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縣第一中學

古浪縣第一中學

古浪縣第一中學位於古浪縣城昌松路西側,始建於1956年,是一所有56年辦學歷史的市縣級重點高級中學,2005年被評為市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現有教職工195人,其中專任教師176人,中學高級教師30人,中學一級教師75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99%;現有教學班56個,學生3962人,住校生2320人。

歷史沿革

1957年大事記

7月 學校成立了教育工會,而在1958年以後工會組織時有時無,活動忽斷忽續。

8月 省財政廳撥款3萬元,學校新建600多平方米的教學、生活宿舍。

1958年大事記

3月 選舉胡相如、張玉良、張家駒、陳述賢、白守仁、王國璧、苟承宗組成第一屆校務委員會。

6-8月 國家撥款4萬元,師生勤工建校籌建起教室一棟,圖書館一棟,宿舍一棟。

7月15日 根據《中共古浪縣委宣傳部有關文教問題的指示》要求學校開展勤工儉學,應以教學為中心利用課餘和假日進行勞動,中學實行“9.2.1”制,即一年中九個月學習兩個月勞動一個月放假休息。

7月26日 中共古浪縣委書記梁星來校為師生作“黨的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的報告。

8月22日 古浪縣人民委員會任命王國壁為古浪縣第一中學副總務主任,張家駒任古浪縣第一中學副教導主任(均缺正職)。

9月4日 古浪縣委任命張玉良為副校長,原任副校長鬍相如調任二中任校長。

9月25日 古浪縣政府下文,古浪縣初級中學更名為古浪縣第一中學。

11月14日 中共古浪縣委宣傳部檔案指出:古浪一中開學報到495名學生,到校上課的有474人,21人未到校。

11月21日 副教導主任張家駒到北京參觀學習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實踐活動。

12月13日 中共古浪縣委宣傳部通知參加煉鐵的學生全部返校上課,趕上教學進度。

12月20日 國務院決定,古浪縣建制撤銷併入天祝藏族自治縣。據此古浪縣第一中學改名為天祝縣第一中學。

1959年-1965年大事記

1959年

7月14日 第一屆國中學生完成學業,共127人準予畢業。

5月20日 天祝一中(即古浪一中)在張掖地區體育活動紅旗通訊比賽中成績突出,獲得錦旗一面。

是年 天祝一中黨支部成立,史學禮任黨支部書記。

1960年

5月 陳述賢出席甘肅省文教群英會。

是年 由於“左”的錯誤和自然災害,師生生活處於極度困難之中,浮腫病人數達108人,教師有一半以上因病不能上課,學生流失較多。

1961年

12月15日 國務院決定恢復古浪縣建制,學校遂復名為“古浪縣第一中學”。

1962年

4月6日 武威行政專署批轉文教局《關於確定一批骨幹學校的報告》,明確古浪縣第一中學行政上由專署文教局和古浪縣行政部門雙重領導。

9月 古浪一中首屆高中畢業生24名參加高考,錄取14人,名列全省第九。

1963年

2月21日 選舉張玉良、陳明忠、王國璧、陳述賢、白守仁、張尚友、姜永彬7人組成第二屆校務委員會。

4月2日 古浪縣政府任命胡相如為副校長(名列張玉良之前),胡相如返校就職。

7月10日 提出要始終圍繞“以社會主義教育為綱,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而進行工作學習。

1964年

4月28日 古浪一中黨支部選舉胡相如擔任支部書記。

12月 武威地區行政公署批准胡相如、張玉良、溫玉蘊、陳述賢、馮淑瑤、王國璧等9名同志組成學校第三屆校務管理委員會。

1965年

是年 學校傳達全國總工會“關於學習王傑同志的通知”,開展了向王傑學習的系列活動。

1966年-1977年大事記

1966年

5月16日 省文教廳通知高中班停課一周,開展‘文化大革命’。

5月22日 教職工舉行聲討所謂“三家村”反黨反社會主義罪行的座談會。“文革”由此拉開序幕,學校開始了“橫掃一切牛鬼蛇神”,張貼大字報,批判教師學生的運動。

6月8日 縣委成立“文革”領導小組,向各學校派出工作組,領導“文革”運動。

7月7日 縣委“文革”工作組增派力量(一中工作組達到14人,其中科級幹部4人),開始揪斗校長和部分骨幹教師。

7月18日 各中學教師集中到縣城搞運動,縣上派出35名幹部(其中科級幹部10人),各中學調10名“紅衛兵”參加運動,形成了72天的“白色恐怖”事件,縣委書記、教育局長、學校校長和部分骨幹教師遭到殘酷揪斗和毆打。

