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人文科學實驗班

吉林大學人文科學實驗班(文學與史學)從2006年開始設立,著眼於當代社會發展對人才質量和人才規格的需求,按照新的培養模式和培養方案,造就基礎好、能力強、素質高的一流本科生,為他們未來在完成整個高等教育後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屬於吉林大學文學院。

 實驗班貫徹“加強基礎、淡化專業、因材施教、分流培養”的方針,充分利用吉林大學雄厚的文理學科優勢和良好的教學資源,探索本科階段低年級通識和基礎教育、高年級寬口徑專業教育相結合的培養模式,突出基礎、能力、素質的全面發展,為研究生教育輸送高素質、創新型生源,並為社會提供適應能力強的本科畢業生。人文科學實驗班計畫在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四省提前批招生。目前也擴大到山東浙江四川北京。2007年首屆人文科學實驗班創辦了吉林大學首份本科生學術刊物《人文思考》。2009年10月14日加榮譽稱號“匡亞明班”。

辦學模式

1、實行學分制和彈性學制
實驗班實行學分制和靈活的彈性學制。在實驗班特有的教學計畫框架內由導師指導學生進行自由選課。學生完成公共基礎課、通選課及相關專業課的學習、修滿規定的學分後,即可畢業,並獲得所學專業的學士學位證書。其學習年限可在三至六年內靈活掌握。
2、單獨制訂培養方案和教學計畫
實驗班的培養方案有別於一般的本科專業。其中公共基礎課和學科基礎課根據實驗班的需要而設定。實驗班的學生低年級通識和基礎教育內容主要為:全校公共課:英語、政治、體育、計算機和公共選修課;公共基礎課:高等數學、人文及社會科學方面的課程。高年級寬口徑專業教育內容為:學生在有關院系選課,進行專業學習,修學各專業教學計畫規定的專業必修課和任意選修課。
3、實行全程導師制
實驗班實行導師制。學生在學習期間可以得到來自文科各學院資深教授組成的學生學習指導委員會的全程指導。每位導師對指導對象進行選課、選專業、學習內容及方法、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指導。
4、在一定範圍內選擇專業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實驗班學生可在一定範圍內選擇專業。學生進校時只分類,不分專業。低年級主要進行通識教育,在他們對吉林大學的學科狀況、專業設定、培養目標等有了進一步了解後,可以根據自己的志趣於第二學期末提出專業選擇意向(可跨類,人文科學實驗班暫在文學院範圍),一般在第四學期末最後確定專業。但每個學生修讀專業的最後確定還必須考慮相關專業教育資源及學生本人的綜合條件。
5、雙學位
人文科學實驗班實行文學和史學雙學位制,學生畢業時在授予主修專業學科學士學位的基礎上,同時獲得由學校頒發的第二學科學士學位。
6、本碩貫通培養
實驗班培養計畫實行本碩貫通,直讀碩士研究生的比例應大於一般的本科專業。
7、實行單獨招生和管理
實驗班單獨招生、單獨全程管理。考生填報志願時只填寫:人文科學實驗班。人文科學實驗班由文學院負責管理。

基本要求

1、學生進校後先按大類學習規定的課程。然後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主修專業並實行導師制和個性化培養;
2、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空間選修或輔修其它專業的課程,學院鼓勵學生跨學科選課,學科交叉,也可提前修習研究生課程;
3、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要廣泛參與課堂外的學術活動、課題研究或參加社會實踐,開發學生潛力和培養綜合能力;
4、強化學生的外語和計算機能力;
5、學生有充分的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可在需要時約見教授共同討論;
6、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要得到充分培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