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雨

吳德雨

吳德雨,航天遙測技術專家,中國航天遙測事業的主要創始人之一。20世紀50年代中期,他受命組建航天遙測研製機構,組織航天遙測專業技術隊伍,探索我國航天遙測技術的發展途徑和業務方向,開展有線、無線電測試和遙測系統設備的研製。他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前三代航天遙測系統的領導者和組織者。他還是我國航天感測器和磁記錄專業技術的主要創業者和奠基人之一,並為航天計量技術的研究和標準的建立、為航天計算技術的研究和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基本信息

人物簡歷

1931~1932年 逃難在北平難民收容所。

1932~1934年 北平崇實高中學習。

1934~1938年 北平燕京大學套用物理和無線電技術專業學習。

1938~1939年 河北昌黎匯文中學任教師。

1939~1945年 北平華北建設總署工作。

1945~1946年 唐山開灤礦務局任幫工程師。

1946~1949年 北平平津鐵路局工作。

1949~1951年 鐵道部電務局工作,電台台長。

1951~1956年 鐵道部鐵道科學研究院任副研究員。

1956~1961年 國防部五院一分院測試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1961~1980年 國防部五院一分院測試研究所所長、七機部一院704所所長,東風三號飛彈副總設計師。

1980~1983年 航天部一院704所第一所長。

1990年1月 離職休養。

2001年10月29日 在北京逝世。

生平概況

吳德雨,1931年2月國中畢業後考入瀋陽遼寧省立第三中學,9月,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吳德雨逃難到北平。

1932年2月在北平崇實中學上學。1934年9月被保送到北平燕京大學套用物理和無線電技術專業。人大學後閱讀一些進步書刊,積極參加“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1936年2月參加黨的秘密外圍組織“民族解放先鋒隊”。1937年為地下黨組織製作安裝秘密電台。1938年7月大學畢業後,在河北昌黎匯文中學任教師。1939 年3月在北平華北建設總署工作。1941年5月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5年2月在唐山開灤礦務局任幫工程師。1946年2月在北平平津鐵路局工作。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後在鐵道部電務局工作,任電台台長。1950年在鐵道部因研究無線電話終端,並成功套用於鐵道部無線電網,受到鐵道部通報表揚。1951年9月,由於建立電台和建立全國鐵道電話網成績顯著,被評為鐵道部勞動模範。1951年12月在鐵道部鐵道科學研究院任副研究員。1956年因研製超音波探傷器,被鐵道科學研究院評為先進工作者。

1956年12月調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1957年12月受命組建國防部五院一分院測試研究室(八室),歷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所長、第一所長、東風三號飛彈副總設計師。1989年任航空航天部一院科技委顧問。1990年1月離職休養。2001年10月29日,在北京病逝。

1966年任七機部科學技術委員會電子專業組副組長。1979年任中國自動化學會運動與遙感專業委員會第一任主任委員。1985 年前曾任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和榮譽理事,中國自動化學會遙測遙控遙感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1985年參加在印度舉行的亞洲遙感學會學術會議擔任會議秘書長,並代表中國遙感界在會上做學術報告。還曾擔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感測器學會理事長和北京市感測器協會顧問。

1984年在“三抓”任務中榮立二等功。1987年7月被授予研究員職稱,二級教授。1991年被航空航天部批准為有突出貢獻的老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4年中央組織部批准吳德雨享受中央國家機關副部級醫療待遇。

吳德雨長期擔任航天遙測系統設備研究所的技術領導和行政領導職務,艱苦創業,為建立完整、系統的遙測專業研製機構和遙測系統設備的研製隊伍而操勞,為創建和發展航天遙測專業技術、計量標準技術、計算技術、環境試驗測試技術和飛彈可靠性試驗技術等做了大量的組織領導工作。為我國航天遙測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人物貢獻

創始航天遙測事業

1957年12月,吳德雨受命組建五院一分院測試研究室(八室)。從1958年至1960年間,他反覆研究、探討測試研究室的任務和業務發展方向。1960年明確提出並經分院批准,測試室的任務方向包括:地面遙測和空用遙測、有線和無線遙測設備的研製;研究標準計量技術;研究程式設計計算技術以及環境測試技術。根據已明確的任務方向,吳德雨組建了相應的研究、試驗機構和模樣試製車間。1960年測試研究室承擔了液體火箭發動機試車台老一號、老三號測量設備的研製任務。他帶領年輕的科技人員,克服困難,按時完成試車台測量系統設備研製任務,從而闖出了自行研製液體火箭發動機試車測量系統的道路,並取得了可貴的經驗。在我國第一次自行設計中近程飛彈時,他積極主動提出了在頭部安裝無線電發射機和磁記錄器,測量飛彈被動段參數的方案,獲得批准後,列入型號研製計畫,並組給領導了設備的研製工作,解決了研製過程中的許多技術難題。經過一年半艱苦奮鬥,設備研製成功並按計畫齊套交付裝彈。地面設備共裝備了4輛遙測車,開赴彈著區執行中近程飛彈被動段測量任務。這是測試研究所在吳德雨的領導和直接參與下首次承擔的自行設計研製的測量系統設備。雖然中近程飛彈第一發發射失利,被動段測量設備未能得到實戰考驗,但通過這次研製工作的實踐,鍛鍊和培養了人才,了解了型號研製的全過程、總體和分系統的關係,同時建立起科研程式、圖樣管理與物資管理等制度。