8月18日 毛澤東第一次接見“紅衛兵”,一中“紅衛兵”開始殺向社會,興起“紅衛兵運動”,首先在大什子貼出“炮轟古浪縣委”的大副標語,大搞“派性鬥爭”等,之後開始“大串聯”、破“四舊”等運動。

10月 學校部分“紅衛兵”到北京串聯,接受毛澤東第二次接見。

11月 “紅衛兵”開始“革命大串聯”。

1967年

5月30日 革委會籌備委員會成立。

9月下旬 實現大聯合。

1968年

是年夏 成立古浪一中革命委員會。

8月30日 “工宣隊”進駐學校。

是年底 66.67.68屆高、國中畢業生全部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1969年

是年春 中國小實行春季招生,中學實行“二·二”分段制。

5月7日 古浪縣城關國小併入古浪一中,校名改為古浪縣“五·七”學校。

1970年

是年 各中國小建立年級組 。

1972年

11月22日 “五·七”學校國小部分出。學校更名為古浪中學。

1974年

3月25日 由任進有、馬建林等人組成的工宣隊進駐學校。

11月 古浪縣革命委員會任命朱針南為古浪中學革委會主任兼黨支部書記。

1975年

9月17日 確定開門辦學項目,學校內建窯洞、製作紙漿桌凳,在農場平田整地等。

1976年

9月9日 全校師生沉痛悼念毛主席逝世。

10月7日 師生集會遊行,慶祝粉碎“四人幫”的偉大勝利。

1977年

5月3日 武威地區文教局、衛生局聯合制定下發《武威地區中國小衛生工作試行辦法》,學校研究落實辦法。

10月24日 傳達“全日制十年制中國小教學計”。

11月2日 在全縣文教系統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上,表彰獎勵了7個先進單位和32名先進教師。古浪一中受表彰的有陳述賢、張旭東、張培蘭、孫景盛、嚴維周、張學忠共6人。

1978年-1985年大事記

1978年

是年 恢復學科教研組。

3月9日 古浪縣委、縣革命委員會任命張玉良為古浪中學革命委員會主任兼黨支部書記。

4月1日 古浪縣委1978(020號)檔案《關於胡相如問題的複查結論》,為胡相如平反。

6月12日 古浪縣委下文1978(121號)為周迎平冤案平反。

9月28日 古浪縣委1978(053號)檔案任命:張玉良任古浪中學黨支部書記,陳明忠任古浪中學校長。

1979年

3月 馮淑瑤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是年 學校獲“古浪縣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二名。

是年 學制轉換,初高中改為五年制,即“三·二”學制

1980年

7月16日 地區教育局培訓數學教師,學習數學新教材新增內容及其教法。

10月 貫徹落實《大、中國小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和《國家衛生達標規定》。

1981年

3月 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

6月28日 古浪縣委任命錢淦章為古浪中學校長。

9月 召開“文革”後第一屆教職工代表大會,選舉錢淦章、陳明忠、李國棟、羅小康、於祥麟、張旭東、張祿和、王國璧、馮淑瑤、馬子傑組成第四屆校務委員會,選舉羅小康擔任第一屆工會副主席(主席空缺),工會恢復成立,80%以上的教職工加入工會組織。

本年度 張祿和獲武威地區“優秀團幹部”稱號

1982年

3月 開展“文明禮貌月”活動,取得顯著成效。

8月11日 古浪縣委任命陳建業為古浪中學黨支部書記。

1983年

1月7日 評選先進,獎勵優秀班主任張希俊等共8人,獎勵王庭菊等先進工作者共16人。

3月26日 恢復領導值周、教師值日制度。

7月 縣政府撥款6.5萬元建成實驗室一棟,共26間。

10月31日 古浪縣政府任命於祥麟為古浪中學校長。

是年 學校獲“武威地區中國小第六套廣播體操”優勝學校稱號,獲古浪縣“少年兒童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二名。

1984年

1月2日 張毓翠獲縣級“優秀班主任”稱號。

6月8日 召開第二屆教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羅小康為工會副主席。

9月3日至9日 開展“尊師樹新風”活動。

9月27日 古浪中學被縣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獎勵錦旗一面。

9月 縣委和政府召開表彰獎勵文教系統先進個人大會,對學校馮淑瑤、於祥麟、張希俊等5名教師進行了獎勵。

12月 省教育廳、體委確定古浪中學為“田徑、中長跑”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本年度,張希俊獲“全國優秀班主任”稱號,獎勵一級工資。

