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十中學

合肥市第十中學

合肥市第十中學位於合肥市銅陵路與和平路交叉口。該校創建於1957年, 1978年被確定為合肥市重點中學,是合肥市三所老牌重點中學之一;2000年4月被評為首批“合肥市示範高中”,2002年初被省教育廳批准為“安徽省示範高中”。先後獲得 “全國百所示範青少年法律學校”“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示範學校”“全國綠色學校”“安徽省園林式單位”、“合肥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合肥市文明單位”等國家級、省市級榮譽近百項。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合肥十中老校區坐落於和平廣場東側,交通便利,環境清幽;校園布局合理,整潔優美,賞心悅目,如詩如畫,是讀書求學的最佳處所。學校教學設施先進、完備。占地60畝,建築面積25000㎡。理、化、生實驗室配備超過部頒一類標準,實驗室工作在全省處於領先地位;圖書館藏書6萬多冊,學生閱覽室每天都向學生開放,為學生營造了一片讀書求知的精神家園,形成了濃厚的校園科學文化氛圍;38個教室電教設備全部達標,100M校園網遍布全校,微機教室、多媒體教室、視聽語音教室全部是最先進的配置;洋溢著現代氣息的多功能報告廳、學術報告廳、專用音樂教室、美術教室、活動課教室、籃球場、排球場、人工草皮的足球場、塑膠跑道及田徑場等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證。

原址現為 合肥市第五中學和平校區。

合肥市第十中學 合肥市第十中學

該校創建於1957年, 1978年被確定為合肥市重點中學,是合肥市三所老牌重點中學之一;2000年4月被評為首批“合肥市示範高中”,2002年初被省教育廳批准為“安徽省示範高中”。全校上下齊心協力謀發展,一心一意抓教學,各方面工作都取得喜人的成績。先後獲得 “全國百所示範青少年法律學校”“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示範學校”“全國綠色學校”“安徽省園林式單位”、“合肥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合肥市文明單位”等國家級、省市級榮譽近百項。

發展歷程

春風化雨五十載,十中人用智慧和汗水在合肥教育史上寫下了眾多輝煌。

2000年以來,獲合肥市高考一等獎4次,二等獎3次,為市屬學校所罕見。其中2003年獲高考一等獎第一名。雖連年學生入學分數線位居全市第七,但高考達本科線人數穩居全市第五,其中2003年理科達本科線人數居全市第四;2007年高考共有372人達本科線,其中應屆生本科達線率52%,居合肥市省級示範高中第四名,僅次於一中、六中、八中,在2007年合肥市高考綜合評價中,合肥十中獲獎層次僅次於七所省示範高中的合肥一中,居全市第二,實屬罕見!受到市教育局領導的充分肯定和表揚!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根據多年來的統計數據,同一層次成績的學生,進入合肥十中三年後,所取得的成績遠高於其他所有學校!2007年高考,鄧子暉名列全市文科20名、全省175名,許義東為全市理科85名……切切實實兌現了“中進高出”的承諾!

合肥十中兌現“中進高出”的另一個突出表現是學科競賽。2007年,第七屆全省中國小“訊飛杯”電腦製作活動機器人競賽,合肥十中首次組隊參加比賽就榮獲高中組足球冠軍,代表安徽省參加第八屆全國中國小電腦製作活動機器人競賽獲全國第七名;第九屆“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競賽,周小凡同學榮獲國家級一等獎; 2006年省青少年航空(航天)、航海、車輛模型、電子製作錦標賽比賽,盛春暉同學榮獲“乘風號”空氣動力快艇省級第一名;2006年安徽省高中數學競賽,許義東獲省級二等獎;2006年安徽省高中化學競賽,韓銘獲省級三等獎;2005年安徽省高中英語競賽,李亮亮獲市級一等獎;“合肥市中國小美術作品展”, 陶莞的油畫《夢想》獲一等獎;李文婧獲“東方號”電動船中學組市級第一名,王松榮獲“四驅車”拼裝中學組市級第一名……每年的數理化等學科競賽有100多人次獲得市級以上各類獎項。在合肥十中,學科競賽活動是學校常規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2017年,合肥十中相繼組建男子、女子足球隊,男隊在合肥市聯賽中闖入16強,女隊獲得合肥市第六名,此成績在合肥同層次學校中獨占鰲頭

2015年,合肥十中新校區建成,可容納6000餘名師生。

治學理念

合肥十中緊密結合學校的辦學實踐,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學校工作全局,以人為本,堅持“從嚴、從實、求細、求精”的工作原則,堅持“愛滿校園,從嚴治校”的治校方略;突出全面提高辦學質量的根本宗旨。倡導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腳踏實地,準確定位,辦老百姓滿意的教育。

