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圓棗

同心圓棗

同心圓棗屬生食、制乾兼用型棗種,2010年5月24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對同心圓棗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鮮果皮薄,肉厚,質細鬆脆,乾果果形飽滿,個頭均勻,果肉彈性好,糖份高,營養豐富。

主要產區

同心圓棗
同心圓棗
產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王團鎮大溝沿、黃草嶺村,石獅鎮沙溝腦子村,預旺鎮賀家塬村,中衛市中寧縣喊叫水鄉賀家口子村(原屬同心縣)。[2]

生長環境

同心圓棗
同心圓棗
同心縣地處寧夏中部,鄂爾多斯台地南部黃土高原,地勢南高北低,
同心縣風光
[3]屬丘陵溝壑區,山脈、黃土丘陵、河谷灘地、沙漠垣地縱橫交錯分布。同心縣南部屬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北部屬中溫帶乾旱大陸性氣候,年均降水273毫米,年均蒸發量是降雨量的8倍多,極端乾旱。夏秋短,冬春長,年均日照3000多小時,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年均氣溫8.6°C,無霜期120至218天。大風、沙暴、乾旱、熱乾風、霜凍、冰雹等災害性天氣出現頻率高,土壤為沙壤土、輕壤土、壤土,種植洋芋、豌豆、扁豆、蕎麥等作物,紅蔥聞名全區。同心還是寧夏五寶(枸杞、甘草、髮菜、二毛皮、賀蘭石)中甘草、髮菜、二毛皮的主產地之一。同心圓棗種植歷史悠久,王團鎮黃草嶺村有一棵300多年樹齡的老棗樹。[4]

果實特點

同心圓棗
同心圓棗
同心圓棗樹勢較強,樹冠圓頭形,樹姿開張,發枝力強,乾性強。主幹
同心圓棗
[5]灰褐色、皮部縱裂。裂紋淺,易剝落。1至2年枝灰褐色。皮孔中大較密。灰白色,突起,有長刺。棗股肥大,圓錐形,抽生棗吊1至6條,通常2至3條,每吊有葉9至18片,坐果多集中在中部,葉長65毫米,寬34毫米,葉深綠色。5月上旬萌芽,6月中旬盛花期、果實
同心圓棗
[6]9月下旬成熟,成熟期比較一致,10月上旬採收,10月中旬落葉。同心圓棗果實中大近圓形,頂部小,基部大,縱徑3.72厘米,橫徑3.43厘米。單果均重20克,最大單果重25克,大小均勻、飽滿。果皮中厚,果面光滑,果點大而少,明顯。在白熟期、脆熟期、和完熟期果皮顏色由白轉紅到紫紅。脆熟期皮薄色鮮,肉厚,綠白色,質細鬆脆。鮮棗可食率95.5%,水
同心圓棗乾棗
[7]分68%,可容性固形物25%,含糖量35%,總酸0.4%,蛋白質3.29%,脂肪0.87%,纖維5.7%,澱粉1.35%,含有18種胺基酸,各種胺基酸總和3%,富含多種維生素。同心圓棗制乾率50%,含水量小於等於25%,含糖量52%,總酸含量0.86%,乾果果形飽滿,個頭均勻,果肉彈性好,褶皺淺,身乾,手握不粘個,乾果常溫可貯藏至少1年以上。同心圓棗核中大,紡錘形,核面粗糙,溝紋深,無種仁。[8]

生長特性

同心圓棗老棗樹
同心圓棗老棗樹
同心圓棗對土壤氣候的適應性強,抗風沙、耐瘠薄、耐鹽鹼,尤其抗
同心圓棗老棗樹
[9]旱,2005年同心一帶遭遇大旱,有效降雨量不足100毫米,莊稼全部絕產,但5米X6米株距10年生的同心圓棗畝產達到600斤。在同心乾旱山區栽植一般不發生病蟲害。同心圓棗在零下30℃不受凍害,種植技術含量低、自然發育生長良好。同心圓棗當年種植即可結果,產果時間短,5年後即將達到盛果期,7年生樹高3米多,平均單株產量19斤,產量穩定。同心圓棗旱澇保收,被稱為鐵桿莊稼,黃草嶺村一片面積約60平方米的沙丘被擋在了老棗樹林前,這片棗樹被當地民眾稱作“救命樹”。[1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