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欽煒

吳欽煒

吳欽煒,儀器儀表專家。中國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的開拓者之一。長期致力於中國工業自動化儀表的研究開發和科技管理工作,參與創建中國第一個儀器儀表科學研究機構,是制訂中國工業自動化儀表型譜系列和總體系的負責人之一,曾多次主持制訂中國儀器儀表和自動化技術與新產品發展規劃,參與主編了多種權威性的工具書。為中國工業自動化和儀器儀表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基本信息

生平經歷

吳欽煒,1922年12月25日生於江蘇省常州市。青年時期因抗日戰爭,隨家輾轉搬遷,先後到鄭州、武昌、湘西山區等地,由於住地偏僻,交通阻塞,無學可上,飽受失學之苦,主要靠自學求取知識。1941年在四川江津考入國立十七中學高中部學習。由於失學3年,深知求學之不易,在學習上比較刻苦,學習成績較好。1944年在重慶考入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1946年2月隨學校遷至上海繼續就讀,直至1948年畢業。

常州市 常州市

1947年吳欽煒參加了交通大學地下黨領導的由進步學生組織的“護校晉京請願運動”、“回響五·二○運動”等罷課活動。從護校、爭公費、抗議南京國民政府軍警特務暴行、反對內戰等革命活動中,使他看到了南京國民政府的腐敗和人民大眾團結起來進行鬥爭的力量。使他從個人的小圈子裡走出來,投入到學生愛國運動的洪流中去。

吳欽煒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參加了由地下黨組織的科技團體——中國技術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在中國技術協會的學術部里積極工作,舉辦技術講座,組織學術報告,將其主要精力投入這類科技活動。1952年12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吳欽煒1948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曾參加京滬杭各發電廠的熱工控制調查,並深入電器儀表檢驗和試驗技術研究。1956年10月起,投入中國自動化儀表行業的創建工作,為建立中國第一個儀器儀表科學研究基地作出了開拓性的成績。60年代,他在擔任第一機械工業部熱工儀表科學研究所電子研究室主任期間,從事研究並組織開發自動平衡式指示記錄儀表、超聲工業檢測儀表、同位素工業套用儀表、電磁流量計、液位測量儀表和電子計算機等新型儀表和裝置,其科研成果的水平均處於當時的國內領先地位。後來,又組織了研究所和有關儀表廠開展自動平衡式指示記錄儀表系列產品的統一設計工作,努力貫徹通用化、系列化、標準化原則,制訂了適合中國國情的型譜系列,為發展中國該類儀表產品打下了良好的技術基礎。

1962年以後,隨著國家工業建設發展的需要,機械工業部多次派他參加石油工業部、冶金工業部等專家考察團赴西歐、美國、日本考察、重點了解生產過程自動控制系統和配套儀表的設計技術和製造技術,並與國外主要儀表公司進行技術交流,掌握了國外發展動向。在此基礎上提煉出儀表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為制訂中國儀器儀表科學技術和新產品發展規劃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1965年吳欽煒參加機械工業部儀器儀表局主持的產品規劃編制工作,在掌握各工業部門生產過程典型裝置控制系統及配套儀表的基礎上,進行技術分析,在王良楣主持下,組織編制了中國第一套工業自動化儀表型譜系列及總體系。它對中國自動化儀表的發展起了積極推動作用。

CCD固體感測器 CCD固體感測器

吳欽煒在機械電子工業部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工作了30多年,長期從事科研和管理工作。在1978至1986年擔任所長和總工程師期間,為了貫徹機械工業部“攻成套、打基礎、上水平”的方針,制定了研究所的奮鬥目標和主攻方向,使儀表可靠性技術的研究、儀表質量評定技術的研究、儀表專用電路設計和套用技術研究、基礎試驗室的建設等在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他積極支持新技術在儀表和試驗裝置上的套用,如在溫度測試裝置中採用熱管技術、在光電掃描測量中採用CCD固體感測器技術等,均屬創新型的科技成果。

吳欽煒是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二、三、四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兼過程檢測控制儀表學會理事長;是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三、四、五屆理事會理事,兼儀表與裝置專業委員會主任。他熱心於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在1983年第一屆多國儀器儀表學術會議大會上,代表中國作了“過程測量與控制儀表的發展”特約報告;在1980年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三次代表大會上作了“自動化儀表裝置技術發展的基本任務”專題報告,獲得了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

吳欽煒參加了多種權威性工具書的編著。他主編過《中國大百科全書》 “自動控制與系統工程”卷“自動化技術工具”分支; 《工業自動化儀表手冊》第二分冊(產品部分); 《電機工程手冊》 (第一版)“檢測儀表”、“顯示儀表”、“調節儀表”、“執行器”4篇;《儀器儀表環境技術和設備手冊》。並撰寫過數十篇專題論文。

