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強華[北京數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吳強華[北京數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吳強華,男,中國國籍,無境外居留權,1994年畢業於北京林業大學,研究生學歷,地理信息和測繪專業高級工程師。1994年至2002年擔任北京建設電子信息工程公司研發工程師、技術部經理,2003年加入北京數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歷任執行總裁、董事長,現任北京數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基本信息

簡介

吳強華
持股比例:32.82%
股價估算:44.1元
財富:8.1億元
3月17日,北京數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請獲證監會審核通過。

北京數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政通科技是擁有多項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軟體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專業從事基於GIS套用的電子政務平台的開發和推廣工作,為政府部門提供GIS、MIS、OA一體化的電子政務解決方案,並為政府提供各個部門間基於數據共享的協同工作平台。

目前該公司主要經營數位化城市管理、國土資源管理和規劃管理等領域。其中數位化城市管理業務是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2009年度數位化城市管理業務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83.34%。

吳強華吳強華

該公司產品主要是各級政府的數位化城市管理平台以及國土、規劃等政府主管部門的專用管理信息系統。客戶定位於各級政府部門,雖然街道、鄉鎮、城市各個專業部門、大型企業也是公司的目標用戶群,但目前公司銷售收入主要來源於政府採購,項目均通過各級政府招投標過程獲得。

2007年度,該公司承接了13個數字化城市管理項目,當年的市場總量為20個項目;2008年度,該公司承接了18個數位化城市管理項目,當年的市場總量為36個項目。

2007年、2008年和2009年,該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65.79%、79.94%和79.74%,其中定製軟體開發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74.48%、79.95%和83.46%,呈逐年增長的趨勢。

公司目前主要採取“分布+集中”式的銷售模式。“分布”是指在全國範圍內,根據地理情況和客戶特點劃分了三大市場區域。各區域設銷售總監一名,總體負責所轄區域內的行銷工作,下設區域銷售經理若干名,與銷售總監共同完成本大區的銷售任務;“集中”是指公司主要以自身的銷售體系作為拓展客戶的主要渠道,對銷售任務與成本進行統一管理,各區域執行公司統一制定的市場發展規劃、行銷管理制度及相應的財務制度。

吳強華持有本公司股份1,837.7898萬股,持股比例為43.7569%,是公司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數位化管理報告

數位化城市管理的新概況,這是數位化管理新模式的一個奠定,這個可以分成五段。第一是使用各式各樣的新技術,包括格線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還有多項城市管理技術。第二項是研發城管通,創新信息實施採集的傳輸手段。第三個就是創建“兩個中心”的管理體制,包括監督中心和指揮中心的管理體制。第四段就是再造城市管理的流程,就是基於上述的四點就可以實現精確、敏捷、高效、全時段、全方位覆蓋的城市管理模式。

2004年10月份,北京市東城區在陳平書記倡導下,依據數字城市技術,率先創建了數字城市。2005年7月,在北京專門召開了全國數位化城市管理現場會,就是探討數位化城市建設。2005年7月,確定上海南京、杭州、揚州、煙臺等10個城市為先期試點,現在2006年,他們都已經完成運行。2006年,建設部又公布了天津、重慶昆明等二批17個試點城市名單。為了保證數位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推廣效果,在建設部主持下,編制了和這個數位化城市相關的行業標準,這四個標準包括單元格線標,單元試點的編碼,地理編碼還有系統規範。這四個規範都是在2005年8月1日開始在全國實施。

第二部分建設就是新模式的主要創新點。新模式的創新點包括的內容比較多,主要介紹四個方面。一個是新方法,單元格線管理法,這是最新的核心;第二就是新手段,我們要研發信息採集器械城管通的技術;第三個就是創建新的管理體制,創建“兩個中心”的新體制;第四個就是新的流程,進行城市管理流程的再造。

單元格線的方法是把所轄的區域劃分成為若干個格線狀的單元,由城市管理監督員工對所分管的格線進行全時段全方位的監控。這個格線的劃分也是全方位監管的基礎,北京東城劃分了1538個格線。我們從以往來說,已經有一些格線,就是區級;第二個層面就是街道辦事處,可以劃分出每一個街道辦事處的管轄範圍;第三個就是社區,在每一個社區的管轄範圍是比較明確的。可以把這個社區的格線劃分的非常的明確,所以在數字管理過程過程中,可以把這個劃分成為一個非常明確的範圍。在社區的基礎上,又劃分了單元格線,每一個單元格線裡面能夠確定下來,這樣通過四個層次,把格線的層次劃分的,不管是橫向還是縱向的層次都能夠搞的清楚。

