂林理工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長、研究生院院長。

2017年11月,任賀州學院副院長。

學術成果

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SCI、EI、ISTP收錄28篇。在特殊性岩土的工程特性研究方面,對軟土結構性的成因及微觀結構進行了研究,提出孔隙破損勢的概念並定義了土體結構性損傷變數,套用於土體的變形模擬;對脹縮性土在乾濕交替環境下的力學性狀及破壞機理進行了研究,提出利用疲勞累積損傷來描述脹縮性土強度衰減的方法,並套用於膨脹土及粘土邊坡及地基承載力的評價。在混凝土損傷研究方面,根據三維Voronoi圖形原理建立了混凝土三維骨料隨機分布模型,在此基礎上研究了混凝土細觀損傷對物質擴散的影響,並套用於混凝土的耐久性評估;利用聲發射技術對鋼筋-混凝土的粘結性能進行了研究,對不同破壞階段的聲發射信號特徵進行了分類,提出了破壞預警方法,目前已套用於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損傷檢測。

研究成果獲得廣西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廣西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廣西青年五四獎章1項、廣西青年科技獎1項、廣西第十四批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

目前正在承擔的主要項目有: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脹縮性土的非線性疲勞損傷累積及破壞機理(40702053)”,2007-2010;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非飽和紅粘土中水-溶質遷移機制及力學效應(51169005)”,2012-2015;

3.973前期研究專項“裂土在多雨炎熱環境下的力學模型及成災機理研究(2003CCA02200)”,2004-2006;

4.973前期研究專項“淺層地能開採中土體的熱濕遷移機制及力學性狀研究2010CB434810)”,2010-2012;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鋼襯鋼筋混凝土管結構塑性極限分析的曲梁模型和彈性模量調整法研究(50909021)”,2010-2012;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飽和混合土的動力特性及其結構效應(41272358)”,2013-2016。

任免信息

2017年11月,擬任副廳級領導職務。

2017年12月,聘任呂海波為賀州學院副院長(聘任期三年,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其中第一年為試用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