1985年

1月8日 地委下文要求認真講授《衛生常識補充教材》,在中國小普及預防地方病衛生知識。

1月16日 政治課補充《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3月9日 縣教育局通知學習貫徹執行教育部全國教育工會《關於頒發“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要求(試行草案)”的通知》,共6條:熱愛祖國、獻身教育;探索規律、教書育人;鑽研業務、勇於創新;熱愛學生、誨人不倦;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等。

8月 地委、行署頒發了尊師重教的十條規定,要求全區各級黨政部門積極行動起來,以實際行動慶祝“教師節”。

9月10日 舉行“第一個教師節”慶祝活動。縣委、人大、政府、政協領導前來慰問教師。

12月6日 地區體工處,文教處確定古浪中學為“籃球傳統項目學校”。

1986年-1989年大事記

1986年

1月20日 古浪縣政府行文統一學校名稱,原“古浪中學”更名為“古浪縣第一中學”。

9月8日 全區“百名教壇新秀”,150名“教學能手”表彰大會在武威召開,學校教師李培清榜上有名。

9月8日 舉行建校30周年慶祝活動,舉辦文藝晚會、燈展等。校友、單位捐資總計3.9萬元。

11月 在省教委、體委、衛生廳、共青團“學校體育衛生暫行規定”檢查驗收中,古浪一中達到優秀標準。

是月,學校獲“武威地區教學儀器管理使用先進單位”。

是年 於祥麟、譚曠吾獲縣級 “優秀園丁”獎,王庭菊、羅小康獲縣級“教學能手”獎。

是年 地、縣撥款4.5萬元建成教師住宅3棟6套。

是年 學校獲武威地區“少年兒童田徑比賽”團體總分第二名,“青少年體育傳統項目”籃球比賽第一名。

1987年

9月 教學大樓奠基開工。

是年 地區舉辦首屆青少年科技小發明、小創造、小論文評比競賽,我校學生獲得一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

是年 學校被確定為武威地區“業餘訓練點校”。

1988年

3月 胡登福獲全縣“優秀園丁”獎。

5月8日 召開第三屆教工代表大會,選舉張希俊擔任工會主席,提出建議41條。

7月 高考取得創記錄的好成績,高校錄取人數突破50人大關,獲縣政府表彰獎勵,獎勵教師獎金1.2萬元。

11月16日 第三屆學生代表大會召開,參加代表50人,列席代表26人,通過了《古浪一中學生會章程》和臨時委員會工作報告。大會選出李永慈任學生會主席,丁凱,王毅為副主席。學生會學習部長趙烈金,委員劉靜;文體部長朱會文,委員陸文慶;生活部長王勇,委員李波國;宣傳部長張建軍,委員王宗海。

是年秋 縣文教局在學校舉辦中學物理教師培訓班,培訓教師25人。

12月 學校獲“甘肅省中國小實驗室與儀器管理”先進單位。

是年 學校獲武威地區“眼保健操、廣播操比賽優秀學校”。

1989年

10月 學校獲武威地區“縣鎮中國小眼保健操優勝學校”。

12月 學校被省教委、體委授予“先進傳統項目”學校稱號。

是年 張尚友獲武威地區“優秀園丁”獎,祁成勤獲古浪縣“優秀園丁”獎。

1990年-1994年大事記

1990年6月,古浪縣委、縣政府任命陳學禎為古浪一中校長,於祥麟任黨支部書記。

8月,教學大樓竣工,20日剪彩,30日投入使用。

9月10日,古浪縣表彰獎勵“百名優秀教師”,學校教師張 潤、姜志基、崔改存、田潤、胡登福榜上有名。

9月20日, 掀起“學雷鋒 學賴寧”活動。

10月20日, 古浪、天祝、景泰三縣交界處發生6.2級中強度破壞性地震,全校師生紛紛捐款捐物,支援災區學校師生。

是年, 學校獲得武威地區“體育傳統項目(籃球)學校”稱號。

1991年

3月25日, 開始實行坐班制,恢復教師、領導、學生值周制度。

5月24日, 校外不法分子鬧事毆打教師,引起學校學生和全體教師的公憤,教師停課一天。

6月6日 ,組織第一屆婦委會,權亞麗、岳金秀、張培蘭、侯風英、韓玉桂為委員。

9月16日, 選舉產生第五屆校務委員會,陳學禎、沈開祿、孔有禮等15人為校務委員。

9月21日 ,晚七點左右,社會閒散人員李軍德、許建鋒等人到學校騷擾毆打學生,擾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全體教師罷課,引起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召開緊急會議,教師罷課一天后經動員複課。

10月, 學校獲武威地區“中國小歌詠比賽”一等獎。

本年度 胡登福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1992年

2月17日 古浪一中黨政正職升格為副縣級。中共武威地委任命朱應昌為古浪一中書記,張旭東為古浪一中校長。本日,中共古浪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召集全校教職員宣布了任命,並提出了明確的工作要求。