第二個創新就是新的管理手段,就是城管通,是給城市管理監督員用的。每一個試點城市都招聘了很多的監督員,也可能是把原來的一些協管員整合在一起,他們管理的範圍非常明確,可能是10—20個格線。在他的監管範圍里發現問題,他可以通過城管通傳播到指揮中心來。通過這個城管通可以非常快地把發生問題的照片、基本信息、位置傳播到信息中心,把這個問題的定位、產生的狀態把握得比較清楚。

第三個就是我們新的管理體系,創建新的管理體制。現在我們把一些城市的中心地區,分給我們的管理監督員。然後先立案,把這些問題的產生的結果進行監督和評價。接著是指揮軸,形成一個指揮中心,負責把發生的問題派到各個專業部門。以前的專業部門都是各自為政,現在通過指揮中心能夠整合這些資源。所以創建兩個軸心,第一個通過監督軸把監督剝離出來。第二個建立指揮軸,就可以建立分散的管理資源,叫做協同工作和協同效能,從原來的多頭管理成為一個統一管理。

第四個創新點就是一個管理流程,這個管理流程比較簡單,正是因為簡單,所以有很強的生命力。以前的管理模式所走的都是自己專業內部,現在把這個提升到一個新的管理流程來。從監督員上報信息之後,監督中心信息立案,送到指揮中心進行派遣,派遣到專業的部門,到專業部門處理完必須要返回到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把問題處理完之後,再回到監督中心,所以這個監督中心也是一個閉環。把核查信息再發回給監督員,讓他再去檢查一下這個事情是不是解決完了。這樣才算完畢。

第三大點就是我介紹一下數位化城市管理系統建設的三個要素,要建立這個城市化數字管理系統涉及的方面比較多,包括體制、數據和系統的建設。與以前的這些信息化建設不同的地方是它們需要一個體制的支撐。所以在體制的支撐內容中,你要把一些管理模式建立起來,包括5個方面。一個就是監督中心、指揮中心的機構的建立。第二是新模式管理流程的建立,變成為一個標準化的管理流程。第三是建立格線監督員隊伍。第四就是監督員、城市管理問題分類指揮手冊等管理制度的建立。因為每一個問題到底怎么處置,什麼時間處置完,處置完的結果怎樣可以算結案的是要通過標準來定義的。這種管理和定義是非常必要的。後面就是評價體系的建立,這就是評估當中每一個監督員監督每一個區域管理責任的重要手段,所以要建立面向崗位體系,面向部門結果、結案體系,每一個區域,不管是格線,還是街道辦事處,都要有這么一個監督體系。

第二個就是數據建設。包括5個基本數據,首先是地形圖,特別是大的地形圖。在數字城管當中,要有一個大的比例尺的地形圖。第二就是地理編碼圖,每一個城市也許都試點做過,在我們這裡就必須要有這么一個地理編碼圖,包括門牌、樓牌等信息。另外還有單元格線數據,這些單元格線就是基於把他們都劃分清楚。第二個就是部件,這些部件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圖上都看到不同的點,這些點可能是一個井蓋,可能是一個垃圾桶,可能是一個電線桿,這些信息都要畫到圖上去,每一個城市要形成一個上百種的部件圖。這些數據建設依據單元格線是CJ/T213編碼的圖來指導劃分,部件圖依據CJ/T214來劃分,地理編碼圖——依據CJ/215等現有的標準。

另外就是要普查。第一個檢查的就是部件,不僅如此,標準列出來之後,有幾十種的部件都要進行普查,還要定位好這些部件的歸屬部門。這些普查需要各個專業部門的配合,要搞清楚每一個部件歸誰管,這些大部分的編碼庫房都沒有編輯起來,我們要把他們進行普查起來。比如道路、門樓牌都是要做一個補充。

