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周傳略

Xuezhou,Zhang reaction reac-tion

吳學周(1902—1983),物理化學家,中國分子光譜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和化學科學研究的卓越組織者。他為中國分子光譜研究和化學科學研究的發展貢獻了畢生的精力;他服從建設需要,投身工業基地,組織研究隊伍,培養了幾代科學研究人才;他在學術上的成就是對多原子分子的電子光譜和分子結構進行了開拓性研究,在振動光譜的套用研究、反應動力學研究和電化學研究中也有建樹。
吳學周,字萼暉,號化予,江西省萍鄉縣人,1902年9月20日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祖父是清朝舉人。父親吳潤膏以教私塾為業,1909年進了萍鄉師範學校改學新學。他的這種尚新求進的行為和孜孜不倦、勤奮讀書的風範,對吳學周有著深刻的影響。吳學周國小畢業時,正值北洋軍閥混戰時期,家境十分艱難,父親曾一度想讓作為長子的吳學周輟學幫助料理家務。後經老師勸說,才免於停學。1916年夏吳學周考進萍鄉縣立中學,接受了自然科學的啟蒙教育,開始對理化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時的化學老師有一次在課上對學生大聲呼籲:“當今世界弱肉強食,世界列強,窺我山河,仗船堅炮猛,對我中華掠奪蠶食。亡國滅種,近在眉睫。為要救亡圖存,必須振興科學,興辦工業。化學是工業的基礎,你們應該學好化學。”這一席話,震撼著吳學周的心靈。當他1920年投考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後為東南大學)時,便選擇了化學這個專業。
1924年冬,吳學周以優良成績畢業於東南大學,通過當時在東南大學執教的張子高教授的極力推薦,回化學系任助教,講授物理化學和普通化學。後經吳有訓鼓勵,他參加了江西省教育廳公費留學生考試,以全省第一的考績取得了公費赴美留學的資格。
1928年,吳學周來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專攻物理化學。這所大學的校長是1923年榮獲諾貝爾獎的著名物理學家密立根(R.A.Millikan)教授,很多有造詣的科學家雲集該校,開展著前沿課題的科學研究工作。由於吳學周學習刻苦,實驗技術高超,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便提前完成了學業。1931年夏被授予博士學位。同年,他在《美國化學會志》上發表了兩篇論文:“HCl溶液中四價銥還原成三價銥的還原電位”和“銥的電位測定”。
20年代中葉到30年代初,正是量子力學建立和蓬勃發展時期,原子光譜曾為量子力學的建立奠定了實驗基礎,而新的量子力學理論也以無比的威力推動著實驗科學的發展,吳學周銳敏地感到,分子光譜研究將是下一個重要的前沿領域。因此,在做博士論文的同時,便自學了量子力學,並調整研究方向,逐步把目標轉到分子光譜領域。他與該校的貝傑(R.M.Badger)教授合作,開展多原子分子的吸收光譜研究。先後在《美國化學會志》和《物理評論》上發表了“氣態鹵化氰的吸收光譜結構和解離能”、“近紫外區氰的吸收光譜”和“從光譜數據計算某些簡單多原子氣態分子的熵”等一系列研究論文。利用該校良好的條件,自己動手設計實驗裝置,測定了乙炔、乙烯、乙氰、丙烷、氨、碘甲烷和乙醛等14種氣體的遠紅外光譜,其論文“氣態的遠紅外光譜”後來發表在《物理評論》上。他的這些工作,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關注。
分子光譜的研究,在量子力學的發源地歐洲更受到化學物理界的重視,因分子光譜研究而榮獲諾貝爾獎的赫茲堡(G.Herzberg)教授當時就在德國從事電子光譜與自由基的光譜研究。為了吸取先進經驗,交流學術思想,1932年秋,吳學周以訪問學者的身份應邀來到德國,在達姆斯塔特(Darmstadt)高等工業學校進行合作研究與講學。在這裡他結識了赫茲堡教授,兩位年輕學者因共同的研究興趣而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因而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吳學周曾邀請赫茲堡來華工作和避難。1981年,當他們在坎坷的人生旅途經歷了50年風雨之後在中國重逢時,往事的回憶,使他們忘卻了語言和民族的不同,沉醉在歡樂的友誼之中。
