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衾

同衾

同衾,漢語詞語, 拼音:tóng qīn, 釋義有(1).共被而寢。(2).結為夫妻。

證解釋

1、謂共被而寢。比喻親近。

漢 徐幹 《中論·亡國》:“苟得其心,萬里猶近;苟失其心,同衾為遠。”

晉 張華 《女史箴》:“出其言善,千里應之;苟違斯義,同衾以疑。”

唐 李白 《送韓準、裴政、孔巢父還山》:峻節凌遠松,同衾臥盤石。斧冰嗽寒泉,三子同二屐。

唐長孫佐輔《杭州秋日別故友》詩:“獨隨孤櫂去,何處更同衾。”

2、謂結為夫妻。

清 姚燮 《雙鴆篇》詩:“生不同衾死同穴,妾雖無言妾已決。”

《恨海》第五回:“﹝ 棣華 ﹞默念雖未成禮,今日奉了母命,先用了他的衾枕,或者是他日‘同衾’之兆,也未可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