3月 成立中心教研室。

3月22日 召開首屆“古浪一中地、縣、校三級教學優勝者”表彰大會。

4月5日 討論通過“古浪一中五年發展規劃(1992-1996)”。

4月下旬 組織部分骨幹教師到蘭州一中、師大附中等學校參觀,學習觀摩教學教改先進經驗。

4月 在全區最佳化育人環境活動中,學校將平房教學區、宿舍區改建為院落小區,師生稱之為“大觀園”。

5月26日 實施“學生思想行為考核辦法”,“班主任工作考核辦法”,加強學生管理 。

9月2日 成立“課堂教學評優”領導小組,隨後掀起全員參加的教學評優活動。

11月1日 召開第四屆教工代表大會,選出第6屆校務委員會,選舉王發勃擔任第四屆工會主席。

11月18日 第四屆學生代表大會召開,出席代表共67人。大會選出方國慶任學生會主席,馮碩安任副主席兼宣傳部長,尚明慧任學習部長,黃學梁任體育部長,米濤任文藝部部長,韓成海任生活部部長、陳愛國任副部長。

11月21日 校外不法分子來校滋釁鬧事,毆打領導和教師,引起師生公憤,導致學生上街遊行,教師停課2天。

11月24日 古浪縣公安局在學校召開公開拘捕大會,公開拘捕11月21日來校滋釁鬧事的不法分子6人。

是年 學校獲中共古浪縣委、縣政府頒發的“文明單位”獎,獲“全區田徑達標通訊賽”先進單位。

1993年

2月9日 實行教研組集體辦公制度,加強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

3月1日 學校實驗室獲甘肅省“實驗儀器管理先進單位”。

3月19日 評選“十佳教學人員”。

4月12日 地區行署督導檢查小組與縣教委領導對學校進行聯合督導檢查,歷時4天,從8個方面給予肯定評價,並提出8點希望。

4月 組織教師學習上海青浦教改實驗經驗,各教研組確定教研專題。

8月 籌資為教職工補貼300元,配發液化氣灶具一套。

9月 學生毛宗舜、韓國峰製作的教具“多用規”獲“甘肅省第六屆青少年科學創造發明”三等獎。

10月4日 原建校門竣工,舉行剪彩儀式,縣上四大班子領導參加剪彩典禮。

12月18日 隆重舉行“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

是年 學校高考報名人數389人,上線56人,錄取本科22人,專科58人,實際錄取80人,大中專16人,共96名。

是年 學校獲武威地區“國防教育知識競賽”二等獎;獲“武威地區中國小歌詠比賽”一等獎、“交通管理文明單位”、“學校達標通訊賽”達標先進單位;獲古浪縣“文明單位”、“學校管理先進集體”獎。

是年 張旭東獲甘肅省“優秀園丁”獎。

1994年

5月30日 組織教法改革研討會。

7月 高考錄取結束,學校大專以上錄取81人,大中專錄取27人,共108人,占報名人數322人的33.5%。

8月30日 組織學生開展“學習達標競賽”活動。

9月12日 組織學習《關於加強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意見》,《愛國主義教育實行綱要》,實施德育一二三四五工程。

10月18日 舉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團隊精神教育知識競賽,對集體優勝者、個人優勝者進行了獎勵。

是月 學校獲古浪縣“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一名。

11月16日 地區行署召開全區教研工作會議,古浪一中教研成績突出,獲“武威地區教研先進單位”稱號;馬維學獲地級“教研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是日 宣布實施“教學責任目標量化考核責任辦法”。

11月26日 召開第五屆教工代表大會,選出第五屆教工委員會和第七屆校務委員會,寧俊山擔任工會主席。

12月 學校生物標本製作小組的標本製作獲地區科協二等獎一件,甘肅省優秀獎一件。

是年 學校獲古浪縣委、縣政府頒發的“學校管理先進單位”獎。

1995年-1999年大事記

1995年

4月5日 組織學生舉行“踏著先烈的足跡前進”遠足野營活動。

5月14日 貫徹落實中共古浪縣委、縣政府“關於開展文明形象塑造工程典型示範活動”的動員大會精神,組織全校開展“文明形象塑造活動”。

5月 組織開展教師全員參與的“課堂教學評優”活動,之後參加縣教委組織的全縣課堂教學評優活動,奪得文科組的兩個第一名。

6月12日 成立“建校40周年校慶籌委會”。設立聯絡組、校史編寫組、校史展覽組、書畫展覽組、電視錄像組、後勤組等,共有委員12人,顧問17人,開始籌備工作。

10月10日 校長與課任教師簽定《教學質量“三率”達標責任書》,期末根據完成情況進行獎懲。

12月25日 學校獲武威地區“普通高中畢業會考先進單位”稱號。

12月27日 在5月開始的“文明形象塑造”活動中,古浪一中成效突出,獲得中共武威地委宣傳部、地教委授予的“武威地區教育系統精神文明形象塑造活動先進集體”稱號。

是年 學校連續第三年獲得古浪縣委、縣政府“學校管理先進集體”,“安全文明先進單位”稱號;獲武威地區“先進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稱號。

