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晶[殘疾人運動員]

吳晶[殘疾人運動員]

吳晶:女,1986年12月出生於泰興市黃橋鎮,殘疾人運動員。2017年出任揚州天勤教育諮詢名譽校長,本著“視如己出”的理念對待每一位前來諮詢的盲人學生和家長。

人物簡介

如果有朝一日視力恢復,我的願望就是:第一就是看看爸爸媽媽和我的老師同學,第二好好看看藍天白雲和青青的草,還要看看我的生活著的這個美麗世界……

吳晶在哈佛 吳晶在哈佛

吳晶,曾在亞洲、全國殘運會上奪得多枚獎牌,並在雅典殘奧會上一展風采。2005年9月1日,19歲的她被南京市外語學校中加班破格錄取,並被免去了3年學雜費17萬餘元,成為該校首位盲人學生。

人物生平

不幸——我生命的動力

1986年12月9號,吳晶出生於泰興市黃橋鎮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父親是國小老師,母親是工人,出生幹部家庭。吳晶的小名叫晶晶,作為寶貝女兒,父母永遠希望她亮晶晶的。15個月時,因患視網膜母細胞瘤被摘除雙眼,從此她的人生步入了一個與普通人不同的軌道……

5歲時,父親將晶晶帶到家附近的一所幼稚園報名上學,但任憑父親磨破嘴皮說好話,還是大吵大鬧,幼稚園都不肯收吳晶。同去報名的家長也都勸吳晶的父親,別難過了,給孩子找個盲校吧。

因為縣城裡沒有盲校,7歲那年,吳晶被父母送到了離家約200里遠的揚州市聾啞學校。第一次離開父母單獨生活,最初吳晶不能適應,後來習慣了也就很自然地接受了。剛開始在學校,有時候同學們開玩笑說,小瞎子來了,吳晶心裡很不舒服,常常傷心地流淚。後來父母老師開導她,說他們小不懂事,你要懂事,是事實就要承受,不能迴避,反而要勇敢地迎接它。在大家的幫助下,吳晶找到了自信,她說:“難道盲人不被別人說‘瞎、盲’,就不是盲人啦?何況盲人又不是什麼壞人。”的確,當她終於能夠坦然地面對所有苦難時,所有的一切事實就成了她不服輸,進而改變命運的動力。並有著外人看來不可思議的只有她自己才能體會的獨特幸福。

在揚州讀書時,吳晶學習非常認真,門門功課在班上都名列前茅,音樂和體育也表現出非凡的才華。小小年紀,她的笛子演奏水平就達到了10級。14歲那年,吳晶在短跑上的潛力被省隊教練發現,從揚州轉到了南京盲校,開始了一邊讀書、一邊訓練的生活。吳晶訓練特別刻苦,在別人休息時,她仍然堅持訓練和讀書。多年來,她無論到哪裡參加比賽都會背著幾十斤重的盲文書。吳晶說,當時她訓練特別刻苦,別的隊員上午訓練,下午休息,而她在別人休息的時候,依然堅持進行訓練。吳晶的短跑實力,逐漸在隊里嶄露頭角。

運動——我生命的一部分

2003年9月,吳晶參加全國第六屆殘疾人運動會,在雙腿受傷並感冒發燒的情況下,吳晶還是憑著超乎常人的毅力一舉奪得100米、4×100米兩枚金牌和200米銅牌。

2003年12月,首屆亞洲青少年殘運會獲100米、200米和4×100米金牌。

2004年,全國殘疾人田徑錦標賽獲200米金牌。

由於在短跑運動中的出色表現,吳晶贏得了參加雅典殘奧會的參賽資格。為了能取得好成績,她沒日沒夜地訓練,按照當時參加雅典殘奧會選手的水平,她的實力是最強的,只要正常發揮,金牌非她莫屬。

但在殘奧會上,不幸發生了:在100米預賽上,她跑到80米時,大腿肌肉突然拉傷,她只能拖著拉傷的腿挺過終點,但還是以該小組第一名的成績進入決賽。

預賽過後,隊醫檢查了她的傷腿後對她說:“你的腿受傷太嚴重了,決賽肯定不能參加了。”吳晶哭了,但她還是對教練和隊醫說:“來雅典是我的夢,我就是走也要走過終點。”

於是,在雅典殘奧會上,感人的一幕出現了:中國姑娘吳晶拖著受傷的雙腿,一瘸一拐地走過百米賽場,全場觀眾起立為她鼓掌,她最終遺憾地獲得了雅典殘奧會的100米第六名。

歡呼、祝福、分享身為中國人的無限榮光,吳晶靜靜微笑。瞬間,僅僅是一瞬間,她湧現一種別樣的心情,如果比賽時腿不拉傷,把短跑的路走下去,會不會……?

