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財經大學

吉林財經大學

吉林財經大學坐落在我國東北歷史文化名城--吉林省長春市,是一所以經濟學和管理學學科為主,兼有法學、文學、工學和理學等學科的多科性高等財經院校。學校始建於1948年,距今已有57年的辦學歷史。學院的前身為吉林財貿學院,1992年,劃歸國家稅務總局,為部屬高校,更名為長春稅務學院;2000年初,國務院對部屬高校管理體制和布局結構進行調整,學院再次劃轉吉林省,目前為吉林省屬重點大學。2010年,教育部批准長春稅務學院更名為吉林財經大學。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吉林財經大學吉林財經大學

坐落在我國東北歷史文化名城長春市的長春稅務學院,是一所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兼有法學文學工學理學等多學科的綜合性高等財經院校。1992年劃歸國家稅務總局,並更名為長春稅務學院,為中央部委直屬高校。根據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2002年正式劃轉吉林成為省屬院校,並更名為吉林財經大學。

吉林財經大學始建於1948年9月,1992年成為中國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稅務本科高等學校,為提高全國百萬稅務大軍的素質做出了難以估量的貢獻。學院不僅是為社會培養高級經濟管理人才的搖籃,也是全國稅務系統幹部培訓的重要基地。可見在稅務這個領域,長春稅務學院不僅資格老,功底深,名望也大,是全國稅務高校中的“領頭羊”。毫無疑問,長春稅務學院最具品牌效應的專業,當屬稅務專業了。

其中的財政專業為省部級重點學科,並設有財政學(稅收研究方向)的碩士點,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已形成了在國內外頗具影響的稅收理論、外國財政、國有資產管理等穩定的研究方向;而稅務專業是重中之重的專業,所學習的稅收理論、稅制建設、國際稅收、稅務代理、稅收籌劃等專業課程,將為同學們將來從事稅務實際工作和開展相關理論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歷史沿革

吉林財經大學吉林財經大學

1946年7月是東北銀行總行舉辦的銀行幹部訓練班,以後經歷了東北銀行幹部學校、東北銀行專門學校、長春銀行學校、吉林財貿學院、吉林省財貿學校等幾個歷史時期。

1978年恢復吉林財貿學院。

1992年5月更名為長春稅務學院。學校曾是新中國創建的第一所金融高等學校、國家較早成立的普通本科財經院校之一、國家第一所稅務本科大學。曾先後隸屬於東北銀行總行、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曾先後在佳木斯市哈爾濱市瀋陽市等地辦學,

1950年7月遷入長春市,現校址為長春市淨月大街3699號。

2004年6月開始建設淨月新校區。

2005年8月實現了舉校搬遷。

新校區占地108萬多平方米,一期工程已經完成建築35萬多平方米。

2010年2月3日,教育部發布《關於2010年新設定高等學校和籌建到期正式設立高等學校的公示》確認長春稅務學院更名為吉林財經大學。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吉林財經大學吉林財經大學

學校現有各類在籍學生18000多人,其中學校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0600人,碩士研究生1157人,外國留學生30多人。六十七年來為國家培養了九萬多名優秀專門人才,其中有著名大學和科研單位的博士生指導教師、中國傑出社會科學家等學界精英;有全國政協財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銀行2位副行長、財政部副部長、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行長、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中國光大銀行副行長、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吉林省人民政府2位副省長、吉林省政協副主席等高級管理人才;有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中國光大集團副總裁、合生創展集團總裁、海爾集團副總裁等創業先鋒;全國國稅系統副司長級以上領導幹部中40%左右是該校校友。在校學生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先後有30多個學生集體、300多名學生獲得“全國先進班集體”、“全國優秀團幹部”、“全國三好學生”等國家、省、市級榮譽稱號,300多名學生在全國大學生各類學習競賽中獲獎等多種殊譽。2006年學校被遴選為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本科畢業生考取國家公務員的超過10%,考取碩士研究生的在20%左右,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研究生的就業率始終是100%。據鳳凰網測評,該校2009年畢業生就業率、就業質量等在全國非“211”大學中排在第26位,在東北地區非“211”大學中排名在第2位。