1933年夏,應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所長王璡的邀請,吳學周回國擔任化學所的專任研究員。當時這個所以莊長恭、湯元吉、黃耀曾等人從事的有機化學和藥物化學的研究實力最強,理論化學研究尚屬空白。吳學周帶領柳大綱、朱振鈞等人,完成了“丁二炔的紫外吸收帶”、“氰酸和某些異氰酸酯的吸收光譜和解離能”、“乙氰分子的基頻”、“乙氰分子在近紫外區的新吸收帶系”、“某些氰酸酯和異氰酯的吸收光譜和分解能”和“乙炔的近紫外吸收帶”等十多項研究工作。這些論文先後發表在美國著名的《物理評論》、《化學物理》和德國的《物理化學》等雜誌上,開創了我國多原子分子光譜研究的新局面。
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吳學周為了不中斷光譜學研究,決定隨化學所遷到後方。他於1938年夏,以中法旅行社的名義,經香港、越南等地,輾轉萬里,把102箱圖書、設備和儀器運到昆明。鑒於他在遷所過程中表現出的組織管理才能和獻身科學精神,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院長委任他為代理所長,主持籌建科學實驗館。在短短的6個月內,建成了臨時實驗館,一年以後,永久性實驗館又告落成。這一時期,吳學周大部分精力消耗在事務性的工作中,為建館嘔心瀝血,四處聯繫,多方奔波,倍受同行友好讚譽。由於經費、試劑和儀器等原因,氣體吸收光譜研究無法進行,吳學周改為從事溶液和液體光譜研究以及反應動力學研究,著重礦產資源的開發套用。
抗日戰爭勝利後,吳學周回到上海,仍擔任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代所長,還兼任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醫學院教授,講授物理化學,直到上海解放。1949年,上海回到人民的懷抱。在黨和政府的感召下,吳學周使研究所很快地恢復了工作,同年7月,他曾隨中華全國第一次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組織的參觀團去東北考察。東北地區的資源和工業建設給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為東北經濟建設獻身的宏願開始在心中萌動。
中國科學院成立時,他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物理化學研究所所長。1900年,中國科學院郭沫若院長電邀吳學周來京,商議請他與嚴濟慈、武衡等一起去東北組建科學院東北分院,並對吳學周說:“毛主席提出要建設好東北,你們遷一部分人去那裡怎樣?”他毫不猶豫地問答:“可以”。於是上海物理化學研究所的30多名科技人員在吳學周帶領下來到長春,與長春綜合研究所合併,於1954年成立了中國科學院套用化學研究所。吳學周被任命為所長,除“文化大革命”時期中斷幾年,這個職務一直繼續到1983年任名譽所長。
開拓中國的分子光譜研究
吳學周是中國分子光譜研究的開拓者、奠基人之一。30年代,國內研究分子光譜的有嚴濟慈、吳學周、吳大猷和陸學善等幾個研究組。嚴濟慈著重研究雙原子分子氣體的電子光譜,吳大猷也剛開始對多原子分子的振動光譜進行實驗探索和理論解析,陸學善和其他少數學者則僅有個別工作涉及分子光譜。國外光譜研究的狀況與國內相似,絕大部分工作是研究雙原子分子。吳學周和柳大綱、朱振鈞等人所從事的多原子分子的光譜研究正是當時這個領域的研究前沿。
吳學周發表的第一個光譜工作是“氣態鹵化氰的吸收光譜,結構和解離能”。他找到了ClCN,BrCN和ICN連續吸收光譜的長波極限,從它們的光譜類似性推斷出三種分子具有相似的幾何結構,由熱化學和光譜數據確定常態鹵化氰由常態鹵素原子和常態CN基構成,第一激發態則由常態鹵素原5子和處於激發態2π的CN基構成。把光譜數據與分子結構及熱力學參數聯繫起來,開拓了分子光譜的研究和套用領域。
雙氰是對稱的簡單四原子線型分子,其對稱性質與幾何形狀和當時研究得相當成熟的同核雙原子分子非常相似,吳學周認為:以這種分子作為模型化合物,考察原子數目增加給光譜帶來的變化規律以及怎樣由這些變化了的複雜光譜中提取有用的分子信息,對於複雜分子的光譜研究具有理論與實踐上的指導意義。就這樣,他經歷了幾個春秋,實驗上精益求精,紫外吸收池從50cm最後增長到3000cm。攝譜裝置的解析度也一再提高,首先在182—230nm區確定現稱為A←X的帶系,以後又在240—302nm區發現一個新的弱吸收帶系,在整個203—302nm的光譜區內,鑒認了九百多條吸收帶。實驗之精細,行家無不驚嘆。吳學周等根據紅外與拉曼光譜的數據,第一個確定了雙氰分子的基頻振動頻率。從電子光譜,他發現C—N鍵伸縮振動頻率在電子激發態變小,而C—C鍵伸縮振動頻率在激發態時增大,從而推出電子激發態中的雙氰具有型結構。率先闡明了電子吸收光譜在研究分子激發態時的意義,尤其是對激發態分子結構的推斷為後來利用共振拉曼光譜研究激發態位能面提供了思想基礎。關於雙氰分子的振動基頻歸屬在這個時期是有爭論的,為此,在1935年的《中國化學會志》發表了他與柳大綱、朱振鈞有關XCN和XCCX線型分子的力常數計算公式時,修正了一個基頻。對奧耶肯(Eucken)和貝爾夫拉姆(Berfram)由比熱給出的力常數值與歸屬,吳學周曾在德國《物理化學雜誌》上載文評述,由變形振動及其相互作用力常數的計算指出他們的歸屬是錯誤的。
