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掾屬題名記

實坐於此[19]。 注釋:[1] [21]

原文:
吏部為六曹之冠[2],自前世號為前行官[3],屬府史。由中後行而進者皆以為榮焉[4]。國朝故事[5]:掾屬之分有左右選[6]。右選之在吏曹者[7],往往至公卿達官[8];然不能終更者亦時有之[9]。
古人以為吏猶賈然[10]。賈有賢有愚,賢賈之取廉[11],日計不足,月計有餘;愚賈之求無紀極[12],舉身以徇貨[13],反為所累者多矣。此最善喻者。
自風俗之壞,上之人以徒隸遇佐史[14],甚者先以機詐待之[15]。廉恥之節廢[16],苟且之心生[17],頑鈍之習成[18]。實坐於此[19]。夫以天下銓綜之[20],系夫公卿達官之所自出。乃今以徒隸自居,身辱而不辭,名敗而不悔。甚矣!人之不自重也!
乃錄南幸以來名姓凡若干人[21]刻之石。孰善[22],孰由此而達[23],孰由此而敗,觀者當自知之,得以監焉[24]。
正大二年五月日[25],儒林郎權國史院編修官元某記[26]。
注釋:
[1] 吏部:官署名。隋唐時就列為六部之首,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等事務。掾(院yuan)屬:屬官。題名:題記姓名。記:文體的一種。
[2] 六曹:即六部。曹,古時分科辦事的官署。冠:位居第一。
[3] 前行官:位子列於前排的官。這裡指較受器重的官。
[4] 這句說:由中行及後行上升到前行吏部來的人都以此為光榮。
[5] 國朝:本朝。故事:成例,舊日的制度。
[6] 左右選:古代銓敘官吏,量才授官分左右選。以右為尊,左為卑。
[7] 吏曹:吏部機構。
[8] 公卿:原指三公九卿,這裡泛指高級官員。達官:顯貴的官吏。
[9] 這句說:然而始終未能得到升遷的人也時有出現。
[10] 賈:設店鋪售貨的商人。
[11] 廉:便宜,價錢低。
[12] 紀極:終極,限度。這句說:愚蠢的商人貪得無厭。
[13] 徇(迅xun)貨:以身從物,指不顧生命以求物。
[14] 徒隸:在獄中服役的犯人。遇:對待。佐史:屬吏。
[15] 機詐:奸詐,巧偽。
[16] 廉恥:廉潔與知恥。節:節操。
[17] 苟且:不正當。
[18] 頑鈍:沒有節操。
[19] 坐:由於。這句說:實在是因為這個緣故啊。
[20] 銓(權quan)綜:指吏部總攬銓選官吏事。
[21] 南幸以來:指公元一二一四年金宣宗因山東等地失守,決定退避到南京一事。金宣宗在這年五月動身南遷,七月到達南京(今河南開封)。幸,帝王駕臨。名姓凡若干人:指某些吏部掾屬的姓名。
[22] 孰:誰。
[23] 達:顯貴。
[24] 監:借鑑。監,通“鑒”。
[25] 正大二年:金哀宗的年號,即公元一二二五年。
[26] 儒林郎:文官名。權:指暫代官職。國史院:官署名,掌監修國史。
背景:
這篇文章選自《遺山先生文集》卷三十三,是作者於公元一二二五年在國史院任編修官時所作。文中抨擊了一些官吏為了向上爬,不顧人格、不擇手段地賣身求榮,最後落得身敗名裂的可恥行徑,揭露了公卿達官以欺詐和權術來操縱手下的官吏,恣意凌辱虐待他們的罪惡現實,並且進而指出這種情況首先是從公卿達官那裡產生的。這實際上是把矛頭指向了最高封建統治者,在當時是有其進步意義的。文章運筆正大明達,造語古樸簡勁,毫無奇纖晦澀之感,體現了作者的散文風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