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濕排汗纖維

吸濕排汗纖維是杜邦公司獨家研究開發的功能性纖維,不僅截面形狀獨特-四管狀,又是中空纖維,而且纖維的管壁還透氣。其功能是利用纖維表面微細溝槽所產生的毛細現象使汗水經芯吸、擴散、傳輸等作用,迅速遷移至織物的表面並發散,從而達到導濕快乾的目的。

吸濕排汗纖維的開發背景

近年來,人們對服裝面料的舒適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環保性等要求越來越高,隨著人們在戶外活動時間的增加,休閒服與運動服相互滲透和融為一體的趨勢也日益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這類服裝的面料,既要求有良好的舒適性,又要求在盡情活動時,一旦出現汗流浹背情況,服裝不會貼上皮膚而產生冷濕感。
於是對面料的纖維提出了吸濕排汗功能新要求。
眾所周知:天然纖維以棉為例,其吸濕性能好,穿著舒適,但當人的出汗量稍大時,棉纖維會因吸濕膨脹,其運氣性下降並貼上在皮膚上,同時,水份發散速度也較慢,從而給人體造成一種冷濕感;合成纖維以滌綸為例,其吸水性小,透濕性能差,由於其靜電積累而容易引起穿著時產生糾纏的麻煩,尤其在活動時容易產生悶熱感。
在滿足社會日益增長衣著方面,合成纖維早就擔負起了重要角色,其中以滌綸為主,滌綸自工業化以來,從未間斷進行滌綸改性研究,當然,提高滌綸吸水和透濕是各國滌綸生產和科研部門最為關心的研發方向。
近幾年的國內紡織品市場上,對吸濕排汗紡織品需求呼聲逐漸高漲,已引起業界人士的關注。

吸濕排汗機理

何謂吸濕排汗?此詞指使不親水的織物同時具有吸濕性和快乾性,一般來說,無論是天然纖維還是合成纖維都很難兼具這兩種特性,但是吸濕排汗加工技術可以做到這一點。因此,對於完全不吸水的聚酯纖維而言,吸濕排汗加工技術又賦予它新的生命。

吸濕排汗纖維的吸水和放水性能

纖維的吸濕排汗性能取決於其化學組成和物理結構形態。從皮膚表面蒸發的氣態水分首先被纖維材料吸收(即吸濕),然後經由材料表面放濕;而皮膚表面的液態水分由纖維內部的孔洞(毛細孔、微孔、溝槽)以及纖維之間的空隙所產生的毛細效應使水分在材料間表面的吸附、擴散和蒸發(即放濕)。兩種作用的結果導致水分發生了遷移,前一種作用主要與纖維大分子的化學組成有關,後一種作用則與纖維的物理結構形態有關。
吸濕排汗纖維一般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表面有眾多的激孔或溝槽,其截面一般為特殊的異形狀,利用毛細管效應,使纖維能迅速吸收皮膚表面濕氣與汗水,通過擴散、傳遞到外層帶發。

纖維的吸水性

吸濕排汗纖維具有吸水性的特徵,是纖維表面有許多內外溝通的微孔或原纖維間隙和表面溝槽,使得水分容易進入纖維間,同時,沿著纖維軸方向不少管狀的溝槽或毛細管,為水分的遷移提供通道,因此纖維有良好的吸水性.吸水之後也不出現像相那樣因吸水而膨潤的現象。

纖維的乾燥性

滌綸間的水分主要靠大量的微孔毛細管引力被纖維握持,或者機械地保持在纖維間的毛細管中。在正常環境溫度下水分容易輸送到纖維表面而揮發掉。

吸濕排汗滌綸的生產方法簡介

由於滌綸是一種結晶性很高的纖維。分子主鏈中沒有親水性基團,因此呈疏水性,吸濕排汗很差。因此服裝穿著透濕性差,有悶熱感。又有靜電易於積累引起的種種麻煩。縱觀吸濕排汗滌綸的開發。主要是通過物理和化學改性,或兩者結合方法實施。

