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川黔

這不是上課,是小區居民自發組建的一個英語沙龍。 現在,這個英語沙龍每周六都會舉行,這次參加的居民有近四十人。 吳川黔說,希望更多的外國友人以及英語好的朋友,加入到這個公益大家庭中。

個人檔案

吳川黔,1986年9月出生,男,中共黨員,貴州玉屏侗族自治縣人,優秀春暉使者,2009年畢業於貴州大學科技學院,獲經濟學學士,網路安全工程師,電子商務套用專家,高新人力資源管理師,平面設計師。現任貴州省愛知行血友病關愛協會秘書長,騰訊微博同城貴州省級管理員,在貴州NGO組織發展初期,吳川黔作為貴州的研究者之一,最先創建了慈園罕見病關愛社,成功幫助了貴州罕見病患者。幾年來,與其他社會愛心人士共同為貴州省血友病患者搭建了一個溫馨的“大家庭”。

人物歷程

2005年11月:當選貴州大學INTERNET發展中心小關負責人;
2006年1月:龍玉秀、張合心和我牽頭成立了“春暉行動—玉屏組”;
2006年12月:擔任貴州大學記者團小關分團外宣部部長;
2007年6月:被聘為貴州大學科技學院宿舍管理委員會秘書長;
2007年8月:承包小熊線上貴州站;
2007年10月:貴州大學INTERNET發展中心主任;
2008年1月—2月:參加玉屏縣抗雪救災、災後重建前線工作,包括服務滯留旅客、服務返鄉農民工、敬老院拜年、義演籌款、關注留守兒童。
2009年5月:在貴州省公安廳監管總隊工作;
2009年12月:擔任貴州萬特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
2011年3月:在貴州省國防軍事職業學校擔任教師;
2011年5月:兼任《影園》雜誌美術總監;
2009年12月至今:在貴州省愛知行血友病關愛協會任秘書長;

所獲榮譽

2006年5月:榮獲增強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先進個人”
2007年6月:榮獲2007年度“優秀共產黨員”
2008年2月:榮獲玉屏縣委、縣政府2008年抗雪救災“先進工作者”
2008年2月24日:《中國青年報》第二版《貴州災後重建中的青年剪影》中“籌措善款”章節中報導;
2008年5月:被評為“貴州大學十佳創業之星”;
2008年9月:被省委組織部、省文明辦、團省委、教育廳、農業廳、省扶貧辦授予“優秀春暉使者”,事跡被《春暉使者風采》收錄,同時2008年第八期《貴州共青團》也報導了先進事跡;
2008年12月:獲得貴州大學“感動校園十大人物”提名獎;
2009年1月:貴州五頻道《真情紀實》現場採訪報到抗凝救災先進事跡。

事跡材料

春暉使者

飲侗鄉水 報春暉情 譜簫笛韻 展學子風
當我看到“春暉行動”宣傳畫冊上那個老母親期盼的眼神,我想到了我的母親、想到了家鄉那些淳樸的父老鄉親……在學校聽陳書記的一次深情講座後,我感到“春暉行動”讓我有途徑回報故土,是“她”的情感紐帶把我和龍玉秀、張合心等玉屏籍在校大學生系在了一起,並成立了“春暉行動——玉屏組”。
一、以情感人,用心回報
根據所有同學專業和專長我把春暉行動玉屏組分成了醫療諮詢、法律諮詢、技術、電腦網路、農林業、和其他服務6個小組。每逢假期,便在玉屏縣各鄉鎮設點,為鄉親們量血壓、義務理髮、寫對聯、到長嶺中學支教、為返鄉青年提供免費打電話等。期間,我們製作了玉屏團縣委網站,為玉屏縣大龍鎮和田坪鎮部分鄉村維護遠程教育設備。據統計,3年來共發放各個方面的宣傳資料10000餘份;參與整髒治亂工作50餘次;組織基礎調研工作20餘次;組織支教活動2次總計29天;幫助敬老院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200餘次;為鄉親們檢查身體1000餘次;發放藥品50餘次;服務返鄉青年2000餘次;發放春聯2000餘對;掛曆600餘冊。
二、燃燒青春、融化冰雪
凝凍災害給全縣人民民眾生產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更使滯留旅客苦不堪言,寸步難行!我從學校返鄉後立即組織返鄉大學生20餘名同學直奔街心花園滯留旅客服務點。從2008年1月18日到2008年2月1日,共服務滯留旅客500餘人,免費發放愛心小卡片2000餘張,速食麵4000餘盒,便當1200餘份,礦泉水3500餘瓶,熱水80餘桶。
在災後重建工作中,始終以“春暉行動”為主線,精心組織開展了遊戲鬧新年、向幸福敬老院拜年等5項活動。其中,《中國青年報》2月24日在《貴州災後重建中的青年剪影》報導:“‘為重建家園貢獻力量是我們的責任。’貴州大學大三學生吳川黔這個寒假很忙碌,他是家鄉玉屏侗族自治縣的‘春暉使者’。2月14日,他和其他返鄉的大學生一起在縣城街心花園舉辦了一場‘春暉行動—抗擊雪災重建家園潛翔樂隊義演’。‘我們只是簡單搭了一個小台子,捐款箱也是用紙盒子做的。’吳川黔說,義演持續了將近4個小時,‘雖然只籌到了500多元錢,我們卻感覺沉甸甸的,這代表了重建家園的信心和愛心’。”《貴州共青團》2008年3期報導:“在校團委及當地團委的支持下,‘春暉行動’玉屏組——貴州大學玉屏籍在校大學生一行7人來到玉屏縣野雞坪村,對當地留守兒童近期學習、生活情況進行調查,並為他們送去了學習用品,祝願他們在雪災過後能夠開開心心的上學”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報網站和玉屏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網站相繼對這5次活動做了報導。
三、弘揚“春暉”,鍥而不捨
“春暉行動--我與玉屏共發展”的一系列活動已告一段落。“春暉情”已播撒在家鄉的每一寸土地上,“春暉”精神已滲透進社會。我相信,在無數真誠赤子濃濃的深情下,“春暉行動”一定會在將來的發展中日益完善。為我們新農村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為構建我們的和諧社會起到其應有的指導作用。