吳欽煒在科研工作中,謙虛謹慎,實事求是,勤奮鑽研,埋頭工作;在為人處事中,作風正派,平易近人,密切聯繫民眾,不計較個人得失。他積極參加學術交流和教育活動,特別關心和培養中青年科技人員的成長,支持和鼓勵科技人員的開拓創新精神,是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導師。他的學識和人品均是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學習的楷模。

個人履歷

1922年12月25日 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

1944—1948年 上海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獲工程學士學位。

1949—1960年 先後任華東工業部上海工業試驗所、輕工業部上海科學研究所、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儀器儀表科學研究所技術員一級技術員。

1960—1964年 任第一機械工業部熱工儀表科學研究所電子研究室主任、工程

微處理器 微處理器

師。

1964—1978年 任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總工程師辦公室主任、科研生產組負責人、工程師。

1978—1986年 任國家儀器儀表工業總局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總工程師、所長、高級工程師。

1982—1986年 兼任國家儀器儀表工業總局副總工程師。

1980年 國家科委自動化科學學科組成員,任控制系統信息的獲取和處理分組副組長。

1979年 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一、二、三、四屆理事會常務理事,第二、三、四屆理事會副理事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過程檢測控制儀表學會第一屆理事會副理事長,第二屆理事會理事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可靠性工程學會第一屆理事會顧問;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理事;中國自動化學會儀表與裝置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1980年— 任《自動化儀表》編輯委員會副主任兼主編、編輯委員會主任。 1985年 任中國儀器儀表報代社長、社長。

1986年— 任機械電子工業部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顧問、高級工程師(研究員級)。

自動化儀表科研

積體電路 積體電路

吳欽煒長期從事自動化儀表科研、管理和領導工作。他在擔任機械工業部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所長兼總工程師期間,為了使研究所適應“四化”建設的需要,系統地翻閱和整理了日、美、英、德等國儀表科技發展資料,進行綜合研究分析,結合國外考察和中國自動化儀表實際情況,規劃了科研機構的設定,提出了行業技術發展的重點任務,制定了自動化儀表科研的方向性課題,建立了較完善的科研、測試基地,培養了一支自動化儀表的科研隊伍,從而加快了自動化儀表科研和新產品開發的進程。

70年代後期,隨著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大量湧現。國外主要儀表企業開始在儀器儀表中套用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實現儀器儀表的記憶、判斷、處理、執行以及邏輯操作、監視診斷功能,並能實現各種智慧型作用。吳欽煒看準了微機化儀表和智慧型化儀表將成為各種儀表產品更新換代的主要發展方向,提出了在自動化儀表科研工作中必須大力發展微機化儀表和智慧型化儀表的指導性意見。經過十多年努力,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已研製出一批微機化儀表和智慧型化儀表,並投入生產,使中國許多產品開始更新換代,從而使中國自動化儀表產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自從1975年美國霍尼韋爾公司最先推出分散型控制系統以來,世界各大儀表企業都在加緊開發和建立這類新系統。由於分散型控制系統具有功能齊全,人-機聯繫方便,系統擴展靈活,安裝調試簡單,性能/價格比良好等優點,在冶金、電力、石油、化工等企業中得到廣泛套用,吳欽煒在70年代後期即積極提出自行開發、研製分散型控制系統的建議,並組織力量開展研究。經過多年努力,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科技人員在80年代後期研製成功了分散型控制系統,並在工業生產中得到了套用。

煉油工業 煉油工業

近年來,吳欽煒根據國外自動化儀表發展動向,提出了自動化儀表應大力發展專用積體電路;自動化儀表必須與通信技術相結合;加速發展新型感測技術、智慧型變送器和現場匯流排通信技術;過程自動化應向工廠自動化發展;自動化儀表要注意與相鄰學科相結合,如新型控制理論、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等指導性意見和建議。上述意見和建議,有的已付諸實施,取得了成果(如專用積體電路等);有的正在實施(如儀表與通信技術相結合等);有的已列入發展規劃,準備實施。

吳欽煒還積極支持和扶植新技術在儀表和試驗裝置上的套用。如溫度儀表研究室科技人員採用熱管技術實現溫度測試裝置的更新換代,取得了技術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又如機械量儀表研究室科技人員採用CCD固體感測器實現光電掃描測量,已在工業生產中得到推廣套用,取得了創新的科技成果。

儀表科技發展規劃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為了加速發展中國自動化儀表行業,必須掌握國內外自動化儀表發展歷史和趨向,制訂趕超國外先進水平和適合國情的自動化儀表科技發展規劃。

