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一龍

吳一龍

吳一龍,男,中山醫學院畢業。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廣東省肺癌研究所所長,廣東省腫瘤防治中心主任,中山大學腫瘤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中央、省、市保健專家。1988年至1989年,在德國西柏林肺科醫院作為訪問學者進行研修。2004年榮獲全國首屆“中國醫師獎”。2005年當選美國外科學院院士。

基本信息

研究方向

以手術為主的肺癌多學科綜合治療、計算機臨床信息系統及循證腫瘤醫學。

學術兼職

吳一龍吳一龍

國際肺癌研究會國際分期委員會唯一中國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常務理事、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臨床腫瘤協作中心副主任委員、信

息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德醫學會理事;

中國癌症研究基金會理事;

廣東省醫學會腫瘤學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循證醫學科研中心主任;

《循證醫學》雜誌主編;

《中國肺癌雜誌》《腫瘤防治研究》《腫瘤研究與臨床》雜誌副主編;

國內10幾家中英文雜誌編委。

成就及榮譽

吳一龍吳一龍

吳一龍是中國肺癌靶向治療的領軍人物,領銜撰寫我國的肺癌診療指南,創立了中國的

肺部腫瘤臨床試驗合作組織,推進分子靶向治療的套用,堅定貫徹肺癌的單病種多學科管理和個體化治療措施。吳一龍最早提出了中國肺癌患者的基因變異特點,最早和國際同行聯合開展臨床研究,使中國肺癌靶向治療一躍而成為國際上最重要的研究力量之一。

在國內首先提出腫瘤單病種首席專家制,建立了第一個真正意義的肺癌多學科綜合治療科。在腫瘤領域率先引進循證醫學,並成為該領域的學術帶頭人。2000年在東京舉行的第9屆世界肺癌會議上,獲大會頒發的“Developing Nation Investigator Awards”。2002年負責起草的《局部晚期(III期)非小細胞肺癌診斷和治療共識》及衛生部主持制定的《全國肺癌診治指南》,已成為國內肺癌診斷治療的標準參考書。近年來多次應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作大會演講。

目前以第一負責人承擔科研課題6項——國家攻關課題1項、部省級課題4項、市科技局重點科技攻關項目1項。獲獎成果共7項——省部級3項,高校獎4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被國際SCI、EI、Mediline收錄的學術論文80篇,國內中華、中國系列雜誌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主編專著《肺癌多學科綜合治療的理論與實踐》《現代肺癌病理與臨床》等。

2004年榮獲全國首屆“中國醫師獎”。

2005年當選美國外科學院院士。

人物言論

1.醫乃仁術,沒有人文的科學是殘缺的科學;沒有科學的人文是殘缺的人文。

2.看到病人在經過治療後逐步恢復健康,是醫生最大的幸福。

3.理性和關懷是醫學最重要的支撐,缺少了任何一個,醫學都無法真正飛翔。讓醫學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機地相融結合,是我國現今醫學發展的主鏇律。

學術論著

吳一龍吳一龍

非小細胞肺癌的減量性手術治療

肺腺癌酪氨酸激酶信號傳導通路中基因異常表達的複雜性

廣州市男性肺癌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

工~ⅢA期非小細胞肺癌淋巴結清掃範圍的前瞻性研究

非小細胞肺癌的多次手術治療

非小細胞肺癌術後支氣管殘端陽性對預後的影響

肺癌的診斷和分期臨床指引

肺腺癌患者酪氨酸激酶信號傳導通路的異常與臨床預後

各期非小細胞肺癌外科治療臨床指引

基因掃描分析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外周血和骨髓T細胞克隆性增殖及分布特點

中國的非小細胞肺癌Gefitinib分子靶向治療

基於97分期的非小細胞肺癌術後分期和生存研究

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診斷治療之共識

第一屆中國醫師獎(名單)

中國醫師獎是經衛生部批准設立的中國醫師行業最高獎,其宗旨是通過表彰獎勵醫師隊伍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代表,展示當代醫師救死扶傷、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文明行醫的精神風貌。前七屆是每年評選一次,根據衛生部的指示,之後的中國醫師獎評選每二年進行一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