發起活動

花園式英語沙龍是一個為喜歡英語的朋友們提供一個免費交流的平台,大家在這裡可以演說,交流,遊戲,教外國人說中文等。也可以交朋友、學英語、做遊戲等等。
熱心老外教英語 老人兒童最積極
上周六傍晚7點多,文昌苑C棟1單元4樓的花園露台上,傳來了朗朗的英語對話聲。這不是上課,是小區居民自發組建的一個英語沙龍。三位外國友人每周都來充當志願者,教居民說英語。現在,這個英語沙龍每周六都會舉行,這次參加的居民有近四十人。
外國志願者來小區做客教英語
上周六傍晚7點,文昌苑小區的花園露台上擺放了三張圓桌和三十多張小凳子。10多個小朋友拿著英語教材翻閱著,時不時互相交流一下。
人群里,兩名頭髮花白的外國友人被大家團團圍住,大家爭先恐後地用結巴的英語和他們說著,他們也微笑著和大家交流。
這兩名外國友人來自荷蘭,是一對夫婦。漢斯說,他來這裡就是想把自己國家的文化,和居民分享,同時也想向居民了解貴陽的文化和習俗。
“我們來中國一直熱衷於公益事業,所以非常支持這個活動。”漢斯的老伴說,一些中國孩子很想學英語,但除了課堂上說幾句,其他場合基本不說英語。
聽說,文昌苑小區幾個居民一起合辦了英語沙龍,漢斯夫婦二話沒說就答應來當志願者,還帶來另外一名來自美國休斯敦的女士。
幾張桌子,一杯茶,暮色下,大家就這樣聊開了,一群英語愛好者用或流利或蹩腳的英語拉著家常,連怯於開口的老居民也打開了話匣子。
老人小孩挺積極 年輕人有點少
這次活動是英語沙龍成立以來的第三期,來參加活動的居民有近四十人,小朋友占據了大半,幾個中老年人低調地坐在角落裡,年輕人不到10人。
孫詩怡同學今年讀初二,她是英語沙龍成立以來的“鐵桿冬粉”,每場都到,發言也很積極。“在這裡我能和外國友人說英語,他們很友善,我就不會不好意思開口。”
參加活動的王婆婆正和漢斯交談著,她今年60多歲,害羞地捂著半邊臉笑著說,她只是來湊湊熱鬧的。“我們不考托福,也不評什麼職稱,就是學著說幾句英語玩玩。”對於學英語的初衷王婆婆倒是快人快語。
英語沙龍的發起者吳川黔說,年輕人平時忙於工作,就算想學英語,很多也只是宅在家裡看看帶英文字幕的外國片,走出家門參加英語沙龍的很少。
希望更多外國志願者加入進來
吳川黔今年26歲,並不住在這個小區。前不久,他組織英語沙龍的想法得到文昌苑居民劉女士的支持。劉女士是一位英語老師,她家門口就有一個露台花園,為給英語沙龍提供場地,她騰出家裡的空間,再把門口的露台花園布置好,每周六傍晚7點到8點對居民開放。
“光會啞巴英語不行,平時要多說。”吳川黔說,他和劉女士在小區里、微博上宣傳。沒想到,效果還不錯,居民都很積極。
劉女士說,英語口語非常重要,但平時缺乏說英語的氛圍。小區英語沙龍就給大家提供了一個機會,在這裡大家可以自由表達,時間長了,流利的英語自然就脫口而出了。
吳川黔說,希望更多的外國友人以及英語好的朋友,加入到這個公益大家庭中。

論文發表

1、《對國際經貿活動新趨勢發展的分析》,發表在《商情》期刊,2008年32期;
2、《關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社會公益事業的幾點思考》,發表在《青年與社會》期刊,2012年6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