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定海

史定海

史定海,男,1995年畢業於浙江外國語學院(原浙江教育學院)化學專業本科函授班,中學特級教師,現任寧波市鄞州區姜山中學校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十傑中國小中青年教師、浙江省突出貢獻中青年科技人員、省功勳教師、省勞動模範等稱號。 二十年來,他在教學、科研等方面都頗有建樹。主持了多項教學課題的研究,已主持完成《資優學生化學教學的實踐與研究》、等六項省市立項課題研究,多個課題獲得省、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一、二等獎。發表教研論文30多篇,主編或參與編寫了《高中化學實驗必備》等10多本中學化學教學參考用書。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史定海老師長期耕耘在一線教育工作崗位上,教學上形成了“聯繫實際,適當拓寬,情意交融,培養能力”的特色,所任教的班級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思維敏捷,實驗動手能力強,尖子生多,化學教學質量高,高考化學科成績名列省市前茅。同時,史老師擔任了十三年的班主任工作。他認為班主任工作:一是抓好班級常規管理;二是是班主任工作要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本。在常規管理中,他的理念是“發揚民主,健全制度,教師示範,嚴格訓練”;在促進學生的發展過程中,提出“學生自主,教師引導,活動載體,實現自我”。史老師執教的班級,是一個凝聚力強、責任心強、創新能力強的集體,所帶學生思維活躍、思想敏銳、素質全面,因此所帶班級多次被評為市、區先進班級。史老師還長期擔任省、市、校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教師,在他的指導和帶領下,鄞州中學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成績處於寧波市領先水平,多名學生獲全國一等獎,併入選國家集訓隊,學校連續十次獲省團體優勝。

個人稱號

史定海--特級教師、全國十傑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省功勳教師、省勞模、市名師

享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浙江省突出貢獻中青年科技人員、浙江省中學化學教學研究會理事

寧波市特級教師協會副會長、市化學會副理事長

寧波市基礎教學課題指導專家組成員、市化學教師高級研修班導師

寧波大學兼職教授、寧波教育學院兼職教授

寧波市鄞州中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2010.9擔任鄞州區教研室主任

2011.5擔任鄞州區姜山中學校長

所獲榮譽

史老師還擔任校內外多名骨幹教師的導師,經他帶教的十多名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和教學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有的成為了本地區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有的被評為省、市、區先進教師,有的獲得省、市、區教壇新秀。史老師還主持了多項教學課題的研究,已主持完成《資優學生化學教學的實踐與研究》、《“啟發引導,問題探究”化學模式的構建》等六項省市立項課題研究,多個課題獲得省、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一、二等獎。發表教研論文30多篇,主編、參編教學參考書近二十部,獲獎成果十餘項。

工作事跡

停不下腳步

早已功成名就,卻從不停下追求的腳步。

1982 年,畢業於寧波師範專科學校 ( 原浙江師範學院,現已合併入寧波大學 ) 的史定海, 1994 年就被破格晉升為中學高級教師,成為寧波市當時最年輕的高級教師; 2000 年評上特級教師時,他依然是寧波中學界最年輕的特級教師之一; 2002 年, 39 歲的他又一次成為寧波市最年輕的享受教授級待遇的中學高級教師。每當有人問他:你事業上早已達到最高境界,為何還要苦苦追求時,他常引用居里夫人曾經說過的一段話來回答:“我知道生命很短促而且很脆弱,知道它不能留下什麼,知道別人的看法不同,而且不能保證我的努力一定會發現真理,但是我仍舊如此做”。“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成功和失敗的職業,只有成功和失敗的人”。這是史定海 20 餘年來教書育人的信條,也是史定海在事業上孜孜以求的寫照。

教學風格

作為一名優秀教師,貴在具有自己別具匠心的教學見地,與眾不同的教學風格。史定海就是這樣一位大膽創新的教師。他認為,課堂教學並不是要把學生的問題都解決,而是要讓學生提出更多的問題;作為自然科學分支的化學,也要滲透人文因素,要特別重視做好實驗;教學要貼近生活、貼近社會。從 20 世紀 90 年代初開始,史定海就為此進行了最最佳化化學教學的探索,逐漸形成了“聯繫實際,適當拓寬,情意交融,培養能力”的教學特色。他設計的課堂教學,常常將化學與社會、化學與生活、化學與其它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並注入了化學史和人文精神。

在化學課中,元素周期表是具有基礎性地位的知識,而元素周期表又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和信息。如何把它教好呢? 2000 年,史定海設計出了“元素周期表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等多媒體教學課件,使其圖像和聲音兼備,更直觀有趣。同時,他結合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元素的過程告訴學生:科學研究是逐步深入的,對物質世界的認識也是不斷深化的,只要大家努力,明天就在我們手中。他說:“教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我們的教學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最最佳化化學教學將是我的畢生追求。”他設計製作的多媒體課件《鹵素複習》、《苯》等先後獲得省一、二等獎。高超的教學藝術使他所任教的班級,學生學化學的興趣濃厚,知識面寬,思維敏捷,實驗動手能力強,化學教學質量高。在他的影響下,許多學生還建起了家庭實驗室。

