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德科技創業園

園區建設六年來,立足“綠色生態、特色產業、科技孵化、創業基地”的基本定位,始終堅持做大園區、做強特色、做優平台,全力培植探傷機械和電力電器兩大主導產業。 有12家企業建立了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發中心,18家企業建成省市級民營科技企業,32家企業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61項。 2012年1月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成為擁有兩個國字號桂冠的科技創業園。

合德科技創業園於2005年9月經縣委縣政府批准成立,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委託上海同濟大學規劃設計,設有中小項目區、社區特色園、規模項目區、倉儲物流和商務生活配套等五大功能板塊。目前已建成近5平方公里,投資近億元的“七通一平”基礎設施基本到位,入園企業230多家,投產企業200多家,累計建成標準廠房50萬平方米,總投資達40個億 。2011年,園區運作投入資金3500萬元,新鋪道路5公里,新架通訊、電力、給排水等管網12公里,完成道路綠化、亮化6公里。當年引進並開工億元以上項目8個,總投入13億元,竣工投產項目6個,實現入庫稅收5000多萬元。
園區建設六年來,立足“綠色生態、特色產業、科技孵化、創業基地”的基本定位,始終堅持做大園區、做強特色、做優平台,全力培植探傷機械和電力電器兩大主導產業。其中探傷機械產業市場占有率占到全國的90%以上,成為全國最大的磁粉探傷機生產基地;電力電器是園區近年來新崛起的產業,尤其是台商投資的海德電子產業園、德能電源、展勝電子以及韓資企業東信電子、有珍電子等6家電子類企業相繼竣工投產。一批外向度高、科技含量高、創稅能力強的企業入戶園區,形成了鮮明的產業特色和集聚效應。園區於2008年8月被評定為江蘇省首批20家中小企業創業示範基地,2009年2月被評定為江蘇省高新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和江蘇省高新科技成果轉化中心,2010年12月被授予江蘇省探傷機械科技產業園和鹽城市AAA級中小企業園,2011年6月先後被授予國家級磁粉探傷製造基地和省級特色產業集聚示範基地的稱號。
為加快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園區與清華大學、東南大學等2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產學研聯合體,與中科院院士姚建銓合作建立市級院士工作站。有12家企業建立了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發中心,18家企業建成省市級民營科技企業,32家企業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61項。2011年園區圍繞探傷機產業成立省級無損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已納入全省中小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建設“十二五”規劃。2012年1月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成為擁有兩個國字號桂冠的科技創業園。
園區未來發展,將搶抓長三角一體化和國家沿海開發兩大戰略,圍繞新特產業主營收入突破100億元的目標,傾力打造技術領先、布局集中、創新能力和品牌影響力較強的特色產業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