1996年

4月 學校工會獲縣總工會“工會工作先進集體”稱號;王春蘭獲“武威地區先進女職工”稱號。

4月9日 “校園之聲”廣播站開始播音。

4月18日 校務委員會討論創建示範中學的問題,出台了《教學量化管理方案》、《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辦法》。

6月26日 舉行教師國語、粉筆字比賽。

7月 由白守仁、祁成勤主編的《古浪一中校史(1956-1996)》出版。

8月 “古浪一中校史展覽”由張旭東、祁成勤、寧俊山等組成的編制小組經過緊張製作,月底完成,校慶期間得到良好評價。

9月 在甘肅省首屆“基礎教育教學科研優秀成果”評選中,祁成勤總結的《“教學教研相結合,以教研促教學”管理項目研究》獲三等獎,是古浪縣獲得本次獎項的唯一一項成果。

9月12日 建校40周年慶祝活動圓滿舉行,全校師生喜氣洋洋、熱情歡迎來自四面八方的校友上千人。校慶活動包括:慶祝大會、校史展覽、書畫展覽、文藝節目匯演、校慶招待會、校友座談會、運動會開幕式等活動。

9月18日 建校40周年校慶活動圓滿結束。校慶活動共收到賀禮90700元,賀匾16塊。校慶總支出費用61270元,結餘29430元。

10月9日 縣教委督導室和縣政協領導組成聯合督導小組,來學校進行為期3天的教育教學督導,對學校工作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11月18日 為了方便學校後勤工作需要,學校購進五十鈴客貨車一輛。

11月27日 組織開展“三項教研活動”動員會。

是年 學校獲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優秀考點”稱號;獲“古浪縣高考突出成績”獎。

1997年

3月 省委宣傳部長石宗源率地區行署、教委、縣政府、教委領導來學校調查了解教育教學工作。

是月 開展“迎香港回歸”系列活動。主要有“十佳教師”、“十佳學生”、“十佳團員”評選,舉辦主題班會、演講會、師生書畫藝術展、詩歌朗誦比賽、教職工籃球大賽、學生球類大賽、歌詠比賽等活動。

3月28日 提出了“推行實用型教研,培養研究型教師”的教研工作總方針。

4月 學校被省高等教育招生辦命名為“優秀考點”;獲地委、行署授予的“地級文明單位”獎牌一塊。

是月 古浪縣“教研工作經驗交流會”召開,學校教研成績突出,獲“古浪縣教研工作先進單位”稱號,數學組獲“教研工作先進集體”稱號,祁成勤、張潤獲“古浪縣教研工作先進個人”稱號,獲得縣政府表彰獎勵。

5月12日 地教委邀請上海華東師大附中外語特級教師張思中來武講學,學校派英語組全體教師聽取了報告,開始嘗試“張思中外語教學法”教改實驗。

6月20日 課堂教學評優活動有序展開,以“教學內容豐富新穎,教學方法靈活得當,教學語言生動活潑,板書設計精巧美觀,精神飽滿態度端莊”為評價標準。

8月 實行高中按教研組辦公,國中按年級組辦公制度,重點加強國中學生德育和管理工作。

10月 地教委督導團來校檢查指導教育教學工作。

12月24日 召開“第三屆教學教研優秀成果”、“優質課評優”獎勵大會。

12月 在全縣綜合治理總結會議上,學校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全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稱號。

1998年

2月24日 召開高三年級“奮力拚搏、苦戰百天、爭創佳績、回報父母”動員大會。

7月1日 學校黨支部獲“全縣教育系統先進黨支部”稱號;同時學校在全縣“慶七一 頌改革”文藝匯演中獲二等獎。

是 月 高考上線人數突破百人大關,大專以上錄取達到102人。常 海、王應科分別以533分,527分取得全縣文、理科狀元,常海還以全區文科第一名獲得地、縣獎勵。

8月27日 新領導班子成立:沈開祿任校長,靳元任書記,崔國模、劉昌盛任副校長,陸森任教導主任。

是 月 在“獻愛心捐款救助失學兒童”活動中,全校師生共捐資4000多元,並對55名“李勇式青年”和6個先進班級頒獎。

是 月 邱萍、王富民撰寫的《“培養心理優勢,大面積提高外語教學質量”教改實驗報告》獲“甘肅省第二屆基礎教育教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受省教育廳表彰獎勵。

