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夫級驅逐艦

1906年至1907年,美國國會批出經費建造5艘新式驅逐艦(舷號DD-17至21),即為史密夫級驅逐艦。 美國海軍在1908年修改史密夫級的設計,轉為使用燃油發動機及改良蒸汽輪機,最終成為新一代的保爾丁級驅逐艦。 這也使史密夫級成為美國最為一批以煤為燃料的驅逐艦。

史密夫級驅逐艦(英語:Smith class destroyer)是美國第二批設計的驅逐艦,又稱“700噸驅逐艦”(700-tonners)及“老廉貨”(Flivvers,當時形容福特T型車的美國俚語)。在美國海外擴張及日俄戰爭的背景下,美國海軍於1904年設計新一代驅逐艦,專門用作遠洋航行及掩護戰列艦艦隊。1906年至1907年,美國國會批出經費建造5艘新式驅逐艦(舷號DD-17至21),即為史密夫級驅逐艦。由於海軍科技發展迅速,史密夫級的設計很快便因過時而被美軍放棄。美國海軍在1908年修改史密夫級的設計,轉為使用燃油發動機及改良蒸汽輪機,最終成為新一代的保爾丁級驅逐艦。這也使史密夫級成為美國最為一批以煤為燃料的驅逐艦。五艘史密夫級俱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並在戰後出售拆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