“師生結對,愛滿校園”,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該校採用“導師制”,讓全體教師與需要幫助的學生結對子,每個教師每年都要負責幫助若干特殊學生,學校領導也有分工,有明確的責任。人性化教育模式讓很多學生端正了學習態度,明確了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方面都有了可喜的變化,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學效率和學校整體辦學水平。

以人為本,愛滿校園,就要愛在根本上。學校堅持將感恩教育融入思想教育之中,使學生對感恩由漠視到有了深刻的認識。業餘團校,業餘黨校普及了黨團知識,更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覺悟,許多同學自覺地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要求進步,2000年以來,先後有7位同學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辦學的過程中,學校堅持突出“兩自”:培養學生自律和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堅持立足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素質的提高,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全的人格、豐富的情感、高雅的情趣和積極向上的追求,為學生打好生命的底色,他們將來才能在人生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組織機構

校級幹部分工情況

胡焰根:校長、總支書記。主持學校行政、黨務工作。兼管辦公室、保衛科、民主黨派。

謝宏毅:副校長、總支委員,分管總務處、財務科、工會、教代會、職教辦、離退休辦公室、離退休協會、工廠、創收等工作。

姜際龍:兼任物理教學,主管德育

校級幹部基本情況

胡焰根:校長

王克揚:副書記

謝宏毅:副校長

副校長:吳菊文

工會委員會成員

主 席:凌德保

委員:凌德保 趙 勇 李書田 劉肖徽(女) 艾俊

校務委員會

主任委員: 趙明

副主任: 謝宏毅 王自勇

成 員: 凌德保 田竹林 趙明 王國文 宣恆翠 姜際龍 李書田 艾 峻 方兆如

各支部委員分工情況

第一(離退休)支部

書記:王 慶

委員:陳友蘭 談玉璞

第二(文科)支部

書記:趙 勇

委員:李 斌 王國文

第三(理科)支部

書記:田竹林

委員:戈益超

第四(行政)支部

委員:謝宏毅 劉學傳

合肥市第十中學 合肥市第十中學

科研興校

“科研興校”是合肥十中發展的一個重要保證。該校建立了以學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課題研究注重可行性、針對性,直接服務於教育教學工作;藉助教科研解決一個又一個具體而實際的問題,鼓勵教師以自己特殊的智慧經驗充實與發展一般性的教育理論。目前,該校擁有國家級課題2項,省級課題5項,市級課題9項。《中國教育報》《光明日報》等媒體都曾報導、推廣該校的教研成果。

學校語文教研組和物理教研組是合肥市先進教研組,其中語文教研組獲“安徽省模範班組”稱號。

“讓每一個孩子成人成才”,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是十中事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力量源泉。合肥十中在辦學理念上強調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學校立足學生素質的提高,注重學生主動、和諧、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及學校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和變化,及時收集和分析能夠反映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有關信息,有針對性地及時給學生幫助、啟發和教育,促進學生主動、全面發展。用愛心創造良好的師生關係,為學生營造健康成長發展的良好氛圍。該校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和研究,老師特別注意通過不同方式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增強戰勝挫折,不懼失敗,適應環境的能力。辦學目標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部署,該校將以省級示範高中為起點,於近期內建成具有36個教學班的高級中學,逐步建成全省乃至全國一流的視窗式示範學校,為合肥人民提供一流的優質教育服務。

師資力量

“名師撐校”是合肥十中發展的一個基本理念。合肥十中師資力量雄厚,在合肥地區擁有很高的知名度。現有教職工144人,其中中學高級職稱教師70人,中級職稱教師52人。學校先後湧現出特級教師5人、省教壇新星5人,碩士學位研究生5人和一批模範教師和全國教學比賽獲獎教師及市級以上先進工作者和優秀教師。僅2007年以來,學校就有本校培養的3位老師獲安徽省教壇新星稱號、4位老師獲合肥市教壇新星稱號,6位老師獲合肥市骨幹教師稱號;6人獲市屬學校教學能手一等獎,7人獲二等獎,3人獲三等獎。獲獎人數和層次均居全市前茅,占教師數百分比穩居全市第一,令業內人士折服。

近年來,學校特別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管理,狠抓師德建設,老師們一心撲在教育教學工作上,忘我奉獻。尤其是班主任老師視學生如子弟,起早摸黑,和學生打成一片,關心學生的學習、思想和生活,得到了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認可。十中教師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對工作的投入程度無人能出其右,在社會上有口皆碑,家長和同學可作廣泛的了解。學校從嚴規範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制定了一系列激勵措施,鼓勵教師業務冒尖,多出成果。一大批青年教師脫穎而出迅速成長為教學的中堅力量,順利地完成了新老交替,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學科配套、積極向上的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教師隊伍。局領導和專家認為:十中的教師隊伍在全市堪稱一流。

