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村

台灣村

台灣村位於河南省南陽地區鄧州城區西北郊張村鎮,該村的村頭有一座牌樓,樓的橫眉是“台灣村”三個大字,大門兩側的楹聯是:“祖啟台灣源華夏,宗屯鄧穰融九州”。這裡的村民系台灣高山族的陳氏家族。如今他們的長相、性格、婚喪嫁娶、及家庭成員的稱謂,都保留著台灣高山族的獨特風情。

基本信息

簡介

台灣村台灣村
河南省鄧州市張村鎮的上營村是一個聚居著1200餘名高山族居民的村落,因其數量占村總人口的一半以上,這裡被稱為“台灣村”。台灣村周邊還散落著如黃營、杜家營、程營、賈營、大張營、東裴營、西裴營、小尚營等村,這些營統稱為閩營,但只有下營村的陳氏家族和上營村的周氏家族是台灣高山族人。這些村民現在的生活與當地漢族融為一體,但某些風俗習慣仍保持原始面貌,如稱謂、婚喪嫁娶等。

歷史由來

清朝康熙年間,鄭成功授命率部隊渡海收復被荷蘭侵占的台灣。鄭成功的副將黃廷是福建人,在收復台灣後,台灣阿里山地區高山族的“依羅思那”做了黃廷的馬夫,並隨黃廷的部隊來到大陸,到達河北省境內的盧溝橋時,接到朝廷的命令,要其停止進京,黃廷隨即掉轉部隊向南沿途疏散,黃廷到達鄧州境內後,將13營5000兵眾安置在這裡的5個行政里48個自然村。“依羅思那”留在了官道西側的下營村。並與當地一個岑姓的姑娘結婚,改名字為陳年,先後生有四子,1682年即康熙二十一年,黃廷奉命率鄧州墾兵隨施琅再進台灣,“依羅思那”帶二子和三子回到台灣,後又返回大陸,終因年邁體衰而未能再回台灣。自此,留在下營的長子陳元珍、四子陳元珠繁衍至今已有13代。

地理位置

“台灣村”位置於鄧州廟溝河北側下營民族風情園。207、312國道、豫53、54線公路縱橫貫通。使其與內鄉縣衙、湖北武當山、淅川香嚴寺、丹江水庫及旅遊城市南陽形成一個交通便利的圓心旅遊環線,距離最遠150公里,最近僅25公里。

風俗習慣

鄧州“台灣村”代表拜訪阿里山鄒姓親人鄧州“台灣村”代表拜訪阿里山鄒姓親人
“台灣村”的居民們在服飾、飲食、行居、婚喪嫁娶等習俗方面獨具特色:在服飾上,與當地漢民相比,他們的上衣均無領子、袖子略短,下衣襠大腿寬,較宜于田間勞作。

在飲食上,他們喜愛吃米飯,主食常常是蘿蔔、白菜夾肉燜飯,喜愛吃魚。村民們不分男女老幼,一律嗜愛抽菸。

他們以每年的臘月二十四為祭灶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蒸用糯米染紅的頂子饃,以象徵其始祖原為有軍功之人;以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九為寒食節,這一天,村民們吃飯時不能見到太陽,還要穿上本族服飾,聚集在祠堂內唱歌、跳舞,表達對在數百年前抗擊荷蘭殖民者入侵鬥爭中犧牲的先祖的懷念。

台灣原住民村村民雖然歷經300多年,但原住民後代還是保留了很多獨特喪葬、婚禮等習俗。

《台灣村紀事》

《台灣村紀事》《台灣村紀事》
記錄河南“台灣村”高山族後裔的口述史作品《台灣村紀事》2012年年底發行。《台灣村紀事》由著名作家二月河親筆作序,鄧州市文聯主席閆俊玲歷時兩年寫成,華文出版社出版。該書以“台灣村”村民的口述史形式,揭開了他們歷經300多年的身世之謎,傾情講述了改革開放30年來其民俗、生活及情感的變遷;融國事家情、民俗文化於一爐,堪稱來自中原腹地和歷史深處、溝通台海兩岸的一部佳作。

文化保護

2002年8月,紀念始祖誕辰356年,將始祖依那思羅夫女王之墓重修,重新刻制墓碑,在村口新建了一座牌坊門樓,上嵌“台灣村”。現陳氏高山族準備在原遺址上重建高山族風情園(總計占地90畝,包括阿里山假山、曹人民居、另附賓館、麵店、停車場等休閒娛樂設施)、祠堂、媽祖廟、黃延廟,碑以及黃廷和依那思羅塑像。

2002年,鄧州市、張村鎮兩級政府借陳氏高山族紀念其始祖依那思羅誕辰365周年之機,投資數百萬元,修建了集觀光旅遊與農業綜合開發為一體的“阿里風情園”。“阿里風情園”共有台灣村牌坊樓、台灣閣、媽祖廟、高山始祖塑像等20餘處勝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