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RIM-66A標準艦空飛彈

台灣RIM-66A標準艦空飛彈

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研製第二代中程艦對空飛彈,又稱SM- 1,1964 年開始研製,1969 年裝備美海軍,用以取代“韃靼人”艦對空飛彈。80 年代末,為了配合“武進 3 號”計畫,台海軍從美購進了近200枚該型飛彈,裝備“陽”字號驅逐艦和“成功”號飛彈護衛艦,用於艦隊防空。

基本信息

台灣RIM-66A標準艦空飛彈

性能特點:

通用性好。飛彈具有相當大的系統共通性,每一枚飛彈均配備有與任何發射系統介面連結所需的軟體。
②用途廣。主要用來對付中、低空飛機和飛航式飛彈,亦可用作地對地戰術飛彈,緊急狀況時帶可當作反艦飛彈使用,是一種有效的艦隊區域防空武器
③可連續、快速發射。

基本數據:

彈長 4.57 米
彈徑 0.305 米
翼展 1.07 米
彈重 590 千克
動力裝置 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
射程   18-24 千米 ( 最大 )
射高   18-20 千米
速度 2馬赫
制導方式半主動雷達尋的
戰鬥部 戰鬥部重61千克,烈性炸藥50千克,觸發引信或近炸引信
彈頭種類 破片
發射方式 MK13、10、26、41等多種發射架

識別特徵:

①尖卵形彈頭 , 圓柱形彈體
控制翼面形狀特徵十分明顯,兩組,各 4 片 , 第一組位於彈體底端 ,翼面前緣後掠 , 翼尖有切角 , 翼尖外沿前高后低。第二組位於彈體後部,採用大弦長彈翼,翼展由前至後尺寸不一,初始段最小,中段最長,後段逐漸收縮。
③採取懸臂式發射架發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