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康烈士

吳永康烈士

吳永康(1900—1937)吳永康,原名龐大恩,字澤普。生於廣西興業長榮鄉大賀村。曾赴日本留學,攻讀冶金專業。一九二五年在東京加入中國共產黨。回歸任《紅旗報》、《上海報》編輯、紅四方面軍總部秘書、中共川陝省委委員。旋任中共紅江(今通江)縣委書記。任中共川陝省委秘書長兼宣傳部副部長。川陝省工農民主政府經濟委員會主席。西北聯邦政府財政部部長、中共川康省工作委員會書記、中共大金省省委常委、紅四方面軍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長。西路軍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長。一九三七年三月,於甘肅臨澤祁連山作戰犧牲。

簡介

吳永康(1900-1937) ,原名龐大恩,字澤普。1900年2月28日生於廣西省玉林縣長榮鄉賀村一個農民家庭。

紅軍塑像紅軍塑像

1914年入玉林縣五屬中學讀書。1918年秋,到廣州外語補習學校學習日語。1920年考入日本福岡縣戶煙町明治專科學校冶金科。其間,與夏衍等留日學生謁見孫中山。領導組織進步學生團體,進行愛國革命運動。1925年冬,吳永康在東京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3月,考入東京帝國大學政治經濟學科。
1926年7月回國,在上海中共中央機關工作,擔任黨中央機關報《紅旗報》和《上海報》的編輯。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調往中共江蘇省委工作。1932年4月到鄂豫皖蘇區任紅四方面軍總部秘書,兼總部機關刊物《紅旗》的編輯。1933年2月建立川陝革命根據地後,被選為中共川陝省委委員、常委、省委秘書長,代理中共紅江縣委書記。1933年夏,在中共川陝省委任秘書長,主持省委日常工作。在條件十分困難的戰爭環境裡,組織培訓幹部,並取得顯著成效。1934年初,任川陝省工農民主政府經濟委員會主席。用所學知識指導經濟工作,給省級機關幹部講授經濟學,指導過兵工廠工作。
1935年隨軍長征,任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長。紅四方面軍進入川康邊界後,任中共川康省工委書記,兼川康省委財委會主席。1936年10月,紅四方面軍部分主力奉命組成西路軍,轉戰河西走廊。吳永康任西路軍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長。1937年3月,他所在的支隊在祁連山被青海馬步芳部包圍,在激戰中,吳永康壯烈犧牲,時年37歲。

簡歷

原名龐大恩,字澤普,1900年2月28日出生於廣西興業縣(今玉林縣)長榮鄉大賀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6歲入學,9歲讀大館書房。

西路軍紀念碑西路軍紀念碑

1914年8月,考入玉林州官辦五屬中學堂。

1918年秋,入廣州外語補習學校學習日語。受愛國主義思潮影響,懷著學習外國先進技術和實業救國的理想,

1919年中學畢業後,東渡日本求學。

1920年考入日本福岡縣煙町明治專門學校冶金科學習,畢業後又考入東京帝國大學政治經濟系學習,成績出類拔萃。
考入福岡縣戶煙町明治專門學校,學習冶金科。在日本,他十分景仰孫中山先生救國救民,振興中華的偉大宏願,決心追隨孫中山進行救國活動。

1924年11月,與夏衍等留日同學到門司港謁見孫中山,受到孫中山的教誨與啟發。孫中山病逝後,他向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軍閥發出“我欲斬長鯨以紅大海!我欲埋奸臣以吐民恨!”的憤怒誓言。留學期間,他與夏衍等人先後領導組織愛國學生團體“行社”、“談話會”和“同窗會”,開展閱讀馬克思主義著作,討論時事政治,宣傳反帝反封建的活動。吳永康積極參加愛國學生團體和日本共產黨領導的外圍組織“社會科學研究會”,參加工人運動,組織參加聲援“五卅”慘案的活動。

1925年上海“五卅”慘案發生後,組織進步學生“募捐救濟上海勞動者”、“打快郵代電回國應援”。同年冬,在東京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3月,考進東京帝國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1926年7月吳永康奉命來到上海,在李富春領導下的上海中共中央機關工作,擔任黨中央機關報《紅旗報》、《上海報》編輯。這時,他改名“吳永康”,此後一直用這個名字。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調到中共江蘇省委工作。

1932年4月,奉命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工作,任紅四方面軍刊物《紅旗》編輯和紅四方面軍總部秘書。同年10月,隨紅四方面軍西征,建立川陝革命根據地。

1933年2月,當選為中共川陝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並代理中共通江縣委書記。

1934年春,任川陝省工農民主政府財政經濟委員會主席。組織創辦了一批生產合作社和消費合作社,建起了鹽行、製衣廠,以保證紅軍物質供應。
1935年隨軍長征進入川康兩省邊界,任中共川康省工委書記兼川陝省委財委會主席。同年底,張國燾違抗中共中央指示分裂黨和紅軍,成立“西北聯邦政府”,吳永康被任命為“西北聯邦政府財政部長”,兼任中共大金省委常委,直到1936年秋,“西北聯邦政府”撤銷。

1936年10月,隨紅四方面軍繼續北上,到達甘肅省會寧地區同中央紅軍會師,勝利完成長征。這期間,他曾任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長。紅四方面軍主力組成西路軍向河西進發時,任西路軍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長。 在隨軍浴血奮戰的征途上還兼顧著開展地方工作的重任。先後在景泰、永昌、山丹、高台、臨澤等地開展創建蘇維埃政府和抗日義勇軍等地方組織機構的鬥爭。為配合西路軍軍事行動,吳永康直接領導了建立“甘州中心縣委”和高撫縣委、山永縣委的工作。

1937年3月下旬,西路軍戰敗,在石窩分兵潰圍後,吳永康隨幹部支隊行動,在祁連山區紅灣寺白泉門附近與敵遭遇,在激戰中壯烈犧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