雙氰分子紫外光譜的研究成功,增強了吳學周對光譜研究的信心,計畫以C2H2為對象,通過溫度對光譜變化來確認哪些躍遷來自振動基態,哪些來自振動激發態,拿這兩組譜帶的頻率差與紅外的拉曼光譜的結果進行比較;利用同位素?桑?sub>2D2的光譜來鑒認(0,0)帶和歸屬電子基態與激發態的振動頻率;利用解析度高的光柵攝譜儀來分析某些譜帶的轉動結構,以了解電子躍遷的本質和振動選擇定則。後因抗日戰爭,只完成了第一步構想。他與柳大綱等對乙炔在低於243nm的短波紫外區內,分辨出可歸屬為A←X系的一千多條譜帶和譜線以及許多轉動線。三個帶系的強度與溫度無關,他認為這些躍遷起始於電子基態中的振動基態。這些譜帶間的頻差580cm1實際上是電子激發態的振動v4(Eu)。七個主要帶系的頻率差1050cm(-1),可歸結為這個激發態中的v5振動的泛頻2v5。利用光譜的溫度效應來鑑別譜帶系的起因對電子光譜的研究具有普遍意義。
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吳學周從兩個方面開拓他對紫外光譜帶系的研究:一是考察不對稱線型和非線型分子,一是原子數更多更複雜的對稱線型分子。前者如HNCO、CH3NCO、C2H5NCO、C6H5NCO、CH3SCN、C2H5SCN、CH3NCS、C2H5NCS、CH2:CH2NCS和C6H5NCS,後者如丁二快等。上述這些論文均已載入赫茲堡在光譜方面的名著中,有2篇被《分子光譜與分子結構,卷Ⅱ:多原子分子的紅外與拉曼光譜》所引用,7篇被《分子光譜與分子結構,卷Ⅲ:多原子分子的電子光譜與電子結構》所引用。
吳學周是我國最早把光譜數據套用於分子常數和熱力學函式計算的光譜學者。如氰酸、氰酸酯,異氰酸酯和鹵化氰分子的解離能的確定:HCN、ClCN、BrCN、ICN、C2N2和C2H2等分子在298K的熵值計算,對光譜研究也是有指導意義的。
吳學周在開展光譜基礎研究的同時,就注意了這門學科在物理化學研究中的套用。例如從丁二炔在近紫外區吸收光譜有某些規律與雙氰分子類似,確認兩者在分子結構上的類似性;由丙酮醛的吸收光譜研究,探討了共軛C=0對吸收帶的頻率與強度的影響;比較氰酸的分立譜與伯、仲和叔胺的光譜確定它的幾何結構應為H-N=C=0,並從連續譜的比較推斷氰酸甲酯、乙酯和苯酯的結構類似。把結構與光譜參數聯繫起來正是後來套用光譜的基礎。在硫氰酸酯和異硫氰酸酯的吸收光譜考察中,基於每個分子具有兩個連續吸收區,求出兩種解離能,並認為解離成烷基或芳基,硫氰酸基或異硫氰酸基是初始光化學過程。在裝備了紅外光譜儀以後,又開展了紅外與紫外光譜在化學反應中的套用,例如用光譜監視聚丙烯腈熱處理中的特徵基團的產生,脫氨反應和分子內部的環化,闡明了反應機理,指出熱處理產物是含多核吡啶駢環、結構雜亂的高聚物,而不是理想的均一規整的大共聚體系。
吳學周除了在分子光譜的研究中做出世界性的貢獻外,在物理化學的其他領域也有不少成就,30年代初期在電化學方面的先驅工作,40年代反應動力學的研究,以及配合光譜研究所建立的定量測試方法都有獨到之處,不少方法為後人所採用。
培養分子光譜人才,積極推進光譜學學術研究
吳學周也是一位優秀教育家和傑出的科研組織家。新中國成立以後,百廢待興,最急的是要有一定數量的專家來滿足國家經濟建設的恢復和發展以及科學事業的需要。吳學周來長春不久,就與長春綜合研究所聯合舉辦有25個單位參加的“X-線探傷學習會”,62個單位參加的“極譜分析會”。1954年應化所成立後,又舉辦了54個單位參加的“光譜分析學習會,”為全國培養了大批科技骨幹。1958年創辦了長春化學學院和附設的化學學校與技工學校,由唐敖慶、錢保功、孫家鍾、吳欽義等著名教授為光譜班講課,先後為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培養了一百多名核磁共振、分子光譜、原子光譜和X-衍射結構研究人員。1978年吳學周以分子光譜專家的身分冷靜分析我國在這個領域的狀況:進口光譜儀器很多,但分子光譜研究的論文卻寥若晨星,有學術創見的論文則更少,有忽視理論和基礎研究的傾向。於是在吳學周的倡導、籌備和主持下,受中國化學會的委託於1980年在長春舉辦了分子光譜基礎理論學習討論班,江元生和胡皆漢、王宗明、辛厚文等學者參加了講學和討論。吳學周不顧八十歲的高齡,對雷射產生的理論與實踐背景、雷射拉曼光譜的進展等問題做了非常精闢而生動的講演。
