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藺蘭花

古藺蘭花

古藺蘭花經過數代人的栽培呵護,深受國內外蘭花愛好者的喜愛。古藺蘭花除已確認的珍稀品種外,還有許多藏在“深閨”人未識。

簡介

瀘州古藺小區,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畫眉打鳥產生這裡,萬花叢中,蘭花以“王者之香”壓倒群芳,獨領風騷,傳統以來“十步聞香”,是四川省蘭花資源寶地——號稱“蘭花聖地”。“我從山中來,帶來蘭花草,種進庭園中,讓蘭花開好”。蘭花融觀賞價值和經濟商品為一體,弘揚蘭文化,發展蘭經濟,以花為媒,招商引資,蘭花已成為商家競爭之物。文人墨客著筆之處,川西蘭友,和港台蘭家不惜重金選購佳麗名品。越來越受到更多愛好者的青睞。

環境信息

古藺地處川南盆地山區,山巒起伏,地域廣闊,土質肥美,氣候溫和,無污染,適宜蘭草生長。享有盛譽的“綠色瑰寶”各種蘭草,藏量豐富。幾乎家家戶戶養蘭由此而富。蘭花四季綻放,種類齊全,品種繁多,奇花異草,比比皆是;各種珍品,不計其數。首推“巨龍”、“金荷頂”,繼後“中華錦繡”、“紅孩兒”等步入市場。

榮譽

1990年由成都人捧往廈門中國第三屆蘭博會參展的古藺蘭花,一舉成名,榮獲金獎。1992年由古藺人自己帶到深圳參加台北、香港第三屆蘭展,再奪金牌。1993年3月在成都舉辦的第四屆國博會上,古藺蘭草更是一鳴驚人,囊括金、銀、銅獎,還另獲一枚新品種獎牌。瀘州市獲1金1銀。目前,古藺蘭花令中外蘭友刮目相看,古藺還被有關專家和部門譽為“蘭草聖地”、“蘭花之鄉”。

盜竊情況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 ,古藺蘭草也和其它資源一樣得到開發利用。“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進入樓台亭園中,讓它花開好……”,它首先由農民帶著,走市場,搞交易。由70年代幾角1斤,到如今成千上萬1苗!成為農村一道致富財源。蘭花可以增值,放眼觀之,好些亭台樓閣,房前屋後都有種植蘭草,少則10幾盆,幾十盆,多則成百上千盆。而且植料、花缽還十分講究呢!蘭花盆景,奇異名品成為典雅之所在,文明之象徵。工作勞動之餘觀花望草,賞心悅目,讓你有閒庭信步、清新閒逸之感。蘭友相聚,大侃“蘭經”,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陶冶了人們的思想情操。蘭花是時尚之花,經典之花,是“活文物”,也是饋贈親友交流情感的好禮物,好些名品佳種,過去被蘭商買來,我們得了小錢,別人賺了大錢。這就是“不識是草,識者是寶”,黃金有價,蘭無價之說。由此,市場上出現了假冒偽劣,“移花接木”。欺矇拐騙,被盜現象時有發生。近期古藺張某、孫某的精品被盜價值百萬元以上,真叫養蘭人心痛!

在蘭草資源的開發利用中,好些蘭家有了自己的規模蘭園,增加了設施及防盜設備,瀘州“蘭界先鋒”出自這裡,有“二羅兄弟”,有劉某、尹某等人異軍突起,他們帶著古藺蘭草走南闖北,有展必去,馳騁商場,把蘭草的作用從充實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發展成為人們創收致富的生財之道。古藺縣委縣政府今年響亮提出:“把古藺建成“蘭花縣城”!只要政府搭建平台,蘭眾齊心,美夢定會成真。

據不完全統計,古藺蘭家蘭資上千萬元的不下六七戶;上百萬元老派二三十戶;也是有二三十戶人家可以有“當家”名品。每年蘭花交易額上千萬元。有農民出身的劉某、尹某已遷居成都,大發蘭花大財。致富不忘家鄉,尹某主動捐資修路、助學、扶貧,已傳為當地佳話。

也許“山高不怕皇帝遠”,古藺憑藉自己的“土特產”拳頭產品春蘭,繁種養植將從觀賞把玩的低層次嚮往經濟創收的高層次升華,人因蘭而出名,蘭因人而招展,區內外蘭家、蘭商,常年不斷“飛”來飛去、“車”來人往,不惜重金採購古藺蘭花奇花異種。真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起到“一花引來萬花香”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