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龍

吳德龍(1890~1926年),原名吳壽昌,福建人。民國15年晉升為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第一游擊支隊司令,負責汀州八縣的“剿匪”軍事。“為官一身正氣,廉潔奉公;愛民如保赤子,體貼入微。”

基本信息

吳德龍(1890~1926年),原名吳壽昌,福建清流縣夢溪里(今羅坊鄉)左拔村人。
清光緒十六年出生,吳德龍9歲入私塾讀書。15歲入紙廠當學徒,學會做土紙的全套技術。後來又學過打鐵,當過挑夫,還曾到戲班學演戲。民國7年(1918年)8月,入閩作戰的廣東護法軍路過夢溪,吳德龍和同村一好友棄農投軍。他加入護法軍後,能吃苦耐勞,英勇作戰,得到上司賞識重用,民國10年(1920)即升至營長,轉戰在閩西粵北一帶。民國15年(1926)晉升為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第一游擊支隊司令,負責汀州八縣的“剿匪”軍事。同年12月,十七軍軍部從福州發來緊急通知,要吳德龍“赴榕議事”。他星夜起程,趕赴南平乘船,航行不足半小時,翻船沉沒,30多名乘客全部遇難。清流知事聞噩,趕抵南平設靈堂悼念,十七軍軍部也派人參加追悼會。會後,將遺體運回其出生地左拔村安葬。吳德龍在舊式軍隊當軍官多年,能保持其勞動人民的本色。他嚴肅軍紀,不許下屬欺侮百姓。其部隊駐防明溪縣時,他還親自參與興修水利。民國15年(1926),吳德龍因公到連城縣,該縣知事送他銀元1000元,被吳當面拒絕,並嚴斥這種不正行為。清流知事鄒含英曾給吳德龍送一對聯:“為官一身正氣,廉潔奉公;愛民如保赤子,體貼入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