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峰[老紅軍]

吳峰,曾用名紅米、光華、華若。觀下壩口人,出生貧苦農民家庭。1930年5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至1935年參加長征。後一直在軍隊服務,歷任戰士、排長、連副、偵察科長、機械員、修理處科長、處長、副廠長兼總工程師、顧問等職。

老紅軍

1930年5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至1935年參加長征。後一直在軍隊服務,歷任戰士、排長、連副、偵察科長、機械員、修理處科長、處長、副廠長兼總工程師、顧問等職。

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

長征途中作戰機智勇敢,在擔任軍團保衛局特務排長時,出色地完成了保衛首長的任務。

抗日戰爭開始後,受派新疆學習航空機務,以優良成績畢業,成為人民軍隊第一批航空機務幹部。

1942年9月,被軍閥盛世才逮捕,他拒絕高官厚祿,被監禁4年之久。在獄中他始終堅信共產主義,兩次參加絕食,同敵人作了頑強的鬥爭。1946年由中共中央營救出獄回到延安,後奉派東北老航校工作,從事修理維護飛機,為培養飛行、機務幹部做出了貢獻。

1952年7月調任中南軍區工程部修理科長,同年12月調聯司工程部修理處任科長。1954年1月調東北軍區空軍工程部修理處任科長,同年9月升任副處長。1956年3月調任瀋陽空軍工程修理部修理處長。1960年調任空軍第十七修理廠副廠長兼工程師,晉中校軍銜。1978年3月任5704工廠革委會副主任、副廠長兼總工程師,次年2月改任廠顧問。

1982年5月4日離休。

1985年12月27日於北京病故,享年71歲。

烈士

基本信息

年齡: 37

民族: 漢

警種: 治安

地區:貴州

生辰:1968-08-25

忌日: 2005-08-25

英烈生平事跡

吳峰,男,漢族,1968年8月25日生,大專文化,中共黨員,貴州省安順市人,安順市公安局巡邏防暴支隊民警,三級警督,1991年12月參加公安工作。

吳峰同志自參加公安工作以來,工作認真負責,踏實肯乾,認真履行人民警察職責,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維護安順社會治安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曾先後四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兩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

吳峰同志在“2005中國•貴州黃果樹瀑布節”安全保衛工作中,冒著烈日連續10多天堅守在安全保衛崗位上。2005年8月25日歸隊後,又投入到緊張的巡邏防範工作中,在處理完兩起治安糾紛案件回單位值班備勤中,因勞累過度引發腦溢血,經醫院搶救無效身亡。

戲劇導演制度的奠基者

記國家一級導演吳峰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潮劇在改人、改戲、改制中、燒掉賣身契、廢除童伶制,開始了成年人演戲,延續幾百年的潮劇傳統教戲制度,逐漸為新的導演制度所代替。吳峰就是建立潮劇導演制度的第一代人。1950年,吳峰參加潮汕文工團,在潮汕方言劇《赤葉河》中扮演秋貴一角,因表演出色,歌唱感人而獲觀眾喜愛,成為崢角人物。1953年潮汕文工團撤消編劇,調粵東地區戲曲改革委員會工作。在鄭一標老師的領導下,為潮劇的導演制度建立做出了貢獻,因其成績突出,被評為潮劇院一級導演。

在半個世紀的導演生涯中,吳峰親身經歷了潮劇“金色十色”、“文革十年”和“再造輝煌二十年”的三個階段。在“金色十年”間,吳峰執導了《妙嫦追舟》、《秦香蓮》(此劇曾向潮劇六大班教戲先生和藝人作導演示範)、《海上漁歌》、《陳三五娘》、《蘇六娘》、《告親夫》、《活捉孫富》、《八寶追夫》、《思凡》、《江姐》、《劉明珠》、《南海長城》等劇目;“文革十年”間,他導演了《迎風山》(合作),《金銀島》、《蝶戀花》等劇目;在“再造輝煌”的二十多年間,他重排《井邊會》、導演《回書》、參加整理並導演《張春郎削髮》(該劇1987年參加首屆中國藝術節,廣獲好評),導演《八寶追夫》(1986年參加第二屆廣東省藝術節、獲導演一等獎),導演《陳太爺選婿》(1993年參加全國地方戲曲交流演出,獲 導演獎)等劇目。

吳峰 導演藝術特色是善天將戲劇表演理論與潮劇藝術的創造實踐相結合,最突出的貢獻是他以一個新文藝工作者的身份與潮劇藝人融合在一起,創造性地導演了一批優秀劇目。《陳三五娘》的唱腔是吳峰和曲師(楊其國和黃欽賜)精誠合作中產生出來的,它成為潮劇音樂唱腔的經典之作。《海上漁歌》是吳峰和盧吟詞、黃欽賜,陳華(仙花)合作的又一部成功之作。《告親夫》也是吳峰和曲師馬飛合作的一個成功劇目。《告親夫》於1960年拍攝 成潮劇藝術片,在海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張春郎削髮》是吳峰和李志浦、李騰波等合作的又一潮劇傑作,這個戲在北京參加第一屆中國藝術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的劇目。在參與傳統劇本整理的過程中,吳峰提出“美的追求,愛的力量”的命題,同時提出了全劇的導演總體構思,在助理導演黃瑞英、吳殿祥的協助下,完成了全劇的排演。

建立潮劇導演制度,推行這習導演理論,使潮劇藝術產生了質的變化。一批優秀的藝術人員,在導演理論的指導下,迅速提高了藝術理論水平。潮劇界鄭一標和吳峰的倡導示範之下,各地,市,縣的潮劇團體,也先建立潮劇導演制度,出了一批導演人才。吳峰對潮劇導演制度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來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