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垟鄉

吳垟鄉

吳垟鄉地處平陽縣西部山區,同蒼南、文成、泰順三縣接壤,平均海拔820米,全鄉總面積21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22個自然村),總人口4339人,因全域被鰲江上游支流分隔成兩大片而對峙,全鄉多丘陵少平地,地形複雜,村居布局分散,交通信息閉塞,人民生活相對較為低下,是本縣典型的貧困鄉,素有“平陽西藏”之稱。鄉政府駐下垟村。屬省級欠發達鄉鎮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吳垟鄉吳垟鄉抗災
吳垟鄉位於平陽西部高山之巔,鰲江之源,平蒼文泰四縣交界處,距平陽縣城70多公里,平均海拔820米,全域被鰲江上游支流分隔成兩大片而對峙,各行政村布局分散,地形高低不平,素有“平陽西藏”之稱,屬省級欠發達鄉鎮。全鄉總面積21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22個自然村),總人口4339人。

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516萬元,年人均收入1717元。充分利用和開發本地資源,做好山水文章至今共建成大小水電站6座,總投資達3000多萬元,總裝機容量為6500千瓦,占平陽水力發電量70%,利用高山無污染條件,建立蔬菜示範基地,在平陽縣龍河市場設立高山蔬菜經銷點。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啟動了總投資達800多萬元的平陽縣第一條康莊工程,安裝了移動通信信號發射台,手機信號覆蓋10個村,覆蓋率達91%。吳垟鄉長期以來交通落後,信息閉塞的面貌得到巨大的改變。

生態立鄉

吳垟鄉吳垟鄉投放魚苗
2007年,吳垟鄉榮獲省級生態鄉稱號。吳垟鄉的生態環境優美,旅遊資源豐富,空氣清新宜人。境內有全縣最高的棋盤山海拔1231米,登高覽勝,風光無限;有風景秀麗、其樂無窮的“浙南第一大峽谷”;有叢林密布、魅力獨特的古鰲源頭;有始建於康熙40年間,溫州市海拔最高的戈場古廊橋等景觀。全鄉擁有大小水庫5個,其中白水際水庫庫容達146.5萬方(全縣第2大水庫),建有大小水電站7座,總裝機容量達6500千瓦
吳垟鄉立足生態立鄉的發展戰略,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以 “農村環境五整治一提高”、“十村示範、百村整治”活動為主要載體,突出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活污水處理兩大重點,先後完成順吳公路、底屋至嶺後、交溪至戈場等康莊工程建設,實現了道路通村率、硬化率達100%;完善各村生態公廁、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系統,營造良好生活環境。認真實施“富民攻堅計畫”,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做優做強生態農業,積極開發高山西瓜、高山蔬菜、紫番薯等種植業,統籌發展土雞山羊、山塘養魚等養殖業,大力扶持黃年糕黃酒、竹製品加工等農產品加工業,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特色”的農業生產格局。 
 
吳洋鄉圍繞“生態立鄉樹品牌,富民攻堅見實效,調整結構增效益,完善設施求突破,科學發展構和諧”的總體思路,深入實施新一輪富民攻堅計畫,不斷壯大高山效益農業規模,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加快生態建設步伐,爭創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開發生態休閒旅遊,發展以登山為主題,夏季避暑、冬季觀雪為特色,探險為亮點的生態旅遊業,促使吳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農業發展

吳垟鄉吳垟鄉政府
吳垟鄉是平陽縣5個省級欠發達奔小康鄉之一,素有平陽“西藏”之稱。吳垟鄉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區交通相對閉塞,信息不靈,種植業以單季水稻、甘薯、馬鈴薯等糧食作物為主,經濟效益不高,農民生活較為貧困。 溫州市農業科技研究院依靠派出單位雄厚技術力量在吳垟鄉利用當地高山氣候優勢,引進了西瓜、早秋蘿蔔、甜玉米娃娃菜、辣椒等10餘種適宜高山栽培的蔬菜,抗病霸星西瓜、黑美人西瓜、短葉13蘿蔔、引選2號盤菜等為主栽品種。並引導山區農民以科技帶頭人為核心成立生產協作小組,進行規模生產和統一銷售,建立下垟、底屋、戈場3個試驗示範點,帶動吳垟鄉高山蔬菜產業發展。
項目累計推廣套用1340畝,總產量3860噸,按每公斤蔬菜1.0元計算,總產值386萬元,與傳統種植水稻和甘薯相比,平均每畝增收332元,解決就業人口216人,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旅遊點

吳垟鄉吳垟鄉棋盤山
棋盤山
棋盤山是平陽的第一高峰,海拔1231米,屬南雁盪山脈。棋盤山歷來是溫州戶外運動愛好者引以為自豪的“征服地”之一。棋盤山坐落於平陽縣吳垟鄉戈場橋村東南,毗鄰蒼南、泰順文成三縣交界的高山地區。吳垟鄉曾被稱為“平陽西藏”,當地居民居住在海拔820多米的山上,依山傍水,綠意盎然,雲霧繚繞,恰似人間仙境。棋盤山頂上有一塊平滑的石頭酷似棋盤,旁邊還有一塊石頭外形極像椅子,似乎仙人剛下完一盤棋而轉身離開。從這裡向四周遠眺,只見群山起伏,連綿不斷。
到棋盤山要途經連頭村,下戈場嶺,過戈場橋,上千步嶺,經戈場村。千步嶺與戈場嶺兩相遙望,嶺旁有大片大片的竹林。棋盤山的路是山上的居民走出來的,沒有經過修整,遊客踩在黃泥上,有一種鬆軟的感覺,清新而自然。 

交通指南:從蕭江出口下甬台溫高速,左轉進入104國道,在岱口轉入57省道,直走穿過水頭鎮,沿水南公路到達順溪鎮,進入盤山公路,到達棋盤山麓。登高至山頂大約需要2個小時,難度適中,山頂是戶外露營好去處。

戈場橋
吳垟鄉吳垟鄉戈場橋
戈場橋是一座構造優美的石拱橋,有著悠久的歷史,始建於康熙四十年,道光時重修過,橋上建築上世紀九十年代毀於火災,一九九三年重建。 被稱之為溫州地區最高的廊橋。廊橋在兩山之間對峙,有著驚險的美:橋身飛岩走廊;橋下潭深水幽;橋旁山林秀麗;橋上還有兩排供過往行人休憩的木條凳。
沿途順溪鎮的古民居建築群是浙南地區最大的古屋群之一,素有“浙南清中晚期民居博物館”的美譽,是一處值得一游的地方建築文化特色鮮明的綜合旅遊點。
沿途順溪鎮的古民居建築群是浙南地區最大的古屋群之一,素有“浙南清中晚期民居博物館”的美譽,是一處值得一游的地方建築文化特色鮮明的綜合旅遊點。

行政區劃

轄區7個行政村:
下垟村
下垟村地處海拔820多米的高山,農民人均收入僅1919元,屬經濟欠發達地區,是省重點掛鈎扶貧村。
順垟村
順垟村地處高山,平均海拔800多米,農副業發展滯後。
底屋村、周家村、嶺後村、獅峰村、戈場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