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滇都邑

晉寧是古滇國的都邑治所,滇文化的發祥地、雲南青銅文化的中心。 古滇文化的物質載體是充滿神奇色彩的古滇青銅器,它是開啟古滇文化神秘大門的鑰匙。 考古界認為,“石寨山文化”以青銅文化為核心,是古滇青銅時代文明的標誌和代表。

簡介

戰國時楚將莊蹻開滇,以昆明市晉寧縣為中心,建立滇國。莊蹻(?—公元前203年)楚國人,“楚莊王之苗裔”,楚國的將軍。 約公元前298年,莊蹻率領一隻數千人的隊伍,從楚國國都郢(今湖北江陵)出發,選擇“濟湘沅以南征”的路線,由湘西進入貴陽以東的且蘭到達貴州西部的夜郎,再沿今滇黔路進入滇池地區。他們到達滇池地區時,當地的“靡莫之屬”已在滇池周圍開墾大片肥沃的土地,同姓相扶。莊蹻“以兵威”降服了當地的“靡莫之屬”各部落。正當他要歸報楚國時,公元前280年,秦將司馬錯攻克了黔中,阻斷了歸路。莊蹻加入了當地民族社會,“變服從其俗,以長之”,定都晉寧晉城鎮,成為有史記載的“滇王”。莊蹻作為內地第一個開發西南邊疆的歷史人物,把楚國的先進文化和生產技術帶到了滇池地區,加速了當地社會的發展,促進了民族交流、借鑑和融合,為秦漢時期在雲南設定郡縣創造了條件,推動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故史稱“今西南諸夷,莊蹻之後。”“自夜郎、滇池以西,皆莊蹻之裔”。自莊蹻至嘗羌共十代滇王,歷時189年,昆明市晉寧縣是為古滇都邑。

古滇文化

古滇文化史春秋末至東漢初期以滇池為中心,勞浸、靡莫、叟等部落融合周邊兄弟民族文化、中原漢文化、楚文化、外國文化,在生產、生活中形成的一種具有濃郁地方特點和鮮明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雲南青銅文化是以晉寧石寨山來命名的,稱為石寨山文化。它是以滇池東南岸的晉城、上蒜及周邊地區為中心分布的,具體說來就是在滇池和撫仙湖、星雲湖之間的狹長地帶。據考古人員的調查及發掘證明,在晉寧,除石寨山外,金沙山、小梁王山、大灣山、左衛山等四個滇池東南岸小山丘的地下文物蘊藏也極為豐富。研究資料顯示,以上述五座小山為主的滇池東南岸是古滇文化的重點分布區,亦即東南亞青銅文明的中心。晉寧是古滇國的都邑治所,滇文化的發祥地、雲南青銅文化的中心。據考古研究推斷,古滇國約於公元前5世紀即已形成存在,滇國時期,滇池地區的經濟社會已發展到了相當的水平,據《史記》記載:“蹻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饒數千里。”可見古時的滇中地區非常富饒。“郡土大平敞,有原田,多長松,臬有鸚鵡、孔雀、鹽池田漁之饒,金銀蓄產之富”。古滇國在歷史上曾一度輝煌。公元前286年,楚人莊蹻率領一支數千人的軍隊,用武力降服了“靡莫之屬”各部落。這時秦軍攻下了四川、貴州,截斷了他回楚國的路,莊蹻便“變服,從其俗”,加入了當地民族社會行列,史書稱其為“滇王”。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漢王朝發巴蜀兵數萬人擊勞浸、靡莫,以兵臨滇,滇王降漢,“請置吏入朝”。漢王朝在“滇王”統治區設定了益州郡,並賜給“滇王”金印,仍令其為“長帥”。