然而,人生不能假設,不會重來。雅典失利後,吳晶有個夢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能上大學。

吳晶打過一個精妙的比方,“把人生形容成一條長長的走廊,這條走廊里有很多一模一樣的門,我推開門時,看見裡面的人在做她們的事情,這些事不適合我,我就不會邁步進去,我把門關上,繼續往前走,尋找適合我的那扇門。”

學習——我生命的全部

在南京盲校,吳晶學的專業是推拿,但她更喜歡英語,她想通過學習英語改變自己的命運。

白天,吳晶要訓練、上課,她只能利用晚上時間學習英語,她幾乎每晚都要學到凌晨一兩點鐘。周末,從上午8:30到下午5:30。

聽廣播成為吳晶學習英語的一大法寶。她跟著廣播讀單詞,也通過廣播認識了她一生中最感激的人:巴特爾先生——南京市外國語學校中加國際高中的加方校長。

吳晶和巴特爾先生相識於2002年,那時候吳晶剛開始學習英語巴特爾先生在英華美江蘇學院做外教,同時在一家電台做英語講座。第一次聽到Batt先生的講座時,吳晶便被這個說話風趣、授課方式獨到的巴特爾先生吸引了。當天晚上,吳晶就迫不及待地打電話到電台,表達了想認識巴特爾先生的願望。兩人從此成了好朋友,經常在網上或者電話聯繫,巴特爾先生還經常到學校看望吳晶。每次大賽前,巴特爾先生也總不忘祝吳晶取得好成績。

Batt先生告訴吳晶,他已經辭去了外教工作,現在南京市外語學校外中加班做校長,還邀請吳晶到中加班上學。但南外會接受自己嗎?吳晶心裡沒底,令她沒想到的是,聽了巴特爾先生介紹及通過殘聯了解後,南外的董正璟校長欣然表示歡迎吳晶到來。但董校長考慮到南外從來沒有接收殘疾學生,更沒有殘疾學校應有的一些設施,可能會給吳晶帶來種種不便,最後決定讓吳晶先到中加班試聽。

中加——我夢想的起點

試聽期間,吳晶在課堂上看不到教師的眼神、表情、肢體語言,無論是上什麼課,她只能用耳朵聽,然後將聽到的內容通過打字記錄到電腦里再複習。吳晶認為,人活著需要一種勇氣,生存需要一種動力,永恆需要一種精神,無論這個人的肉體現在是否存在於世界,只要他擁有了這種精神,就是偉大的。雖然我失明了,但是我的聽力很好。雖然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但當我被剝奪這種權利,就陡然開發了其他人很難開發的想像力。慢慢地,吳晶懂得回報和付出,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就更加努力了。

3個月試聽結束後,當Batt校長把正式錄取的訊息在MSN上告訴吳晶時,她幾乎高興得跳起來。因為吳晶的英語基礎特別好,老師講的內容她都可以聽懂。學期結束後,幾位任課老師都表示,試聽期間吳晶都是獨立完成作業,完全可以接受中加班的課程。中加班校長助理夏潮海教授不無讚嘆地說,吳晶是一個意志堅強,目標明確、獨立自主的女孩。

對於這樣一個特殊的學生,南外史無前例地對一名雙目失明的女孩張開了雙臂,還為她單獨訂購了所有的盲文教材。同時,在巴特爾校長的積極努力下,中加班加拿大總部決定給吳晶發放獎學金——免除吳晶每年5.5萬元的學費。據了解,這是中加班開辦4年來發放的唯一一筆獎學金。

對於今後的學習,吳晶充滿了信心,因為學校贈送給她一套盲人學習教材,還贈送她一套電腦盲人學習軟體,她可以用電腦聽課、做作業。她說:“要是再有一個盲人點顯器就更好了,這樣電腦上的文字就可以直接顯示到儀器上,更有利於我學習英語。”

她給自己起了一個網名——中加,夢的起點。她說:“運動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而學習是我生命的全部。”

又訊:

泰興盲人女青年吳晶應美國盲人協會的邀請,下月將對美國4所盲人學校及相關盲人設施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訪問。

目前,吳晶在南京外國語學校中加班學習。昨天上午8時,記者撥通了吳晶的手機。她告訴記者,受瑞典盲人協會的邀請,去年9月,她一個人乘坐飛機去了瑞典,走訪了瑞典部分城市的盲人設施和學校,認識了很多朋友,同時也把國外的好經驗、好做法帶給國內相關部門。在瑞典,她認識了瑞典盲人協會前會長海恩,海恩了解到她的情況後大加讚揚,說她自強不息的精神不僅值得中國殘疾人學習,也同樣值得瑞典殘疾人學習。

吳晶說,經海恩介紹,美國盲人協會也了解到她的情況,非常感興趣。2007年11月份,美國盲人協會發來邀請函,邀請她訪問美國加里福尼亞盲人學校、博金斯盲人學校、費城盲人學校、北卡羅來納盲人圖書館及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美國盲人協會。去年12月21日,她拿到了訪美簽證。

吳晶介紹,社會各界對她一直很關心。瑞典之行是南京新街口百貨大樓贊助了1萬多元。這次,她已經向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申請了中美往返免費機票,現在北京接受最後審核;南京市外國語學校中加班的校長資助她2000多元,其餘所缺費用正在籌措。

吳晶還向記者透露,今年冬季,她將正式報考美國哈佛等6所大學,並希望獲得全額獎學金。這次到美國,她將到這幾所心儀已久的大學看看,感受那裡的氣氛。同時與招生老師見面,了解報考相關條件。

葛洛睿.巴特爾說,吳晶上進心很強,英語雖然是自學的,但非常棒,其他課程成績也很不錯。由於眼睛看不見,吳晶在學習上要比其他同學花更多的時間,目前中加班使用的教材還沒有盲文版,吳晶用的是在加拿大專定的盲文教材,她的課堂筆記也是用盲文一個小孔、一個小孔打成的。每天中午她都留在圖書館讀盲文教材,老師布置的作業她會用電腦打好,然後發到老師的信箱。

吳晶說,面對命運的不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成功不會拒絕自信的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