吳學周認為,一門學科的發展,應該是理論、技術和套用三位一體,相輔相成。我國要想在科技領域中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必須全面發展,也只能全面發展。作為一個分子光譜研究的化學家,早就希望有國產的分子光譜儀器,60年代初,長春光機所試製成功紅外光譜儀,但拉曼光譜儀卻長期無人問津,60年代後期,雷射拉曼光譜是分子光譜領域內最富活力的一個研究方向,當時我國雖然在光學、雷射、電子和機械方面都有相當基礎,有能力自己研製這種儀器,可惜因為文化大革命而未能實現。70年代初,在吳學周倡儀下,長春光機所、北京第二光學儀器廠和上海有機所等幾個單位,通力協作,使國產的第一台雷射拉曼光譜儀終於問世。 在我國恢復研究生的招生制度時,吳學周雖已是年逾古稀,身患重病,繁忙的科研管理組織工作與社會活動幾乎消耗了他全部精力,但他仍招收了幾名研究生,並為他們的研究課題定方向,進行細緻的指導。他對青年研究人員和學生,注重啟發式的提問,鼓勵創新精神,一再告誡“實驗,要仔細、嚴格;論據,要充分、嚴謹;對困難和問題,要鍥而不捨、頑強拼博”。“問題解決了,知識和能力就積累和提高了”。
吳學周認為:辦好研究所要抓三件大事,一是選擇好研究課題,二是要有一支訓練有素具有高科學水平的研究隊伍,三是具備良好的實驗設施。而確立研究方向是關鍵。他借鑑國內外的經驗,根據國家建設的需要和科研發展的趨勢,對應化所的研究方向不斷進行調整和更新。先後建立了超純物質及稀土元素分析、輻射化學和雷射化學等十餘個新的研究室,使應化所逐漸形成包括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化與結構、有機高分子四大中心的綜合研究機構。並先後組織力量在合成橡膠、塑膠、膠粘劑、稀土材料、電分析化學、有機結構、痕量分析、催化和雷射分離同位素等多方面攻關,取得很大的成績。鑒於這些項目成就對國家科技事業的貢獻,長春應化所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一個、一等獎一個,國家發明獎和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六個、三等獎十個。而院、部和省級獎勵多達數十個。八十年代後期應化所先後成立了“稀土化學和物理“電分析化學”和“高分子物理”三個開放性實驗室。吳學周在這方面的業績,正如赫茲堡教授在1983年12月他逝世時從加拿大打來的唁電那樣“他在套用化學方面的後期工作,包括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的建立,將成為他事業的豐碑”。
吳學周在我國科學事業中的功績是有口皆碑的,自1939年開始,他曾8次被選為中國化學會理事或常務理事,並擔任過該會物理化學委員會主任委員。他於1955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委員,1957年被任命為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化工專業組副組長,1978年由國家科委聘為化學組成員,1979年兼任中國科學院環境化學研究所所長,1980年任中國科學院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同年又當選為吉林省科協主席,擔任過中國大百科全書環境科學卷主編,《分析化學》、《套用化學》和《應化集刊》等出版物的主編。在長春應化所籌辦過全國第一屆“物質結構”、“電化學”,第二屆“高分子化學和物理”以及其他全國大型學術報告會。對發展祖國科學、繁榮學術做了許多組織領導工作。
吳學周不僅是一位科學家,也是一位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他是九三學社吉林省委員會創始人之一,長期擔任九三學社長春市委員會主任,並於1956年—1978年任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曾任吉林省政協副主席,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第二、三、五、六屆人民代表,利用這些莊嚴的講台,他一再大聲疾呼要重視“科學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改善中青年知識分子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建議“國家要採取有力措施,搞好智力開發”,“對有貢獻的中青年科學家,不要讓他們兼職太多,從而奪去他們創業的年華”。他從自已一生的經歷和我國科學事業走過的坎坷道路,堅信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只有社會主義中國才能實現“科學救國”、“科學強國”的理想。在他逝世之前,吳學周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實現了他多年的夙願。