9月26日 舉行第19屆運動會開幕式,組織秧歌隊、花環隊、腰鼓隊、鼓樂隊上街表演,引起轟動。

10月 青年志願者周忠民工程師到學校進行電腦培訓活動,受到師生熱烈歡迎。

12月 在全縣中國小教師教學五項基本功競賽中,學校榮獲“優勝集體”稱號。

是年 學校獲“全縣工作責任目標完成一等獎”、“學校管理先進單位”稱號;獲武威地區“中等學校學生第八套廣播體操通訊賽先進單位”稱號。

1999年

1月30日 學校籌資6萬元建起古浪縣中學第一個微機室,在青年志願者周忠民工程師的指導下,師生踴躍參加微機培訓活動。

5月 召開第六屆教職工代表大會,選出第八屆校務委員會和第六屆工會委員會,選舉寧俊山擔任工會主席。

7月1日 學校黨支部獲“全縣教育系統黨務工作成績突出的黨支部”稱號。

7月 高考中,李明珍以548分的優異成績獲全縣“理科狀元”,被蘭州大學錄取;段 斌以496分的優異成績獲全縣文科狀元被北京師範大學錄取。

9月 沈開祿獲古浪縣“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趙國卿、楊萬元、張輝林獲“優秀教師”稱號。

11月4日 行署教育處召開全區學校德育工作會議,學校獲得“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11月16日 成立第一屆學生家長委員會。

12月 在全縣“張思中外語教學法”知識競賽活動中,學校教師劉海獲一等獎,魏武蘭、俞 澎、晏百成、邱 萍獲二等獎,王富民、張文宇、趙文錦獲三等獎。

12月25日 學校獲全縣“學校管理先進單位”稱號。

12月27日 第四屆優秀教研論文評選活動結束,共評選出特等獎7項 ,一等獎6項,二等獎10項 ,三等獎15項。

是年 學校獲得本年度“工作責任目標考核先進單位”一等獎;獲武威地區“‘慶祝建國五十周年 迎接澳門回歸祖國’全區中等學校聲樂、舞蹈比賽”團體總分二等獎。

2000年大事記

3月 ,全縣“達標評優課堂教學競賽”在學校設立分會場。

4月11日 高考輔導專題講座開講。

是日,確立學校學科帶頭人:趙國卿 張萬君 鐘鼎奎 王國有 任立勇 張輝林 祁成勤 楊萬元 李 鴻 康永奎 劉昌盛 王富民 邱 萍 張 潤 張兆新 尚世傑 陸 森 鄭文榮 馬玉堯 楊德平 田 宏 孫百友,共22人。

5月 在全縣“中國小課堂教學達標創優”活動中,評出優勝教師:張輝林、趙國卿、任立勇、楊德平、王富民獲得高中文科組優勝教師獎;陸 森、祁成勤、李 鴻、楊萬元、張兆新、鄭文榮獲高中理科組優勝獎; 楊萬橋 韓忠華 買曉英獲國中文科組優勝獎;張治英獲得國中理科組優勝獎。

9月7日 萬國仁縣長、謝治國副書記、趙春副縣長帶領縣屬部門領導來我校現場辦公,為一中捐資20多萬元,用於改善學校辦學條件。

9月10日 祁成勤獲“武威地區優秀教師”稱號,受到表彰獎勵。

9月28日 學校安裝調頻發射台,向學生配發收聽耳機,以利於英語口語教學。

是 月 在“甘肅省第三屆基礎教育教學科研優秀成果獎”評選中,祁成勤報送的《“教學質量管理的三四五六理論構建與實踐”研究》獲三等獎。

10月10日 省、地領導對學校“學校後勤社會化”、“治安綜合治理”情況進行調研。

10月24日 學校舉辦首屆自製教具展評,共展出自製教具300多件,學校獎勵了89件優秀作品。爾後推薦部分作品參展教育局舉辦的“古浪縣第二屆教具展評”活動,獲38項獎勵,學校獲“優秀組織單位”獎。

是年 學校獲武威地區“學校體育工作先進集體”、“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獲古浪縣“教育教學成績突出的先進集體”、“教育工作目標責任考核”二等獎。

2001年大事記

1月11日 為貫徹落實《中共古浪縣教育局委員會關於教育系統內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的實施意見》,學校成立了“三學”領導小組和辦公室,並按“學習提高—對照標準—整改落實”三個階段,認真紮實有效地開展“三學”教育活動。