文物發掘

1955——1996年,考古工作者在晉寧石寨山進行了5次發掘,清理了戰國晚期至東漢年初的古墓86座,出土文物5000餘件。這些出土文物以青銅器居多,種類有兵器、生產、生活用具、樂器、宗教器物、裝飾品等。文物從多方面和不同角度反映了古滇人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內容十分豐富。這使國內外學術界更多地了解到了古滇文化,滇國的歷史之謎也將隨著滇文化遺物的不斷湧現而真相大白。更為重要的是,出土了一枚金質的“滇王之印”,有力地印證了司馬遷在其《史記·西南夷列傳》中“元封二年,天子發巴蜀兵擊滅勞浸、靡莫,以兵臨滇。滇王始首善…...舉國降,請置吏入朝。於是以為益州郡,賜滇王王印,復長其民”的記載。這就使得古滇國的中心範圍基本得到確定,使得撲朔迷離的古滇國變得清晰起來。多種史料證明,晉城鎮無疑是漢滇池縣所在,亦即益州郡治所,原古滇國都邑。如今,漢益州郡滇池縣故址碑還立在晉城老縣衙門前。古滇國孕育了獨特的古滇文化。古滇文化的物質載體是充滿神奇色彩的古滇青銅器,它是開啟古滇文化神秘大門的鑰匙。古滇的青銅文化,是雲南古代文化史上充滿神奇色彩的燦爛篇章,是雲南古代各族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石寨山滇國古墓群的發現,為我們揭開了古滇國神秘的面紗,滇王金印及大量青銅器物的出土,震驚了世界,它和安陽的殷墟、陝西的秦傭成為了被國際公認的三大出土奇蹟。考古界認為,“石寨山文化”以青銅文化為核心,是古滇青銅時代文明的標誌和代表。此外,元代觀音洞壁畫、石將軍山北方天王石刻像、佛教聖地盤龍寺等文物古蹟也充分印證了晉寧是滇文化的發祥地,雲南青銅文化的中心。

石寨山

位於晉寧縣上蒜鄉石寨村西面,又名鯨魚山。山高33米,南北長約500米,東西最寬處200米。是戰國至漢代滇王及其家族臣屬的墓葬地,也是新石器時代的貝丘遺址。1952年至1953年,省博物館在昆明市面上先後買得銅兵器十多件,幾番打聽它們的出土地點,當時方樹梅先生在省文史研究館工作,曾向省博物館提供線索。根據買到的器物和方先生提供的線索,省博物館於1954年10月派人到晉寧實地調查,找到了青銅器出土地點石寨山。訪問村民獲知,挖出過銅器的事不止一次,曾經在山上葬墳挖出過銅器的農民還能詳細說出當時出土的情況。根據調查情況研究認為,石寨山確實存在古文化遺址和古墓葬。經請示領導機關同意,對石寨山遺址及古墓葬進行發掘清理。從1955年起至1996年的四十多年中,對石寨山遺址及古墓葬發掘過五次,清理了古墓86座,出土滇王金印及各類文物5千餘件。古滇文化具有獨特的民族性、廣博的包容性和開放的世界性。在其產生、形成、發展、演變的過程中,不斷吸收和改造外來文化,最終形成了一種包容性強、博大恢宏的古滇文化。古滇文化之後產生的爨文化、南詔文化、大理文化、乃至今天雲南境內26個民族異彩紛呈的民族文化,都有古滇文化的影響、滋潤的痕跡。從雲南民族文化的產生、發展的軌跡看,沒有古滇文化,就不可能有後世的爨文化、南詔文化、大理文化,乃今天豐富多彩的雲南民族文化。古滇文化在歷史的發展演變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龍頭、紐帶、橋樑作用。 古滇文化深厚的底蘊,也成就了晉寧一大批傑出人士,如被稱為“一王、一帥、一大師”的古滇王莊蹺,明朝七下西洋的海軍統帥鄭和,清朝詩、書、畫“三絕”的擔當大師。此外還有晉朝替父代兵平叛的“古滇花木蘭”李秀;明朝“楊門六學士”之一的題書黃陵的唐琦;清代一門三代四翰林的李因培以及被袁枚讚譽為“一代閨秀之冠”的才女李含章等。