中近程飛彈首發飛行試驗失利後,領導決定建造全彈試車台進行全彈試車。試車台的測量系統設備研製任務由測試研究所承擔。吳德雨立即組織人員,開展方案設計等研製工作,在半年內完成了設備研製。這是我國首次研製成功多點速變有線測量系統和相關設備,首次取得了飛彈全彈熱試車振動數據,為模擬分析提供了第一手原始數據,對中近程飛彈的研製成功起了重要作用。

1957年至1962年是航天遙測事業的起步和創業階段,吳德雨擔任東風三號飛彈副總設計師,為航天遙測專業研究所打下了基礎。隨著我國飛彈事業的發展對遙測系統的要求,他開始考慮自行研製第一代遙測系統。首先要確定遙測體制是採用時分制還是頻分制,這是關係到我國遙測技術發展的方向問題。經過較長時間的論證,最後確定為時分制方案,這個正確的決策,為後來發展PCM數字遙測系統打下了基礎。

為了滿足中遠程飛彈和地空飛彈等型號的測量要求,他於1964年初,組織領導全所科技人員開始研製我國第二代遙測系統——大容量遙測系統。1964年12月確定了速變部分研製方案。1965年10月確定了緩變部分方案。1967年一季度完成第一批7輛地面接收車和相應的彈上設備的生產配套工作。該系統是在遙測隊伍集中後,研製出的第二代飛彈上使用的遙測系統,是在基地分布最廣、使用時間最長的遙測系統。該系統的研製成功是我國遙測技術發展的一次飛躍。

在研製第二代遙測系統的同時,他根據衛星遙測、遠程飛彈彈頭緩變參數遙測的要求,於1966年1月起,領導了中低速率無線電遙測系統(即我國第三代遙測系統)的研製。該系統是我國第一個自跟蹤遙測系統,採用較先進的PCM-PSK-PM遙測體制,首次設計了記憶重發系統,可以用來測量衛星在地球背面的參數,也可用於彈頭再入時黑障區參數的延遲重發。地面遙測站由左右鏇2輛自跟蹤車、4輛主車和1輛輔車共7輛車組成。1974年正式投入使用,主要用於試驗衛星、中遠程飛彈的彈頭測量。作為試驗衛星遙測系統的主體設備,既完成衛星實時遙測和回收遙測的任務,又利用遙測與衛星再人回收的指令系統,構成了大迴路的衛星回收控制系統,完成衛星返回地球的控制任務。

研究航天感測技術

20世紀50年代後期仿製蘇P-2飛彈(中國代號為“1059”)時,蘇方惟獨沒有感測器方面的資料圖紙,要在短期內完成感測器的研製任務是非常艱巨的。在吳德雨的領導和直接參加下,群策群力,一部分利用飛機用感測器改裝,如壓力感測器;大部分需自行設計,如轉速、流量、溫度感測器。要克服研究、設計、改裝中的難關,還要解決生產加工、環境試驗、校驗校準工作中出現的意想不到的問題和困難。有的需要自已動手,土法上馬,反覆試驗,有的需要外出協作。他知識面廣,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又有實踐經驗,解決了一系列的技術難題。很快研製出第一批溫度、壓力、頭部分離、轉速、過載感測器,裝在1059飛彈上,參加首批飛彈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這是吳德雨帶領年輕的科技人員,經過艱苦努力取得的成果,闖出了自行研製感測器的道路。

在研製中遠程飛彈時,他根據其測量要求,安排新型的感測器和信號調節器的研製課題。從課題的立項,確定方案,開展研製,到感測器的敏感元件、材料的選擇和質量控制,他都親自過問,關鍵問題由他審核批准。由於他工作抓得緊,抓得細,按計畫完成感測器和信號調節器的研製,完成了各型號的配套任務。

吳德雨還親自參加課題研究,尤其重視方案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在參加角速度感測器的研究中,他從幾個方案中選定最佳方案;在參加脈動壓力感測器的研究中,提出著重研究氣體介質在管道傳輸過程中對壓力測量的影響的基礎研究課題,總結出管道傳輸特性等問題,這都給廣大科技人員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

1987年,吳德雨撰寫了《感測器新技術展望》的論文,指出了感測器的發展趨勢:從結構型向物性型方面發展;從單一型向複合型方面發展;已有原理的新套用;與計算機技術結合以提高技術指標和智慧型化水平;新發現的物理現象、新元器件和新工藝的套用等,有很現實的指導意義。