鄞州中學是浙江省的一級重點中學,作為校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的輔導老師, 10 多年來,史定海精選優秀苗子,科學制定教學計畫,先後自編了 50 多萬字的輔導材料。他的學生中已有 50 多人獲得了省級及以上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獎,有的還入選了國家集訓隊,學校也連續 7 次被省化學學會授予團體優勝獎,他自己也多次被中國化學會和省化學會授予優秀園丁獎。

良師益友

是出色的化學老師,更是可親的德育導師。

史定海從教 20 年,其中 13 年擔任班主任。對班主任工作,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多年來,他倡導“學生自主,教師引導,活動載體,實現自我”的班級管理模式。他經常設計一些如“愛我中華,愛我家鄉”、“成才報國跨世紀”、“我為班級添磚瓦”等主題班會;經常組織學生協助交警維護交通秩序,宣傳交通法規;動員學生與孤寡老人、貧困學生結對。史定海通過“賞識教育”來鼓勵學生爭做學習的主人。

史定海認為,年輕教師一定要先學會做班主任,教師教書一定要先教學生做人。 1996 年他擔任了浙江省第一個高中希望班的班主任,面對來自全省各地的“希望生”,史定海深感責任重大,他從關心學生的生活入手。節假日,他常常把學生接到家裡,為他們過生日,陪他們去旅遊;放假了,他又替學生買車票,並安排車送到車站。一次,來自永嘉的一位學生得了急性闌尾炎,史定海陪她就醫打針,並親自熬藥 10 多天,直到她康復為止。為了讓學生父母放心,史定海無論多忙,每月至少要與學生家長聯繫一次,告訴他們子女的學習生活情況。春風化雨育英才,三年中,“希望生”有 4 人入了黨,有 6 人擔任了校學生會主席和部長, 50 名學生全部考上了大學,其中 48 人上了重點大學分數線。 1999 年,“希望班”也因此被評為寧波市教育系統十件新事之首。如今,家長們都以能把子女送進史定海的班級為最大的慶幸。

他的學生王超偉說,在史定海的課上不僅能了解最新的科學知識,而且不知不覺就能學會如何做人;他的同事郁海平則這樣評價:史定海的最大特點就是“嚴謹治學、執著追求、甘於平淡、求實創新”。

2000 年,史定海擔任了學校副校長,分管德育和教育科研工作。他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倡導開發學生的多元智慧型,建立了學生多元評價體系。他上任後,先後出台了《班主任工作管理條例》、《學生自我管理實施方案》,初步構建了德育目標和實施方法,加強了德育隊伍的建設,學校法制教育有聲有色,學生業餘黨校初具規模,學校也先後被評為寧波市德育先進集體和浙江省百強教育科研學校。

教然後知不足

繁忙的第一線教學和行政工作並沒有使史定海放鬆對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史定海說,教師是終身學習的學習者,是教育問題的研究者,要跟上時代的節拍,就必須不斷地“充電”,更新教育思想,轉變教育理念。從教 20 年來,他從來沒有間斷過學習,先後在浙江教育學院、上海師範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學習深造。他還利用業餘時間廣泛閱讀了有關教育教學的理論專著。

用科學的教育教學理論指導教育改革實踐是史定海始終不懈的追求。近幾年來,他先後完成了多項省級教育課題的研究,至今撰寫並發表了教學論文 50 多篇,主編或參與編寫了《高中化學實驗必備》、《高中化學同步學習指導》、《新編高中化學複習》等 10 多本中學化學教學參考用書,合計近 100 萬字。

從 1991 年起開展的《資優學生化學教學的研究與實踐》,通過 8 年的努力,史定海依據現代教育理論,創造性地提出:必修課以“問題教學模式”為主,選修課以“自學輔導教學模式”為主,第二課堂活動以“實驗探究模式”為主的三個教學板塊的主要模式。該課題研究並實踐了在化學教學中對資優學生進行科學方法和科學思維培養的三種途徑:以科學認識過程設計課堂教學過程,在實驗設計和探究中培養科學方法,在化學問題解答中發展化學思維。 1999 年,這個課題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第一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前不久剛剛完成的《“啟發引導—問題探究”化學教學模式的構建》,史定海根據現代教學理論和創造教學原理又提出了一種化學創造教學模式。它構建了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心理機制,提出了模式的教學策略。

個人感悟

史定海認為,探究學習不是學生惟一的學習方法,探究教學要防止思考水平的下降,要防止模式的陣式化,師生都要轉變教學觀念以適應探究教學。該課題經過近4年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也達到了預期的目標。眼下,史定海又和他的徒弟一起著手主持《網路環境下化學教學的實踐與研究》的省級課題。

魯迅先生說過:“不滿是向上的動力”。史定海覺得,每登上一個山峰都只不過是人生旅途中一個新的開始。成功是暫時的,追求才是永恆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