1962年吳欽煒連續參加了由石油部和冶金部組織的出國專業實習組和考察團。通過半年的考察,對於代表當時國外先進水平的煉油工業、氧氣頂吹轉爐煉鋼、冷熱鋼板軋制等生產過程自動化控制系統和配套儀表的技術設計要點,都有比較系統地了解,並收集了不少技術資料,編寫了書面報告。1963—1964年,吳欽煒多次與日本主要儀表公司進行技術交流和座談,掌握了當時日本自動化儀表產品更新換代和科技發展動向,編寫了詳細的技術專題報告,通過出國考察與外商技術交流、技術談判,掌握了國外自動化儀表科學技術水平和主要工業部門自動控制與配套儀表情況,從而為制訂中國自動化儀表科技發展規劃和新產品發展規劃以及措施和建議,提供了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技術資料。

吳欽煒早在1958年就參與制訂國家12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以後他多次參加中國儀器儀表科技發展規劃和趕超規劃的調研、編制和審查工作。

1965~1966年吳欽煒參加中國各主導工業部門自動化調查工作,在掌握各工業部門生產過程典型自控系統及儀表與成套裝置需求情況的基礎上,協助王良楣編制了中國第一部自動化儀表產品型譜系列和總體系。這項工作對中國自動化儀表科學技術和新產品的發展具有指導性作用。

《自動化儀表》 《自動化儀表》

1977年以後,吳欽煒多次參加機械工業部儀器儀表局和國家科委自動化組主持的長遠規劃的編制和審查工作。他提出了自動化儀表科技工作要點、科研開發方向、新技術發展動向、新產品發展重點,以及擬採取的主要措施、建議等方面的具體報告,為中國自動化儀表工業和科技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

創建儀表基地

《中國儀器儀表新產品年鑑》 《中國儀器儀表新產品年鑑》

吳欽煒是儀器儀表可靠性專業創建人之一。70年代以前,中國自動化儀表科研工作的任務主要是發展新品種,追求產品性能指標(如精確度、靈敏度、分辨能力等)。隨著工農業生產、科學技術和國防建設的發展,單純追求儀表產品性能指標,還不能適應國民經濟建設發展的實際需要。吳欽煒根據國外儀器儀表發展,於70年代後期最先提出開展儀器儀表可靠性技術與環境適應性技術的研究工作。在他的主持下,調整了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的人力和物力,在原來環境研究室的基礎上,改建為可靠性與環境試驗研究室,研究的專業範圍從原來的氣候環境、機械環境和化學環境,發展和新設定了可靠性、儀表防爆和電磁兼容性專業。同時要求該室具有:“創業的技術、創業的隊伍、創業的思想”。1979年,吳欽煒又進一步提出:“要在兩年內把可靠性與環境試驗基地按照國際標準IEC/TC65有關儀表適應性要求建立基本的試驗條件;並為儀表行業開展可靠性工作做好技術準備。”在1982年,為使該試驗基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與英國勞埃德船級社簽訂了技術合作契約,全面改造試驗條件,添置先進試驗設備和儀器,派遣技術人員出國培訓,按國際標準要求建設和管理試驗室。該試驗室已於1987年獲得英國勞埃德船級社的認證和授權,並已成為國際性試驗室。

吳欽煒在關心可靠性與環境試驗基地建設的同時,關心儀器儀表可靠性人才的培養和教學工作,創造條件派中青年技術人員出國考察與培訓。1982年起,他親自擔任儀器儀表可靠性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導師,在計算機過程控制系統FMECA和FTA、化工系統可靠性分析、MontaCarlo法在儀表漂移設計中套用以及儀表可靠性增長等技術領域中給予具體指導。

吳欽煒主持編寫《儀表可靠性設計、試驗與評定》教材,主編《儀器儀表環境技術和設備手冊》。他還擔任機械電子工業部儀器儀表司可靠性技術顧問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可靠性工程學會顧問。他為儀器儀表可靠性技術和環境適應性技術的研究以及試驗測試基地建設作出了貢獻。