石寨山古墓群

位於上蒜鄉石寨村西,距滇池約1000米,為平壩中突起的小山丘。丘高33米,長500米,寬200米,東南坡勢平緩,西面岩石陡峭。1955年3月~1996年6月,省博物館、省考古研究所、市文管會、縣文管所等文物部門先後5次在山丘腹地發掘清理了戰國至漢代的古墓葬86座,出土隨葬器物5000餘件。在青銅器、金、銀、鐵、玉器、瑪瑙、綠松石、海貝等,用途有各類兵器、生產工具、生活用具、樂器、裝飾品等。在眾多的青銅器物中,兵器有矛、劍、斧、戈、啄、鉞、叉、箭鏃、錘、甲、狼牙棒等;生產工具有鋤、犁、鉞、鏟、削、鐮、斧、錛等;生活用具有壺、洗、釜、盤、尊、案、盒、勺、鏡、帶鉤、傘蓋、錢幣、印章等;樂器有銅鼓、編鐘、葫蘆笙等;也有佩戴在人身上、車馬上、用具上製作精細的飾物工藝品;還有一種銅鼓形貯貝器,器蓋上和一些器物上鑄有殺人祭祀、戰爭、獻俘、納貢、紡織、運糧入倉、狩獵、放牧、鬥牛、演奏樂器、舞蹈等場面,反映了處於奴隸制社會的“滇”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文明的種種現象。出土文物較為重要的是金質“滇王之印”。它出於6號墓漆棺底部,印面每邊長2.4厘米,厚0.7厘米,約高2厘米,背面有昂首蟠蛇鈕,重90克,白文篆書“滇王之印”,通體完好。據《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天子發巴蜀兵擊滅勞浸、靡莫,以兵臨滇,滇王始首善,以故弗誅。滇王離難,西南夷舉國降,請置吏入朝。於是以為益州郡,賜滇王王印,復長其民。”由於此印的發現,印證了《史記·西南夷列傳》所載滇國史事及漢武帝“賜滇王王印”的史實;證實了石寨山是滇王及其家族臣僕的墓葬地;也表明古滇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及益州郡治所就在晉寧,因為從古至今的埋葬,一般都不會距離死者居住地太遠的。石寨山出土的青銅器物鑄造精良,紋飾圖案絢麗多采,合金比例合理,大多數採用陶范法鑄造,精巧的圓雕、浮雕圖象,則採用失蠟法鑄造。一些器物還採用了鑲嵌、雕刻、鍍錫等工藝。裝飾青銅器的紋飾有雙鏇紋、鋸齒紋、編織紋、櫛線紋等。這些都表明滇池地區青銅時代的生產、冶煉和工藝技術有了很高的水平。出土的青銅器物,一方面具有濃厚的地方民族風格,同時也受中原地區文化的很深影響,充分說明兩千年前這個地區的文化是全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石寨山是滇池區域青銅文化(簡稱“滇文化”)的代表和中心。出土器物除在國內陳列展出外,也曾先後在日本、法國、奧地利、義大利、瑞士、德國等地展出,受到外國朋友的高度評價。1965年,雲南省人民委員會將石寨山遺址及古墓群列為雲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國務院發文公布石寨山古墓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沙山古墓群

2000年1~3月,市、縣聯合考古隊對金沙山進行勘探調查。勘探發掘面積1000餘平方米,發現豎穴土坑墓12座,分布在東坡偏北部。隨葬器物共150餘件,有銅、鐵、金、陶、石器等。器物有青銅劍、矛、斧、戈、鑿、鉞、扣飾、臂甲、劍鞘頭、鐲等。銅鐵合制器有銅銎鐵刀斧、銅環首鐵刃削。石器有礪石、紡輪、玉、瑪瑙。陶器有樽、敞口罐、直口罐等。據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斷,金沙山古墓屬滇池區域青銅文化遺存。

梅樹村寒武系地層剖面

位於古城鎮梅樹村西北面的昆陽磷礦礦區內。通過大量調查研究,發現這一地層剖面上跨越震旦系與寒武系兩個地質時代沉積的岩石,層次清晰,古生物化石繁多。在長達2000米、岩層厚度約650米的地層中,保存著地球上最早的帶殼或帶骨骼的多門類生物遺體石和遺蹟化石。從簡單的低級菌藻植物——軟軀體生物向帶骨骼、帶殼生物逐漸過渡到節肢動物三葉蟲的出現,最後脊椎動物魚類的出現,反映了生物由少到多,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進化過程和規律。對研究地球6億年前後的歷史,探索生命的起源進化,尋找與這些地層有關的礦產均有重要價值。1989年3月,這一地層已確立為省級地質自然保護區。

夕陽恐龍化石

1982年1987年,市、縣文物部門先後在夕陽鄉的一些河床、沖溝、山崗的褐紅色泥岩岩面上發現恐龍足跡化石600餘個,分布在小河壩、魯企祖、丫租、小夕陽、大夕陽、木等地附近。均為兩足行走的中趾行跡,趾端有爪,後有趾墊。最長的達50厘米,短的8厘米。有關專家考察研究分為中華雙嵴龍、晉寧鄭氏龍、夕陽楊氏龍、夕陽雷龍、夕陽熱河龍等14屬17種。其年代約為中生代侏羅紀的恐龍足跡。1987年6~9月,市政府組織發掘隊,先後對夕陽街、木杵榔附近山崗的恐龍化石進行發掘,在岩層中挖掘清理出恐龍遺骸化石13具。其中的1具後定名為“中國雙嵴龍”。另有完整的2具,殘斷不全的10具。同時還清理了木、魯企祖、丫租、小河壩等地的零散恐龍化石。恐龍足跡化石和遺骸化石的發現,對古生物、地質的研究具有重大科學價值。化石標本曾先後在市文管會展廳、市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展出,受到有關專家的重視。1987年市政府公布為夕陽古脊椎動物化石自然保護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