3月 首屆文化“藝術節”開幕。

3月8日 學校獲古浪縣“‘三·八’體育活動優秀組織單位”獎。

3月30日 組織高三年級教師赴蘭州參加2001年高考信息研討會。

5月24日 舉辦首屆校園“文化藝術節”閉幕式,共表演節目33個,展出師生書畫作品328件,表彰獎勵優秀文藝節目6個班級,攝影畫報6個班級,獎勵徵文一等獎4篇、二等獎8篇、三等獎31篇。本次書畫展獲獎學生共57人,教師紀念獎8人。

6月 學校裝備有線廣播教學系統。

7月 學校學生表演的舞蹈《古塬喜慶》在全市中等學校學生文藝匯演中獲“優秀節目”獎,學校獲“中等學校學生聲樂、器樂、舞蹈比賽團體總分”三等獎。

10月17日 新一屆領導班子組成:宋其龍任校長,沈開祿任書記,崔國模、駱世舉、陸森任副校長,任立勇任教導主任。

10月31日 召開家長會,為185個“優秀教育家庭”頒發獎狀,並給優秀家長佩帶紅花。

11月 《古浪一中報》創刊。

11月22日 實驗樓竣工,申報驗收後投入使用,初一新生4個班搬入。

12月5日 語文組舉辦“綠茵獎”作文大賽。

12月19日 政史組舉辦“國情知識競賽”。

12月25日 學校“第五屆教學教研優秀成果”評獎結果揭曉。

是年 學校獲武威市“學校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三五”普法依法治理先進單位、“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進集體”。

2002年大事記

1月 開展首屆優秀作業、優秀教案珍藏評比活動。

3月14日 開展賞識教育活動,制定賞識教育計畫。

4月4日 舉行“甘肅省教育科研‘十五規劃’課題開題儀式”。

4月14日 組織42名教師會同二、三中各30名教師前往會寧一中、蘭州十中參觀學習,聽課觀摩,歷時三天。

7月 新教學大樓開工。

9月 提出高考複習“教材過三遍”,各課複習達到“訓練100套試題”的要求,要求學生建立錯題檔案本。

9月 在“甘肅省第四屆基礎教育教學科研優秀成果”獎評選中,邱萍、王富民老師報送的《高三英語複習策略研究》獲三等獎。

9月24日 中心教研室在四樓報告大廳開始舉辦本學期高考輔導專題講座。

11月21日 由於學校在11月20日撤換高三(3)班班主任,引起該班學生強烈不滿,導致集體停課並上訪。21日發生校長“整班開除高三(3)班學生”的事件,引起社會強烈關注,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爾後被縣委、縣政府糾正。

是月 召開第七屆教職工代表大會,選出第九屆校務委員會。

12月4日 武威市“兩法”實驗總結表彰大會召開,學校被樹為“武威市‘兩法實驗’先進單位”,祁成勤獲“‘兩法’推廣實驗工作先進個人” 獎。同時,學校有5項成果獲“武威市‘兩法’推廣實驗優秀成果”一、二、三等獎。

12月8日 甘肅省2002年教育教學優秀論文評獎活動揭曉:韓忠華 王玉璽 嚴寶山 韓 軍的論文獲二等獎,祁成勤 王富民獲三等獎;在武威市優秀教育教學論文評獎中 駱世舉 賈 春 邱 萍 楊文梅 獲二等獎;嚴寶山 任立勇 楊興仁獲三等獎。

是年 在“全縣中國小教學達標創優活動”中,學校教師朱多文 田 宏獲一等獎;趙文錦 安崇慶 白連俊獲二等獎。

是年 學校獲武威市“自學考試優秀考點”、“高等學校招生工作先進集體”;古浪縣“教育工作責任目標考核”一等獎、“國中教學成績突出”二等獎、“國中實驗技能檢測”三等獎。

2003年大事記

3月初 1#學生公寓樓工程破土動工。

3月1日 縣上表彰2002年教學質量成績顯著單位:學校理科語文、 外語、綜合獲二等獎;文科綜合、語文獲三等獎。

4月21日 學校抗擊“非典”工作拉開序幕,通過各種會議宣傳“非典”的預防知識,成立消毒組、醫療保健組、檢察組、後勤組、辦公室等組織,落實層層匯報制,領導、門衛24小時值班制等措施。其間,省、市、縣領導多次來校檢查指導工作,直至7月底“抗非”工作勝利結束。

