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霧凇冰雪節

吉林霧凇冰雪節

冬季的吉林,是冰雪觀光的樂園。吉林霧凇,俗稱樹掛或雪柳,與桂林山水、雲南石林、長江三峽並稱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流經吉林市區的松花江,歷嚴寒而不結冰,兩岸蒼松翠柳,凝霜掛雪,形成冰清玉潔的霧凇美景。但吉林的霧凇並非完全由自然形成,詳見詞條吉林霧凇。

簡介

吉林霧凇冰雪節吉林霧凇冰雪節
時間
每年1月中旬
地點
吉林省吉林市

介紹

活動內容
舉辦盛大的冰燈、彩燈遊園會
冰雪運動會
開展放河燈、放焰火和彩船大遊行活動
東北大秧歌表演
滿族、朝鮮族民俗節
關東風味美食節
大型的經貿洽談會、交易會、訂貨會
推薦
冬季的吉林,是冰雪觀光的樂園。吉林霧凇,俗稱樹掛或雪柳,與桂林山水、雲南石林、長江三峽並稱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流經吉林市區的松花江,歷嚴寒而不結冰,兩岸蒼松翠柳,凝霜掛雪,形成冰清玉潔的霧凇美景。
在吉林還可觀賞五顏六色的冰燈、彩燈、河燈和焰火。吉林城區內有冰上運動中心,北山、朱雀山冬季專門開闢旅遊雪場和冰上遊樂場,松花湖滑雪場距市區24公里,北大湖滑雪場距市區56公里。遊人可以暢玩馬拉雪橇、狗拉雪橇、鹿拉雪橇和滑雪,驚喜於雪上運動之妙。

相關知識

吉林霧凇與桂林山水、雲南石林和長江三峽同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卻是這四處自然景觀中最為特別的一個。每當霧凇來臨,吉林市松花江岸十里長堤“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柳樹結銀花,松樹綻銀菊,把人們帶進如詩如畫的仙境。江澤民同志1991年在吉林市視察期間恰逢霧凇奇景,欣然秉筆,寫下“寒江雪柳,玉樹瓊花,吉林樹掛,名不虛傳”之句。1998年他又賦詩曰:“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樹瓊花滿目春。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
名字來歷
1987年國家電影電視部決定拍《吉林樹掛》,將吉林市這一特殊的自然景觀搬上銀幕,並送聯合國對外宣傳。北京科教電影制廠在吉林市政府支持下,來吉林市採訪和拍攝,責成在該地從事研究樹掛的氣象科技工作者撰寫腳本,將吉林樹掛這一奇觀做為旅遊資源對外宣傳。作者認為應該用它的學名“霧凇”為好,當時這一建議經研究被採納了。可是那時候人們叫霧凇還不習慣,不少人感到陌生和彆扭,說這種稱呼不通俗,不大眾化,後經過解釋、宣傳,被部分人所接受。在吉林市舉辦過幾屆霧凇冰雪節後,“霧凇”一詞不僅被江城父老所接受,家喻戶曉,而且名揚中外。

觀賞過程

人們把吉林霧凇的觀賞過程大致為三個階段,即“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在每一個時段內都能讓人感受到不同的驚奇。
夜看霧
夜看霧是指在霧凇形成的前夜,觀看松花江上出現的江霧景觀。該景一般會在夜裡10時左右出現,松花江上開始有縷縷霧氣出現,繼而越來越大、越來越濃,大團大團的霧氣升騰著、翻滾著湧向松花江兩岸。霎時間,江邊的街路、建築都被大霧所籠罩,遊人將置身於濃重的雲霧之中,江邊的建築物、樹木也在霧中若隱若現,燈光也變得撲朔迷離,整個街路仿佛成為雲海仙境一般。一般來說,當夜的江霧越是濃重,次日的霧凇景觀越是壯觀,這也成為了吉林霧凇預報的重要徵兆。
晨看掛
是說清晨起來看“樹掛”(霧凇)。經過一夜的濃霧,清晨當人們再次來到霧凇觀賞區時,前夜那十里江堤上黑森森的柳樹、松柏和千年榆樹,居然在一夜之間被江霧染得一片銀白,在眼前豁然呈現出一個銀色夢幻般的奇妙世界。江邊的樹木凝結了厚厚的霧凇,太陽被晨霧遮住。每一棵垂柳的枝條都晶瑩閃爍,宛若玉枝垂掛,在微風中輕輕搖動;株株被霧凇所裝扮的松柏都似銀菊牡丹盛開、寒冬臘梅怒放,就連路邊的小草,也被霧凇包裹得毛茸茸的。
待到近午賞落花
“待到近午賞落花”是描述觀賞霧凇脫落時的情景。一般在上午9點以後,陽光、微風懷著對霧凇的妒忌,促使凝結在樹枝上的霧凇開始脫落。最初只是一點一片的脫落,接著是成串成串的滑落。微風吹起脫落的銀片在空中飛舞,明麗的陽光輝映到上面,在空中形成五顏六色的雪簾。紛飛的霧凇會似雪花一樣落到人們的頭上、肩上,使人感到格外涼爽、清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