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潛山

古潛山

古潛山,亦稱潛山構造。由於古地層長期遭受風化、侵蝕、斷裂、褶皺作用形成的古地貌殘丘、斷塊山、殘餘背斜等,而後被新的沉積物覆蓋。

基本信息

什麼是古潛山

古潛山亦稱潛山構造。由於古地層長期遭受風化、侵蝕、斷裂、褶皺作用形成的古地貌殘丘、斷塊山、殘餘背斜等,而後被新的沉積物覆蓋。

分類

1、斷塊山  風化面以下的基岩受後期斷裂運動的作用,沿斷裂面上升而
形成的古潛山。
2、褶皺山  新地層蓋在老地層形成的遭受侵蝕的褶皺構造之上。
3、殘山 新地層披蓋在老地層侵蝕面形成的凸起地形之上 。

套用

古潛山可形成各種構造圈閉和地層圈閉油氣藏。由於古地形長期經受風化、剝蝕和地下水的溶濾作用,下伏岩層尤其是碳酸岩的孔隙度和滲透率大大增加,可形成大的裂隙或溶洞,此外,古潛山的不整合面是油氣運移的通道。

古潛山與潛伏背斜的區分

① 潛伏背斜:地層平行。
② 古潛山:不整合面,有超覆現象。

與油氣的關係

潛山構造帶往往是含油多、產量大的二級構造帶。
影響古潛山構造儲量潛力的因素很多,供油條件是主要因素。
古潛山的供油方式可分為四種:

第一種: 不整合與斷層面同時供油。其儲量潛力很大,例華北任丘、遼河興隆

  台古潛山。
第二種: 不整合供油。近油源含油豐富。
第三種: 斷面供油。

古潛山古潛山
第四種: 間接供油,油氣穿過斷裂帶到達不整合面,再沿不整合面到達 潛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