推動行業發展

吳欽煒一直把促進和推動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作為畢生奮鬥的目標。長期以來,他經常為國內許多儀器儀表科技刊物撰寫稿件,發表他對發展中國儀器儀表事業的見解。1979年他要求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科技情報研究室籌備出版面向全行業的科技刊物。1980年2月定名為《自動化儀表》的專業技術刊物正式創刊,由他親自擔任主編。吳欽煒先後擔任《自動化儀表》第一屆編輯委員會副主任,第二屆編輯委員會主任。從《自動化儀表》創刊起,吳欽煒不僅為刊物制定編輯方針、注意編輯出版水平和質量、關心編輯部的日常工作,而且親自為刊物撰寫了許多對行業發展具有指導意義的重要論文。例如:“自動化技術和自動化儀表”、“過程測量與控制儀表的發展趨勢”、“新技術革命與自動化儀表”、“微機技術推動自動化儀表更新換代”、“現代儀表設計和智慧型控制系統”等等,受到行業內外的普遍重視,有的論文還引起國外同行的重視。如今,《自動化儀表》已成為國內儀器儀表行業最權威的刊物之一,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影響,這是與吳欽煒長期為之傾注心血分不開的。

吳欽煒積極主張儀器儀表行業應該辦一份報紙,宣傳黨和國家發展儀器儀表事業的方針政策,促進和推動儀器儀表行業發展,以及與套用部門交流信息。1985年,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中國儀器儀表報》正式創刊,吳欽煒先後擔任該報代社長、社長。從報社重要工作的決策,到編輯、出版方針、宗旨的制定;從報社記者站、通訊員等新聞隊伍的建設,到報紙報導大綱的確定;他都身體力行,克服社會兼職多、工作繁忙的困難,親自過問。他不僅為報紙撰寫行業內的重大新聞報導稿,而且在報紙頭版開闢的“專家論壇”欄目中發表了諸如“關於檢測感測器和變送器”、“關於過程控制用執行器”、“關於採用數位技術的記錄儀”、“關於分散型綜合控制管理系統”、“關於智慧型化系統”、“關於數字調節器和智慧型調節器”、“關於可程式序控制器”等7篇介紹“90年代自動化儀表與系統”的連續文章,以及其他多篇重要論文,為行業制訂“八五”規劃提供了很有參考價值的論據,並為規劃和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的實施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他積極支持報社編輯、出版《中國儀器儀表新產品年鑑》 ,並擔任主編審,從年鑑內容的選擇到每份具體稿件的技術準確性,他都認真審查,嚴格把關,從而保證了《年鑑》的質量和水平。

吳欽煒是中國儀器儀表界的知名學者,擔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理事長,兼任過程檢測控制儀表學會理事長;擔任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兼任儀表與裝置專業委員會主任和上海市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他熱心於儀器儀表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一方面把國外儀器儀表先進技術介紹到中國來,另一方面把國內儀器儀表工業介紹給世界各國,為提高中國儀器儀表行業的學術水平和技術水平作出了貢獻。1983年4月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美國儀表學會和日本測量與控制學會在上海聯合舉辦的第一屆多國儀器儀表學術會議大會上,吳欽煒代表中國作了“過程測量與控制儀表的發展”特約報告,得到了與會國內外儀器儀表專家的高度評價。從1979年以來,吳欽煒在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舉辦的學術交流會議上發表了“工業自動化儀表的現狀和發展動向”、“過程檢測轉換技術發展動向”、“自動化儀表裝置技術發展的基本任務”、“迎接工廠自動化的挑戰——幾種數字控制裝置的開發和套用”、“90年代的過程檢測控制儀表”等十多篇論文和專題報告。吳欽煒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通過上述論文和報告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分析了自動化儀表國內外現狀和差距,提出了發展中國自動化儀表的對策建議,對自動化儀表行業技術發展起了促進和推動作用。

培養技術人才

吳欽煒治學嚴謹、身體力行,十分重視自動化儀表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國家需要大量儀器儀表科技人員,華東工業部上海工業試驗所(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前身)於1950年至1952年在社會上招收10名高中畢業生,吳欽煒擔任教師並協助王良楣培養儀器儀表專業人員,為科研單位增添了新生力量。目前這10個人都已成為本行業的技術骨幹。

上海機械專科學校 上海機械專科學校

1958~1960年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熱工儀表科學研究所(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前身)委託上海機械專科學校(上海機械學院前身)舉辦工業自動化儀表與裝置大專班,招收42名高中畢業生,吳欽煒做了大量組織工作。目前,這批學生大多已成為研究所的技術骨幹和管理骨幹。

從1981年起,經機械工業部審查批准,上海工業自動化研究所成為全國儀器儀表行業第一個招收碩士研究生的科研單位,吳欽煒擔任碩士研究生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1981年以來,該所共招收自動化儀表碩士研究生27名,為行業輸送了一批科研骨幹。吳欽煒還親自擔任儀表可靠性碩士研究生導師,培養了4名可靠性專業碩士研究生。

此外,吳欽煒還擔任上海機械學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擔任華東化工學院和上海機械學院兼職教授,為中國教育事業和教師的進修培訓作出了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