特殊異形纖維

改變噴絲孔形狀是提高纖維導濕性簡單、直觀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在異形纖維的縱向產生許多的溝槽。纖維通過這些溝槽的芯吸效應起到吸濕排汗的作用。美國杜邦公司生產的“coolmax”滌綸。其截面為獨特的扁十字形,纖維表面縱向成四個槽.其次面積比常規圓形截面大20%,故排汗性能高於常規滌綸。

聚合苯乙烯稀物共混或複合紡絲

將含親水基的聚合物與聚酯切片混紡絲,同時用特殊設計的異形噴絲板生產吸濕排汗纖維。
將滌綸切片和親水性聚合物,用紡皮芯複合的異形的吸濕排汗纖維。通常將親水性聚合物為複合纖維的芯層,而滌綸為皮層。親水性聚合物一般是聚醚改性聚酯和親水性改性的聚醯胺。兩種組分分別發揮吸濕和導濕作用,這樣的複合纖維有吸濕、導濕的作用,達到吸濕排汗的功效。

接枝共聚

通過接枝共聚方法,在大分子結構內引人親水基因,以增加纖維吸濕排汗功能。通常是引人羧基、醯胺基、羥基和氨基等,增加對水的親和性.在原料改性的同時,還要有適當的紡絲工藝,使纖維具有多孔結構和更大的比表面積等。
日本東洋開發的會呼吸的滌綸織物“Ekslive”,它是通過將聚丙烯酸酯粉末(稱謂神秘粉末),與滌綸混紡紡絲獲得吸濕排汗功能,通過吸濕排除熱量,改善滌綸織物的飽和吸水性,據稱2002年銷售額20億日元約400萬米,產品60%為機織布,35%為針織布。而KomatsuSerien公司將蠶絲化合物接枝在滌綸纖維上,產生吸水排汗滌綸。
從目前吸濕排汗滌綸工業化何況看來,主要是利用物理方法,紡“+”、“Y”和”T”三種異形纖維,在其表面還有數量不等的微細溝槽,以利加強導濕排汗功能。

纖維的常規規格及面料特性

吸濕排汗纖維主要是利用纖維截面異形化(Y字形、十字形、W形和骨頭形等)使纖維表面形成凹槽,藉助凹槽的芯吸導濕結構,迅速吸收皮膚表層濕氣及汗水,並瞬間排出體外,再由布表的纖維將汗水擴散並迅速蒸發掉,從而達到吸濕排汗、調節體溫的目的,使肌膚保持乾爽與涼快。
目前套用最廣且效果最好的,都是利用截面異形化生產的吸濕排汗纖維。如:美國杜邦公司的Coolmax纖維,台灣遠東紡織的Topcool纖維,台灣中興紡織的Coolplus纖維等。
吸濕排汗常用規格有:纖維:1.4D*38mm,長絲型:50D/72F、100D/144F、150D/144F、75D/72F、 75D/48F、75D/36F、100D/72F、100D/48F、 150D/96F、150D/48F等;紗線類:16S/1、20S/1、30S/1、,32S,40S,50S,60S等。此外, 吸濕排汗纖維與棉,麻,天絲等原料的混紡紗也層出不窮。
吸濕排汗纖維織成的面料因具備質輕、導濕,快乾、涼爽,舒適,易清洗,免熨燙等優良特性,而廣泛套用於運動服,戶外、旅遊休閒服,內衣等領域,深受消費者青睞。市場上,從機織到針織,從纖維到紗線,從面料到服裝,家紡,隨處可見吸濕排汗纖維產品的身影,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吸濕排汗纖維產業鏈。

何謂吸濕排汗

此詞指使不親水的織物同時具有吸濕性和快乾性,一般來說,無論是天然纖維還是合成纖維都很難兼具這兩種特性,但是吸濕排汗加工技術可以做到這一點。因此,對於完全不吸水的聚酯纖維而言,吸濕排汗加工技術又賦予它新的生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