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蓮寺

同蓮寺

同蓮寺位於鯉城區開元執節巷,原名洞靈庵,始建於清道光年間。

基本信息

簡介

同蓮寺同蓮寺
1928年轉逢和尚資助修葺擴建,易名同蓮寺,晨鐘夕梵、冬禪夏講,儼然叢林軌範。動亂期間,寺宇遭嚴重破壞。文革後,轉逢和尚弟子新加坡愛國僑僧廣淨法師捐資翻建,歷二年於1987年竣工。1993年僑僧廣洽長老、依蓮貞士回國觀光,睹寺中蟻患蔓延、周遭樓房高築影響寺觀,乃倡儀重修,廣淨老法師襄助玉成,乃得今日之規模。

特點

同蓮寺同蓮寺
重建後的同蓮寺恢宏壯觀,占地面積一千多平方米,由山門、韋陀殿、大雄寶殿、東西兩廂(二層樓)、轉逢和尚紀念堂(三層樓)及功德堂等組成。各建築各自獨立,疏密相間,布局得體。山門與韋陀殿連為一體成長方形,大雄寶殿為正方形,皆重檐歇山頂、翹脊飛檐、雕樑畫棟、鏤刻堆剪、金碧輝煌。大雄寶殿內三世尊佛、觀音菩薩及阿儺迦葉、善財玉女、護法神,或鎏金或彩繪,皆為脫胎塑像,獨具特色;文殊、普賢兩銅像胸廣腰細,有異於其他寺院塑像,系新加坡僑僧所贈送;兩壁廂龕中有瓷塑十八羅漢,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樑柱間有八個飛天舞伎,斗頂蓮斗,兩手前伸,面容姣好,衣帶飄曳,造型生動美觀。寺中楹聯立意深遠、禪味濃郁,皆出自名家名僧之手,世界僧伽協會會長瑞今法師聯曰:“同發菩提心,修成圓滿覺;蓮結般若子,長成智慧華”,前新加坡佛教協會主席妙燈法師聯曰:“同證法身,一今靈山儼然未散;蓮開覺路,十方世界稽首皈依”,新加坡名僧廣淨法師聯曰:“功在禪門,長培福果;德重梵剎,永結佛緣”,妙聯佳字,為寺院添增人文景觀。

評價

同蓮寺雖位處市區,但植花種草,環境清淨;梵音經聲,滌慮除垢,不失為一處修持寶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