吳德雨關於感測器專業與研製機構的設定、試驗室的建立、發展規劃的制訂和發展趨勢的論述,對感測器事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研究航天磁記錄技術

航天磁記錄技術的研究,在1960年就提到了測試研究室的日程。吳德雨發揚發憤圖強、自力更生的精神,摸索發展磁記錄技術的途徑,派技術人員分別去上海自動化所、上海電影機械廠、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計算所學習、調研和協作。一部分人在室內進行試驗,構想彈載磁記錄系統方案。到1961年底,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台彈載磁記錄器系統和第一個模擬磁頭誕生了。儘管中近程飛彈首次試射失敗,未能回收磁帶,但為今後的彈載磁記錄器研製和發展打下了基礎。1962年8月開始自行設計地面模擬磁記錄器,歷時3年,於1965年研製成功。產品性能可靠,裝在大容量遙測車上,較好地完成了各項任務。

飛彈被動段參數測量問題,特別是飛彈再人大氣層無線電波傳輸中斷是他日夜思考要解決的問題。根據總體部提出的對中近程飛彈被動段測量的要求,吳德雨提出採用無線電遙測系統和磁記錄系統相結合的方案,這樣可互相補充獲取被動段完整的參數。他親自與軍事醫學科學院進行協作,解決用同位素示蹤回收磁帶保護囊問題。設備研製出來後,在飛行試驗中獲得了一些必要的彈頭數據,硬回收磁帶獲得成功。取得了彈頭再入時內部溫度、壓力、過載等被動段全部參數,為“兩彈結合”試驗提供了依據,也為彈頭的再人測量開闢了一條道路。

為滿足中程和中遠程飛彈被動段測量要求,吳德雨組織領導磁記錄器研製人員,研製新的磁記錄遙測系統(YE-2)。該系統為大容量、高精度,速、緩變兼測的被動段遙測系統,該系統分彈上和地面設備,第一次在磁記錄遙測系統中使用PCM調製體制,同時也首先將計算機磁芯和大批量的電晶體元器件用於飛彈系統中的空用設備。運帶機構體積小、容量大,可整體回收。該系統歷時一年半研製成功,1967年在中程飛彈飛行試驗中使用,比較完整地獲得了速、緩變彈頭參數。該系統後又用在中遠程飛彈上。

在吳德雨的領導下,截止1967年測試研究所已研製出多種彈上磁記錄器運帶機構及地面磁記錄器,為我國磁記錄技術發展,作出了顯著貢獻。

人物評價

吳德雨擔任東風三號飛彈副總設計師職務以及長期擔任研究所所長職務,對所的建設與發展日夜操勞,以務實的態度,既考慮當前的需要,又考慮長遠發展的要求,從探索、確定研究所業務發展方向,到研究所專業技術發展途徑和業務發展規劃的制定;從研究室、工程組和試驗室的設定,設備儀器的購置,到人員的選錄、配備和使用,他都親自審查、過問和批准,為之付出了巨大的勞動和心血。

吳德雨既重視理論研究,又身先士卒帶頭動手實踐,自己使用烙鐵焊接試驗件和試驗線路。在培養人才方面,他也注重實踐,認為從學校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首要的是多實踐,在實踐中提高。如建所初期,對分配來所的大學生,首先讓其在試驗室繞變壓器,同時要會計算、會設計,會動手焊接試驗件,承擔課題,參加攻關,做出樣機。他認為實踐能培養人,每攻破一個技術難關,人員水平就提高一步,做出樣機,就掌握了研製工作程式和全過程工作,這樣就出了成果,出了人才,出了效益。這正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的軍事思想在國防尖端科研工作中的具體體現。他重視實踐,同時又支持搞理論研究,安排專題開展預先研究,對研究成果及時總結推廣,對取得研究成果的人員也予以重用。

吳德雨謙虛謹慎,平易近人。他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改進自己的工作。如在建所初期開始搞理論研究和工程研製,不清楚技術報告和研製總結怎么寫,就找兄弟所請教,派人去學習。他尊重上級領導,從不以專家自居,也從不標榜和誇耀自己。他對科技人員要求嚴格,又非常愛護,對他們在工作中的失誤,在弄清事實、分析原因的基礎上,該批評的就批評,同時給予熱心的幫助。他在討論問題時,以平等身份待人。在技術上出現分歧意見,他從不以勢壓人,而是以理服人,對別人提出的問題,虛心聽取,屬於個人的不足,能主動承認或承擔責任。

在業餘時間,他和同志們一起談笑風生,說笑話是他的一絕;他能拉一手絕妙的京胡,自拉自唱或為他人伴奏常使人讚不絕口;他還能玩一些腳踏車車技和同志們一起歡樂。正是由於他虛懷若谷,尊重別人,平等待人,因而深受廣大科技人員和職工的尊敬與愛戴。

主要論著

1 吳德雨.在我國航天遙測起步的歲月里.遙測遙控,13(1)

2 吳德雨.遙測感測器.見:飛彈與航天叢書:遙測系統(上).北京:宇航出版社,198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