辦學特色

學校辦學特色鮮明,在辦學理念、專業設定、教育教學等方面注重人才培養的實用性。在人才培養方面,學校把培養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和未來社會發展需要,具有紮實專業理論基礎和現代知識結構,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套用型人才作為根本目標。注重各學科間的交叉、滲透、融合,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確立了“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協調發展實用型和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堅持“專通結合”。同時,學校堅持“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三大辦學功能協調發展,努力強化服務社會的功能,確立了“立足吉林,面向全國;面向稅務系統”的服務定位。2006年,學校被遴選為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2007年在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秀”。學校的畢業生以基礎紮實、作風樸實、工作踏實、為人踏實等特點而廣受社會各界的歡迎和好評,就業質量高、就業地域好一直是學校畢業生的就業特點。近幾年,畢業生的一次性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考研及出國深造率在14%左右,考取國家公務員比例在20%左右。學校具有良好的辦學條件。六十多年的風雨磨礪及歷史傳承,財大一代代學人胸懷祖國、經邦濟世,共同培育了“明德崇實”的優良校風。面對當今時代對人才的迫切需要,學校正在探索並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現代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堅持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辦學方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根本、質量為生命、教學為中心、創新為靈魂的教育觀念;堅持學科立校、人才興校、科研強校、特色名校的辦學思路;堅持依法治校、從嚴治教、專家治學、民主管理的管理理念;致力於建設規模適度、結構合理、質量優良、特色鮮明,在國際有一定影響、國內知名、省內一流的多科性財經大學。

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一支銳意進取、業務精良和作風過硬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637人,專任教師中有碩士以上學位的464人,其中有博士學位的129人,在讀博士研究生110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402人,其中教授120人。專任教師中有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入選者,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撐計畫”入選者,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首席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規劃評審專家,教育部經濟學學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優秀教師,全國稅務系統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統計教師,吉林省新世紀高校首席教授、主講教授、中青年骨幹教師,吉林省高級專家,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吉林省教學名師,吉林省優秀教師,吉林省委和省政府智力支撐諮詢委員會成員,吉林省人民政府立法諮詢委員,吉林省十屆人大立法諮詢員,長春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等。所謂博士,以吉林農業大學等類似學校的在讀博士居多。

機構設定

吉林財經大學吉林財經大學

吉林財經大學:黨政機構
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科研處
組織部:宣傳部 統戰部
人事處:紀檢、監察辦公室 審計處
保衛處:基建處 離退休工作處
團委:學生工作處 就業指導中心
工會:婦委會 計畫財務處
後勤與資產管理處 當代經濟研究 稅務與經濟
校報編輯部:網路實驗中心 圖書館
檔案館: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後勤集團
校醫院:

院系設定

學院設定

稅務學院、會計學院、金融學院、統計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院 法學院、公共管理學院、信息學院套用數學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外國語學院、研究生學院、公共外語教研部、馬克思主義學院、軍事體育教研部、經濟模擬研究所、國際交流學院、MBA教育中心、成人教育學院、幹部培訓中心、法碩教育中心

專業設定

學院設有會計、金融、工商管理等九個系,設有會計學、財務管理、金融學、保險、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男生公寓易、國際商務、工商管理、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物流管理、電子商務、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學、英語、日語共19個本科專業,在校生8000多人。

突出貢獻

揭牌儀式揭牌儀式

目前,教師隊伍中有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入選者、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首席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規劃評審專家、教育部經濟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優秀教師、吉林省首批新世紀高校首席教授、吉林省首批新世紀高校主講教授、吉林省首批新世紀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吉林省高級專家、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吉林省教學名師、吉林省優秀教師、吉林省委和省政府智力支撐諮詢委員會成員、吉林省政府立法諮詢委員會委員、長春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等。

學校主辦的學術期刊《當代經濟研究》《稅務與經濟》先後入選全國100家中文核心期刊、經濟類核心期刊,被美國奧爾斯國際期刊指南收編並逐期向全世界介紹,在國內學術期刊界享有較高的聲譽和地位。學校實行開放辦學,不斷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1988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現與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9個國家的30多所大學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每年都有學者互訪、留學生互派等。1999年學校與澳大利亞查爾斯特大學合作辦學,現已有畢業生2000多人,在校學生近2000人;與韓國江南大學日本帝京大學2+2合作項目發展勢頭良好。

學校始終堅持科研強校的發展戰略,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積極服務於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不斷推動科學研究上層次、出精品。近年來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研究項目近300項;出版學術專著等130部;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1000篇;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近30項,獲中國高校人文社科獎3項,有5篇時政報告受到國務院、吉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並批示有關部門落實,為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

發展優勢

學校現與美國、日本等10個國家的30多所大學建立了校際協作關係。與澳大利亞查爾斯特大學合作辦學已有十個春秋,現在校學生2000多人。學校現與美國、日本等10個國家的30多所大學建立了校際協作關係。與澳大利亞查爾斯特大學合作辦學已有十個春秋,現在校學生2000多人。

學校有吉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研究項目近300項;出版學術專學校實驗樓著等130部;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1000篇;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近30項,獲中國高校人文社科獎3項。六十四年來,吉林財經大學教師在國內率先編著出版了《統計學通論》、《數理統計學》、《中國旅遊經濟學》、《工商行政管理學》、《中國個體經濟管理學》、《金融審計》、《對外貿易統計》、《保險統計概論》、《稅法學》等著作或教材。

