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醫工學堂

同濟醫工學堂,1912年,同濟德文醫學堂增設工科,更名為“同濟醫工學堂”,設醫、工和德文三科。

同濟醫工學堂
1912年,同濟德文醫學堂增設工科,更名為“同濟醫工學堂”,設醫、工和德文三科。由校董事會籌措辦學經費,由福沙伯全面領導學堂事務。當年,醫正科三級學生張近樞、何理中、江逢治3人,按照德國大學醫科考試規則參加學堂的第一次畢業考試,均順利通過,如期畢業。他們是同濟醫工學堂的第一屆畢業生。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尾聲,2月美國宣布與德國斷交,不久對德宣戰。3月17日,上海法租界當局以同濟醫工學堂是德國的產業,為防止德國人利用該校機械製造武器為由,當眾宣布解散學校,並限令師生當日離校。為此,社會各界聯名致電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請設法對同濟學生作善後安排。教育部馬上派人商議,把學校遷到吳淞鎮,繼續開學上課。4月23日,教育部下令學堂改屬華人私立學校,由華人董事會辦學,直屬教育部領導。同年12月,更名為私立同濟醫工專門學校。1922年學校遷往吳淞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