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萊西部落

古萊西部落

古萊西部落是伊斯蘭教興起時統治麥加城的阿拉伯部落,又譯為“古萊什部落”。古萊西部落是麥加的主要居民,他們原是北方的遊牧部落,5世紀末征服麥加並定居下來。古萊西部落分為若干個氏族,其中瑪克蘇姆等一些勢力強大的氏族住在麥加城的中央部,稱為內古萊西人;其餘弱小氏族住在城外的山腹地,稱為外古萊西人。 “古萊西”系阿拉伯語音譯,意為“聚斂財富”。《阿拉伯大辭書》謂:“稱他們為古萊西人,是因為他們從事商業,沒有從事畜牧與農業。”又一說,古萊西意為“小集團”。由於該部落首領庫賽伊·本·克拉布從胡扎爾部落分離出來時,將其追隨者集合到克爾白禁地,形成一個小集團而得名。

部落簡介

阿拉伯宗譜學家把古萊西人劃入“歸化的阿拉伯人”一類,屬於伊斯瑪儀的後裔阿德南系統。庫賽伊為該部落的創始人,他曾娶統治麥加的胡扎爾部落首領哈利勒之女為妻,後經過戰爭擊敗胡扎爾人,成為麥加人的首領。約440年,古萊什部落首領庫塞伊·本·克拉布奪得了克爾白的掌管權。在先知穆罕默德創傳伊斯蘭教後,克爾白成為伊斯蘭教正式朝覲聖地。

重大事件

伊斯蘭教的產生。公元6世紀時,拜占庭帝國與波斯帝國頻繁交戰,使得途徑紅海的上路幾乎中斷,從而刺激了麥加古萊西人的貿易活動,極大地動搖了當地的氏族社會制度,私有制產生,麥加開始繁榮起來。

麥加大清真寺 麥加大清真寺

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出身古萊西部落貴族哈姆希氏族,可是家庭已經敗落。穆罕默德尚在娘腹中時,父親外出經商染病身亡。穆罕默德的童年在沙漠中長大,5歲返回麥加,6歲時母親病逝,此後由他的祖父和伯父撫養。穆罕默德的少年靠著為人放牧維持生計,隨後跟著伯父前往敘利亞經商,從而使年輕的穆罕默德開闊了眼界,學習到了許多寶貴的知識。穆罕默德25歲時,受僱於富孀赫蒂徹,前往敘利亞經商,不久後穆罕默德於赫蒂徹成婚,從此過上了家境殷實的良好生活。

然而,穆罕默德並不貪圖富貴,經常于禁月(伊斯蘭曆9月)期間到麥加近郊的希拉山洞靜居隱修,沉思苦想,尋求真正的信仰。公元610年,是年,穆罕默德已達40年歲。據說610年的某個夜晚,安拉的啟示開始降臨。當他在希拉山洞內獨自深思時接到了“安拉”通過天使傳達的啟示,命令他為人們傳達他的使命——傳播伊斯蘭教。後來,穆斯林稱這個夜晚為“授權之夜”(古拉經稱之為“高貴的夜晚”),從這一天起,伊斯蘭教誕生,穆罕默德開始了傳播伊斯蘭教的生涯。

伊斯蘭教成立後,穆罕默德採取秘密傳教的方式傳教,入教者寥寥無幾。大約在612年,穆罕默德公開傳教,卻遭到古萊西人的反對,伊斯蘭教面對夭折的危險。正在這時,穆罕默德邂逅了葉斯里卜的來者,原來是葉斯里卜內部為了有限的資源開始相互廝殺。620年的禁月和621年,分別由6名和12名葉斯里卜人皈依伊斯蘭教。621年,穆罕默德和葉斯里卜人在麥加郊外訂立誓約:穆罕默德負責調停葉斯里卜部落內部的糾紛並傳教,葉斯里卜人對穆罕默德宣誓效忠。

622年朝覲時節,75名葉斯里卜皈依者來到麥加,與先知穆罕默德訂立新的誓約,全力支持穆罕默德。隨後麥加的穆斯林開始遷往葉斯里卜,這些人被稱作“遷士”,他們都是早期穆斯林開的核心成員。穆罕默德將葉斯里卜的名字改為麥地那,意為“先知之城”。穆罕默德首先制止了麥地那的仇殺,隨後對麥加的古萊西人展開反擊,經過一系列的軍事勝利,以及伊斯蘭教中的團結,平等的說服力,大批阿拉伯人皈依伊斯蘭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