學校舉辦的《當代經濟研究》、《稅務與經濟》兩個學術期刊均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當代經濟研究》在全國146種經濟學理論專業期刊中排名進入十強,《稅務與經濟》連續三次被評為全國百強社會科學學報,連續七次被評為吉林省一級期刊。

學校與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9個國家的30多所大學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每年都有學者互訪、留學生互派等。1999年學校與澳大利亞查爾斯特大學合作辦學,已有畢業生2000多人,在校學生近2000人,與韓國江南大學、日本帝京大學2+2合作項目發展勢頭良好。

現任領導

◆長春市文教鍋爐廠董事、廠長、法定代表人,吉林財經大學信息經濟學院董事長:
李樹峰,男,漢族,1965年9月生,中共黨員,1987年畢業於吉林工學院機械工程系,在職研究生學歷,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機械專業研究員職稱。現任長春市文教鍋爐廠董事、廠長、法定代表人,吉林財經大學信息經濟學院董事長。
1987年李樹峰同志畢業於吉林工學院,分配到長春市文教鍋爐廠工作,歷任技術工藝科長、廠長助理、副廠長、廠長(董事)、能源職業學校常務副校長、吉林財經大學信息經濟學院董事、執行院長等職務。
1995年被市政府授予首屆百名“優秀大學畢業生”榮譽稱號,2000年起連續兩屆被選為朝陽區政協委員,2002年被批准享受長春市政府特殊津貼,2003-2005年被省教育廳、財政廳評為省勤工儉學先進個人;2006年被朝陽區政府評為有突出貢獻優秀管理人才並當選為朝陽區政協委員,朝陽區第十屆黨代會代表。2011年被省教育工會評為“三育人”先進個人,被吉林省總工會授予省“五·一”勞動獎章。2012年被長春市委、市政府授予第五批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2012年當選為長春市第十二屆政協委員。

◆院長:張增林
張增林教授,畢業於吉林工業大學,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曾歷任長春大學校長等職務。先後擔任吉林省機械協會副理事長、吉林省專家協會理事、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理事、吉林省發明協會委員。

◆黨委書記:陳雪瑩,
陳雪瑩教授協助董事長、院長工作,主持黨委全面工作,主管人事、勞資、組織工作。分管組織部、宣傳部及各系黨支部,側重中層以上幹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負責聯繫國經系與馬列教研部(思想政治教研部)。
學院其他領導班子成員分工
◆黨委副書記:劉成立
協助院長、書記工作,主管學生工作。分管院團委、學生處、舍務處(學生思想教育)、就業、創業工作、紀檢監察處及宣傳工作。負責聯繫會計系。
◆常務副院長:劉忠
協助院長日常工作,主管後勤工作。分管總務處、保衛處、舍務處(房屋、設備維修,備品購置)及食堂工作。負責聯繫財管系。
◆副院長:於克林
協助董事長、院長工作,主管學院財務、基建、資產等工作。分管財務處、基建處、資產設備處、採購辦及財務審計。負責聯繫工商系。
◆副院長:劉殿斌
協助院長工作,主管學院教學全面工作,學科建設、系部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含教學改革和評建工作),分管教務處、督導室、各系;負責協調財經大學與信息經濟學院相應教學單位間的聯繫和教學管理工作。負責聯繫信息系與外語系。
◆副院長、工會主席:田小虎
協助院長工作。主管學院科研工作,招生工作,工會工作;分管科研處、招就辦、圖書館、電教中心、工會。負責聯繫計算機系。
◆董事長助理:常偉
協助董事長工作,兼任人事處長、基建處長,抓好資產過戶等工作。負責聯繫法學系。
◆董事長助理:潘立軍
協助董事長、院長工作,兼任學院採購辦主任、資產設備處長,抓好學院物品採購、資產管理等項工作。
◆院長助理:李建國
協助院長工作,抓好學院保衛處和創業辦工作。
◆院長助理:趙明憲
協助院長抓好教學管理、科研、教學研究等工作。負責聯繫數學教研部、體育教研部和外語教研部。

辦學成果

吉林財經大學學校秉承“明德崇實”的校訓精神,始終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形成了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辦學傳統。學生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大學生創業大賽、美國計算機協會舉辦的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等國內外各類競賽中多次獲獎。
學校的各項工作成效顯著,校黨委被吉林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被吉林省高校工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標兵”;學校被評為省“依法治校示範校”;2006年被遴選為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2007年在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10年學校在吉林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檢查評估工作中獲得優秀;2012年學校獲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稱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