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市育英中學

台山市育英中學

台山市育英中學原是市直公辦僑助中學,位於台城鎮環城西路12號。前身是1907年創辦之台山城譚氏學校,校址設在台城龍藏里。

基本信息

歷史

台山市育英中學 台山市育英中學

1935年,譚毓之、譚卓樓等人發動譚氏海內外宗親集資擴建校舍,改名為私立譚氏育英初級中學。1952至1984年夏停辦。1984年秋,旅港、旅美宗親譚融和、譚健湛、譚永昌、譚榮傑等,及美國紐約昭倫公所、香港白水譚氏同鄉會、文章會先後籌集港幣20萬元復辦,易名為台山市育英中學,是一所市直完全中學。學校占地面積約2789.6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461.6平方米。曾多次榮獲台山市中考優秀或良好獎,被評為市“文明學校”等稱號,每年師生有多人次獲市級以上獎勵,在社會上享有較高聲譽。

為適應教育形勢發展,根據台山市教育資源最佳化、學校布局調整的需要,復校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國渠及譚黃小玲、炳根、偉豪、自強等有識之士於2003年冬發出倡議,為更好培養人才,擇址興建新校區。在台山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台城街道辦和白水村委會等部門單位,在美國紐約昭倫公所和香港台山譚氏光裕同鄉會等社團,在海內外譚、談、許、謝宗親和社會各界熱心人士大力支持下,新校區由市第一建築工程公司承建,於2004年秋奠基,翌年春破土動工,2006年9月落成使用。新校區位於台城白水村委會游魚村八家洞,占地面積約80畝,建築面積近2萬平方米,各方面按省級示範學校標準配備,總投資3000多萬元,可容納2500多名學生同時就讀,是台山市最大規模初級中學之一。現有教學班38個,學生2000多人,教職工154人,是台山市最大規模市直公辦初級中學之一,2006年被評為“江門市一級學校”。學校還先後被評為“台山市文明學校”、“台山市德育工作先進學校”、 “台山市教研工作先進單位”、“江門市國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以及“江門市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等稱號。

我校遵循“不求全面優秀,但求全面進步”之辦學思想,明白“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命”的道理。為此,在提倡教師無私奉獻、勤教勤導,提倡學生勤學苦練的同時,學校積極爭取董事會支持,每年重大節假日,發給教師慰問金,並於2000年成立了“譚鄺秋英獎學金”,“譚蔚亭獎教金”,“扶貧助學金”,相應制定了“獎教獎學制度”,不斷完善,使獎勵制度更顯合理公平。2007年初,在學校董事會的支持下,譚志遠校長又爭取成立了“香港光裕同鄉會獎學獎教金”、“譚德安教學突出貢獻獎”以及“譚德定校園十大歌手比賽獎”。每學年召開獎教獎學頒獎大會,獎勵取得優異成績的師生,重獎中考取得優秀成績師生,組織畢業班教師外出參觀學習、旅遊,拓寬視野,愉悅教師身心,提高教師和學生工作、學習積極性,促進了我校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辦學宗旨

一直以來,學校堅持“人本法治,健康成才”之辦學理念,恪守“誠、儉、勤、勞、美”之校訓,堅持“勤教勤導、嚴謹治學、科學管理、開拓創新”之教風,秉承譚氏族人培育英才之辦學宗旨,發揚愛國愛鄉之精神,廣育人才,努力把育英中學辦成學生開心、家長放心、教師安心、社會讚賞、僑味濃厚的示範學校。

教學條件

目前,校舍包括昭倫樓、群英樓、群芳樓、李星衢行政綜合樓、劉甄蘭愛體育館和生活中心等。課室38間,物理實驗室3 間,化學實驗室2間,生物實驗室1間,電腦室2間,多媒體電教室 1間,教學平台 33個;還有歷史室、心理輔導室、團隊室、音樂舞蹈室、美術室、檔案室、衛生室、展覽室、會議室、廣播室、勞動科技室和地理園、生物園等,教室與教學輔助用房的比例達到1:1;校內設定400米8道次標準田徑運動場1個,體育館1間,有獨立的標準籃球場3個、排球場4個、羽毛球場7個,桌球檯8 張。學校常規教學儀器以及設備設施均按省一類標準配置,體育運動器材充足,銅管樂器和操鼓一大批,能滿足教學和師生文化體育活動的需要。校園規劃科學,布局合理;校舍新穎,富有特色;校道寬闊暢通,花草樹木點綴其間,環境優美,是莘莘學子求學的好地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