第三個要素就是我們的系統建設內容,系統建設這裡定的標準是9大系統,第一個是面向監督員就是城市管理監督採集子系統,還監督中心受理子系統,還有協同工作子系統,還有就是監督指揮子系統,還有一個就是各級綜合評價系統,後面一個系統就是套用維護子系統,還有數據交換子系統,另外就是基礎數據資源管理子系統。下面對這些系統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這些監管數據無線採集子系統是給監督員使用,讓他們實現無線設備採集、讓他們能夠進行核查信息。第二個就是監督中心受理子系統,可以接受監督員和社會公眾的上報信息,建立案卷,同時傳送至協同工作子系統,向監督員傳送核實、檢查工作的信息。第三,系統工作子系統,包括工作子系統供監督中心、指揮中心、專業部門和各級領導使用,應將任務派遣、任務處理、處理反饋、核查結案等環節關聯起來,實現監督中心、指揮中心,專業部門之間信息同步、協同工作和協同督辦等功能,還提供各類信息資源共享工具和部件的督辦。另外我們來看一下協同工作的子系統。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表單,圖片、還有位置的信息能夠接受下來。另外就是派遣,就是我要確定這一件事情是誰來辦,處理部門是誰;第二個根據這件事可能要的時間,比如說這個井蓋可能要換一個,那么需要2小時;如果需要水泥這些工程性的東西,那么就需要3天的時間去完成,那么這裡面就需要有這些處理時需要的基本信息,這些就是指揮中心派遣的時候要出具的內容。

第四個就是要到專業部門,有一些可視化的具體信息,包括表單,可以到現場進行實施,然後再回到指揮中心,最後要督查一下是不是完成了。看看這些前面是什麼樣子,後面是什麼樣子的,達到這個標準就可以結案了。

下面是編碼系統,這個編碼系統就是實現地址描述的匹配功能。第五個是監督指揮子系統,就是監督監督員現在看到的每一個問題所分布的位置,這是所有的監督員所在的位置。

第六個就是綜合評價子系統,這是對於區域的評價,不同的顏色代表每一個區域管的好不好。綠色是管的好,黑色是特別得差。這是對於各個部門的評價,也是通過顏色來表達,如果是黑色就是表明你的結案率比較低。另外就是提供給系統的管理系統,對於部件、事件的分類編碼進行擴展,還要擴展它的專業部門的內容。還有基礎數據的管理系統,還有對於這些基礎數據的管理和拓展,還有數據交換系統。

還有市區兩級一體化的數字管理模式。交換式就面向特大型的城市,市、區級的平台是分別的建立的。第二個是集中式的管理模式,這個也是我們揚州市的創新模式。因為現在試點城市當中,揚州是唯一建成的中小城市的數位化城市管理系統。就是將市、區兩級合成在一起,建立兩個指揮中心,每一個事情過來之後,先到市級指揮中心,判斷一下那些是市級的問題,哪些是區裡的問題,然後送到區裡的平台。這個是集中的管理模式。

揚州市的城市化管理系統創新點是:1、市、區兩級緊密的協同管理。用一個系統來管理,這樣就可以把指揮和整個資源進行統一的調動和管理,把這些資源進行扁平化,進行連動。2、建立深入社區的巡查和處置網路。因為揚州市的網路基礎比較好,所以這個數位化的城管系統是滲入社區的巡查。3、建立廣泛的基礎信息資源共享,因為揚州有豐富的地理信息資源,構建了顯示性強、覆蓋區域完備的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為這些數據的套用提供了基礎。4、實現與協同工作系統一體化的視頻監控系統,每一個實踐的發生,都能夠找到相應的視頻,能夠對準它現在發生的狀況。5、“數字揚州”框架下的關聯型數位化城市管理系統。這個是一個面向社會服務的型的系統,這個和城市管理網系統是聯動的。這個是和社區聯繫在一起的,可以聯動。

新模式的發展前景,數據拓展的新模式,就是運用了兩大基礎設施,一個是網路設施一個是數據設施,這些數據套用之後,可以把更多的專業數據融入到這個系統中來。如果加入綜合管線數據、人口文物的信息,對於部門處置問題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我們試點的十個城區都在拓展這些內容,另外是套用的發展。在我們實施的10個試點城市裡面,包括對非典禽流感的管理,都已經融入到這個管理體系當中來,所以這個城市管理當中已經套用到公共安全、社會保障、社區衛生、教育等眾多領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