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河蟹當心肺吸蟲

含有肺吸蟲囊蚴的河蟹或蛄被人食入後,幼蟲穿過人腸壁到達腹腔,最後到肺內發育為成蟲。 肺吸蟲的成蟲寄生在人體的肺部,蟲卵隨痰排出體外。 這樣的蟹或蛄被人食入,引起的病症就是肺吸蟲病。

肺吸蟲病是由於食入含有肺吸蟲囊蚴的蛄、河蟹而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其成蟲主要寄生於人體的肺部,可引起人呼吸系統的一系列症狀。也可寄生於人腦部,而出現腦型肺吸蟲病。
蛄、河蟹不能生吃,因為蛄、河蟹的體內含有肺吸蟲的囊蚴,人吃入囊蚴就會感染肺吸蟲。含有肺吸蟲囊蚴的河蟹或蛄被人食入後,幼蟲穿過人腸壁到達腹腔,最後到肺內發育為成蟲。肺吸蟲的成蟲寄生在人體的肺部,蟲卵隨痰排出體外。不太會咯痰的兒童若將痰咽下,蟲卵可隨糞便排出體外。排出體外的蟲卵入水後被螺吞噬,並在其體內發育至尾蚴階段,即離開螺體,再侵入河蟹或蛄的體內,當然也可隨螺體一起被河蟹、蛄食入,在河蟹或蛄的體內發育為囊蚴。這樣的蟹或蛄被人食入,引起的病症就是肺吸蟲病。
呼吸系統的病變和症狀在肺吸蟲病人身上表現得最為主要、突出。患者常有咳嗽、咳痰,咯鐵鏽樣痰或爛桃樣痰,痰中可帶血絲或少量鮮血,偶有發生大咯血者。肺吸蟲侵犯胸膜可以出現胸腔積液而引起人呼吸困難和胸痛。
蟲體的代謝產物或其死亡後所產生的異性蛋白被機體吸收,可發生 過敏 反應。病人可出現低熱、食欲不振、乏力、盜汗、 蕁麻疹 等。末梢血化驗嗜酸細胞常明顯增高。
肺吸蟲的幼蟲由腸腔穿過腸壁到達腹腔時,可使人腸黏膜發炎,甚至形成潰瘍。約有1/3的病例表現為腹痛、 腹瀉 。
肺吸蟲還可侵入人大腦而形成腦型肺吸蟲病,病人可表現為頭痛、噁心、嘔吐,個別患者可出現 偏癱 、失語等,偏盲及共濟失調,亦可出現 癲癇 發作。腦型肺吸蟲還可刺激周圍肉芽組織的增生,加上炎性和嗜酸細胞的浸潤,而出現肺吸蟲性肉芽腫,頭顱CT掃描亦提示顱內占位病變,表現為類似腦腫瘤的症狀,如頭痛、癲癇等,一些腦型肺吸蟲的病人因此被誤診為腦腫瘤,而行開顱手術,致使身心和經濟都受到很大損失。肺吸蟲喜在人皮膚下移行,形成遊走性皮下結節或包塊。
目前治療肺吸蟲病的首選藥物是吡喹酮,但最好在 醫生 指導下用藥,伴有胸腔積液的患者,視病情及胸水的多少,可行胸腔穿刺。肺吸蟲病的預防非常簡單,只要我們不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河蟹、蛄,就完全可以預防該病的感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