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香嚴寺

基本信息

淅川香嚴寺簡介

淅川香嚴寺又名香岩長壽寺,淅川香嚴寺地處淅川縣城南40千米的倉房鎮境內。淅川香嚴寺原有兩座禪院,“一在白岩萬山環抱之中,一在山麓丹水旁。相望30里,俗謂之上寺、下寺”。下寺已被丹江庫水淹沒,現僅存上寺。上寺位於倉房鎮西北4千米處,淅川香嚴寺坐落在龍山嶺南的群山環抱之中。?

淅川香嚴寺歷史

淅川香嚴寺原為“大唐慧忠國師道場”,曾有僧眾數百人,有“千頃香岩”之稱。據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記載,“香岩寺始建於唐”。又據《淅川香嚴禪寺中興碑記》,淅川香嚴寺為“大唐慧忠國師道場,�賜長壽,其以香岩傳,由國師入塔時,異香百里,經月不散”,故亦稱“香岩長壽寺”。其後屢廢屢建,今日上寺基本為清代建築風格。?

淅川香嚴寺構造

淅川香嚴寺院坐北向南,依山而建,淅川香嚴寺占地面積4200平方米,淅川香嚴寺現存殿、堂、樓、閣及各種建築141間。主體建築有山門、韋馱殿、凝月軒、大雄寶殿、接客廳和藏經樓,自下而上分布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陪建東西客房、僧房和十王殿,並在東部另闢“靜修院”,一進五庭院,步步登高。整個淅川香嚴寺建築嚴謹對稱,規模宏偉,風格各異。淅川香嚴寺山門為四柱嵌匾的石牌坊,面闊3間,上書“�賜顯通禪寺”6個大字,淅川香嚴寺門旁兩側各蹲立一隻高大雄渾的圓雕石獅。韋馱殿為硬山式建築,面闊5間,進深3間,走廊排列12根合抱大柱,雕樑畫棟,華麗中更顯得莊嚴肅穆。韋馱殿之後,便為凝月軒,是一座小巧玲瓏的建築,為達官貴人入大雄寶殿前的休憩之所。大雄寶殿,為硬山式建築,面闊五間,進深3間,兩山出檐,四周走廊環立26根大柱,高約7米;檀嵌、插筋均為濃筆重彩,鏤刻繪畫;斗拱出頭雕刻龍頭、龍尾,狀似盤龍;門扉全為填花透雕,每個瓣經精心設計,琢磨精細,紋理清晰,花葉相襯;殿內豎立8根“通天柱”,直托屋頂梁架,氣勢磅礴。尤其是大雄寶殿內滿繪神佛壁畫,總面積403平方米,均為明代作品,頗具文物價值。東、西二牆的彩色壁畫,大小相同,分別長16.16米、高9.2米、面積10.28平方米,畫中人物姿態各異、形神兼備、構圖嚴謹,中為元始天尊,余為南、北、東、西四極太皇大帝。兩幅彩色壁畫是中原最大的彩色壁畫。其餘法堂、藏經樓、客堂、僧房以及其他建築,皆規模宏大,各有特色,雕鏤精細,別具一格。

淅川香嚴寺景色

整個淅川香嚴寺院掩映在茂密的山林之中,翠竹、古樹和泉水環繞,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景色迷人。淅川香嚴寺東竹林內豎立著兩座潔白的大理石塔,高15米,6角、7級,為雕琢精細的仿樓閣式建築,與綠竹相襯,若天然圖畫。淅川香嚴寺院內外還分布有多處名勝奇景,諸如珍珠泉、雙石洞、龍泉、水簾洞、瀑布(又名“白布朝陽”)、花果山、一柏擔八榆、一柏一石一廟、一步三眼井、一步三道門等。1986年,香嚴寺被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