教學設備

合肥市第十中學 合肥市第十中學

省一類標準的化學實驗室省一類標準的物理實驗室

合肥市第十中學 合肥市第十中學

省一類標準的生物實驗室

合肥市第十中學 合肥市第十中學

配備高檔的微機教室

合肥市第十中學 合肥市第十中學

學校榮譽

高考創歷史新高

2010年十中高一新生(2013年參加高考)達一、六、八聯招線僅1人,全市前5000名只有69人,前6000名僅172人,2013年高考困難重重,壓力山大。應屆生492人(不含藝體等)參加高考,文化課達本科線410人,達線率83.74%,達線率僅次於一、六、八和168中學,再創歷史新高。

高考本科達線469人(含藝體68人),一本達線70人(不含藝體);其中應屆生393人達本科線(不含藝體線),占報考人數62.78%。文科最高分張曼雲同學620分,全省501名;理科最高分李天同學658分,全省585名,均居全市前50名左右。

獲全國和諧校園

2010年11月被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授予“第三屆和諧校園先進學校”稱號

語文課題獲全國一等獎

2010年7月課題《以閱覽為平台,轉變高中生活語文學習方式的研究》被教育部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授予一等獎

老師創佳績

姜際龍老師榮獲全國物理名師賽一等獎,黃善文老師獲安徽省語文優質課(選修課)一等獎;我校十位老師獲得“首屆市級骨幹教師”的稱號。鄒忠敏老師經過層層選拔,被中美教師交換項目選派到美國波士頓地區的Whitman-HansonRegionalHighSchool教授中文。

素質教育碩果纍纍

★2013年4月15日,美國波士頓地區的Whitman-HansonRegionalHighSchool學生老師來我校交流訪問!

哥倫布學院學生 哥倫布學院學生

★2013年3月,哥倫布學院學生來我校參觀,並與學生親密互動!

★校園文化藝術節圓滿開始。2011年12月21日在安徽大劇院隆重舉行,將歷時2個多小時。高一、高二兩個年級師生及管理、教輔人員參加,節目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組織有序,場面熱烈,效果很好。

★校園文化藝術節圓滿結束。2011年1月4日在安徽大劇院隆重舉行,歷時2個多小時。高一、高二兩個年級師生及管理、教輔人員參加,節目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組織有序,場面熱烈,效果很好。

★2010年7月,在省體育局、省教育廳、省科協、團省委、省婦聯共同舉辦的2010年安徽省青少年航空(航天)、航海、建築模型電子製作、智慧型車及簡易機器人錦標賽上,該校代表隊獲得了大豐收,共榮獲中學組航天模型中學組團體第一名;智慧型車中學組團體第一名;簡易機器人中學組團體第一名;電子製作中學組團體第二名;建築模型中學組團體第二名的佳績;個人單項一等獎40人次,個人單項二、三等獎39人次,優勝獎19人次。

★2010年9月,在合肥市教育局組織的“合肥市青少年校園青春健身操大賽”中獲一等獎。

★2010年11月,在合肥市教育局組織的“天翼”杯合肥市首屆中國小文化藝術節市屬學校文藝匯演中該校獲優秀組織獎,大合唱《校園的早晨》、古箏獨奏《花開》、獨唱《光榮》、拉丁舞《炫》等紛紛獲獎。

★2010年11月,在合肥十中學生運動會上獲團體一等獎。共有10人獲個人獎,1個項目獲集體三等獎,其中王恬同學獲女子400米第一名、100米欄第二名,王子健同學獲男子三級跳第二名。

★校男排取得合肥市中小學生排球比賽高中組亞軍的好成績。

★該校九名學子在“我們未來的能源”全國中小學生徵文比賽中獲獎。

★該校多名學生在第四屆地球小博士全國地理科技大賽中獲獎。

★ 丁雪瑩、葛茹、張磊三位同學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2017年,合肥十中相繼組建男子、女子足球隊,男隊在合肥市聯賽中闖入16強,女隊獲得合肥市第六名,此成績在合肥同層次學校中獨占鰲頭

知名校友

★陸勤毅:1973屆畢業生現任安徽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安徽省社科院黨組書記、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安徽省高等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安徽省考古學會副理事長,教育部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張輝:全國人大代表享受省政府津貼安徽省高等級公路管理局副局長

★張琪:1967屆畢業生中共合肥市委組織部副部長

★戈世平:1965屆畢業生現任安徽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

★盛志剛:1965屆畢業生現任合肥市副市長

★胡昭林:1966屆畢業生現任安徽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

★黃立山:1963屆畢業生,省統計局副局長,黨委副書記

★何炳章:1963屆畢業生,合肥市人大副主任

★張建波:2010年湖南衛視大型選秀節目快樂男聲合肥唱區5強,2010快樂男聲全國第8名,簽約天娛公司

學校地址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新安江支路與王崗路交匯處東北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