簡歷
1902年9月20日 出生於江西省萍鄉縣。
1924年 畢業於南京東南大學。
1925—1926年 任東南大學助教。
1927年 任南昌中學教員。
1928年 任中央大學化學系助教。
1928—1931年 留學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獲化學博士學位。
1931—1932年 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從事研究工作。
1932—1933年 在德國達姆斯塔特高等工業學校從事研究工作。
1933—1942年 任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1939—1942年 任中國化學會第七、八、九屆理事會理事。
1942—1949年 任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代所長,兼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醫學院教授。
1947—1956年 任中國化學會第十四屆至第十七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1949—1954年 任中國科學院物理化學研究所所長。
1954—1966年 任中國科學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常務委員,中國科學院套用化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吉林科學技術學院化學學院院長。
1963—1982年 任中國化學會第二十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1957年 任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化工專業組副組長。
1972年 任中國科學院套用化學研究所革命委員會副主任。
1978—1983年 任中國科學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中國科學院環境化學研究所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化學學科組成員,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環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大百科全書環境科學卷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吉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
1983年10月31日 病逝世於長春。
主要論著
1 Wu Xue zhou(ShoChow Woo).Reduction potential of quadrivalent to trivalent iridium in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J.Am.Chem.Soc.,1931,53(2):469—472.
2 Wu Xuezhou,Yost D.M.The potenti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iridi-um.J.Am.Chem.Soc.1931,53(3)884—888.
3 Badger R.M.,Wu Xuezhou.The absorption spectra,structure Snd diSSociation energieS of the gaseouS halogen cyanides.J.Am.Chem.Soc.,1931,53(7)2572—2577.
4 Wu Xuezhiu,Badger R.M.The absorption spectrumofcyanogengasinthenearultraviolet.Phys.Rev.,1932,39(6).932—937.
5 Badger R.M.Wu Xuexhou.The entropies of some simple poly-atomic gases calculated from spectral data.J.Am.Chem.Soc.1932,54(9):3532—3592.
6 Strong J.,Wu Xuezhou.Far infrared spectra of gaSes.Phys.Rev.,1932,42(2)267—287.
7 Wu Xuezhou,Zhu Zhenjun(T.C.Chu).The ultraviolet absorption bands of diacetylene.Phys.Rev.1935,47(11):886.
8 Wu Xuezhou,Zhu Zhenjun.The absorption spectrum of diacetylene in the near ultraviolet.J.Chem.Phys.,1935,3(9):541—543.
9 Wu Xuezhou,Liu Dagang(Ta-KongLiu).The absorption spectra and dissociation energies of cyanic acid and some isocyanateS.J.Chem.Phys.,1935,3(9):544546.
10 Wu Xuezhou,Liu Dagang,zhu Zhenjun.The frndamental frequen-cies of the cyanogen molecule.J.Chinese Chem.Soc.,1935,3(4):301—307.
11 Wu Xuezhou,Liu Dagang.Notes on the preparation of zinc and cadmium cyanides.J.Chinese Chem.Soc.,1936,4(6):518—521.
12 Wu Xuezhou,Liu Dagang.The newabsorption system of cyanogen gaS in the near ultraviolet system I.J.Chem.Phys.1937,5(3)161—165.
13 Wu Xuezhou,Zhu Zhenjun.The absorption Spectra and dissocia-tiOn energies of some normal and iso-thiocyanate.J.ChineSe Chem.Soc.,1973,5(3):162—169.
14 Wu xuezhou,Zhu Zhenjun.The absorptionspectrum of diacetylene in the near ultraviolet,Ⅱ.J.Chem.Phys.,1937,5(10):786-791.
15 Wu Xuezhou.Bemerkungen über die Grund-freguenzen des Di-cyanmolekiils.Z.physik Chem.,37(5—6);399—402.
16 Zhou Tongqing(T.C.Chow),Wu Xuezhou,Liu Dagang.On the under water spark absorption band of CuH.J.Chinese Phys.1937,3(1):20—26.
17 Wu Xuezhou,Liu Dagang,Zhu Zhenjun,Wu Chi(Wu Chih).The nearultraviolet bands of aceylene.J.Chem.Phys.1938,6(3):240—246.
18 Wu Xuezhou.The absorpti On spectrum of methylglyoxal.Trans.Faraday Soc.,1945,41(part3):157—163.
19 Wu Xuezhou,Zhang Shizeng(Sze-TSeng Chang).Quantitative de-termniation of methylglyoxal and the mechanism of its reaction with hypoiodite solution.J.Chem.Soc.,London,1945,162—165.
20 Wu Xuzhou,Wang Chenyi(Cheng-IWang).Mechanism of reac-tion of alcoho1s,aldehydes and ketones with hypoiodite solution Ⅱ.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phenylglyoxal.J.ChineSe Chem.Soc.,1947,15(1):110.
21 Wu Xuezhou,Zheng Shaoji(Cheng Chao-Chi).The kinetics of the oxidation of forma1dehyde by hypoidite solution.Sci.Record,Academia Sinica,1948,2(2):183-191.
22 Wu Xuezhou,Zhu Jinchang(Tsin-Chang Chu).Mechanism of reac-tions of alcohols,aldehydeS and ketones with hypoiodite Solution.Sci Record,Academia Sinica,1949,2(3):280-290.
23 吳學周.芳香族化合物半導體中載流子的熱激發能.科學通報,1963,(7):4951.
24 吳學周,朱晉錩,何迪潔.芳香族化合物與分子氧間的電子轉移光譜及其與芳香族化合物的電子激發和光致氧化的關係.化學學報,1964,30(3):241249.
25 吳學周,朱晉錩,林祖倫.聚丙烯腈熱處理的反應機理.高分子通訊,1964,6(6):428437.
26 吳學周,朱晉錩,席時權.非極性共軛分子電子光譜的溶劑效應蒽在各種溶劑中的紫外吸收光譜.化學學報,1964,30(6):519—525.
參考文獻
〔1〕Herzberg G.Molecular spectra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ⅡIn-frared and Raman spectra of polyatomic molecules.New York,D.Van Nostrand COmpany Inc.1945:293,324.
〔2〕Herzberg G.Molecular spectra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Ⅲ.Elec-tronic spectra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polyato1mic molcules.New York,D.Van Nostrand Company Inc.1966:517,524f536f,615,633,64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