4月23日 確定出祁成勤、王富民、趙國卿等13名縣教育局教研室兼職教研員,並對工作職責進行了明確規定,提出了教研工作的具體求。

5月 李鴻獲“武威市勞動模範”稱號,得到表彰獎勵。

6月2日 新建學生食堂舉行開工典禮。

6月22日 新建教學大樓破土動工。

7月28日 第二屆“天馬”旅遊節暨2003年全國鄉企貿洽會在武威舉行,學校400名學生集體表演《引黃造福》團體操贏得各方讚譽,學校獲得“先進集體”稱號。

8月 學校國中部整體劃歸古浪六中,古浪一中完成由完全中學向獨立高中的轉軌。

8月18日 程連副縣長、李華副主席來校調研“如何辦好一中”的問題。

9月10日 慶祝第19個教師節暨教職工表彰大會,評選出2003年度“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鄭文榮、李 鴻、田 宏、邱 萍、朱多文、俞 澎、朱印禎、張輝林、趙國卿、謝興文。

9月26日 出台《古浪一中學生學習方法規程》、《貫徹“學生學習方法規程”對教師的要求》,召開“落實學習規程、指導學習方法”動員大會。

12月1日 在本年度“甘肅省優秀教學論文”評獎活動中,安崇慶獲一等獎,趙國卿獲二等獎,楊弘然、楊興仁、李自新獲三等獎。

12月20日 學校開展“第六屆教育教學科研優秀成果”評獎活動。

12月24日 香港鳳凰衛視台記者來校採訪扶貧學生情況。

是年 學校獲武威市“治安保衛工作優秀單位”,獲古浪縣“教育教學質量指標完成先進集體”。

2004年大事記

2月21日 武威市電教館檢查組對學校信息技術環境建設進行檢查,學校被定為“二級標準”。

4月12日 第四屆“文化藝術節”正式啟動。

5月4日 白成林被縣委、縣政府樹為“古浪縣第二屆‘十大優秀青年’”,受到表彰獎勵。

5月20日 學校舉辦“文化藝術節”文藝演出,節目質量高,贏得好評。

8月30日 新教學大樓落成,縣上領導趙春、程連等出席典禮,與會嘉賓100多人。下午,工程隊因工程款短欠問題鎖門,導致高一新生和高三學生無法上課,在樓前停課等待3天,至9月2日才進樓上課。

9月 在全縣“教育質量年”活動中,陸森、王安河等4人獲“先進個人”稱號。

9月13日 召開高三年級任課教師會議,分析研討2004年高考動向、命題特點,制定2005年高三複習教學計畫和對策。

11月18日 黨支部舉行學生“業餘黨校暨開學儀式”,學校學生“業餘黨校”正式掛牌。

12月24 日 香港地區中國小校長觀摩團一行10餘人來校參觀。

是年 學校獲古浪縣“教育先進集體”,“高考成績顯著”獎。

2005年大事記

3月8日 為落實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成立了“開心教師會客廳”,舉行開廳儀式。

3月16 日 安排教研工作,落實教師結對幫扶活動,組織開展“課件評優”和“最佳一堂課評優”活動。

3月29日 電子備課室建成,老師們興高采烈,爭先恐後到備課室上網、備課。

4月1日 出台《高三常規教學管理細則》,對高三教學工作的常規做了詳細規定,提出了各學科統一的複習教學要求。

4月4日 第五屆“文化藝術節”開幕。本屆藝術節共有文藝節目、師生書畫及工藝美術作品展評、徵文活動、攝影畫報展評、廣播操比賽5項內容,至5月23日閉幕。

4月7日 召開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大會,開展“發揮表率作用,彰顯先進本色”的“保先”教育活動,為黨員教師頒發“黨員示範崗”台牌。首次發展了趙登艷、董 重、李永華、梁 媛、史振華、任興庭6名學生黨員。

4月28 日 中心教研室組織編寫“研究性學習活動指導手冊”。

5月12日 市教育局專家評估驗收組一行7人在姜珍學副局長帶領下來校進行評估驗收“市級示範性高中”創建工作。經過一天的評估驗收,學校達到“市級示範性高中”評估條件,驗收合格。

5月23日 舉行第五屆“文化藝術節”閉幕式文藝匯演,共表演29個節目,評出一等獎7個,二等獎8個,優勝獎11個。同時,對“文明班集體”、“文明中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團員”、“攝影畫報展評優勝班級”、“藝術作品優勝者”、“徵文比賽優勝者”頒發獎狀。

6月10日 “最佳一堂課”評課活動複評開始,各教研組初評後推薦25名教師參加了本年度“課堂教學評優”的複評活動。

7月12日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正式啟動,學校以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通過各種有效實踐載體分“學習動員、分析評議、整頓提高”三個階段認真落實,到12月底,“保先”教育活動取得良好效果,得到縣委和教育局黨委的高度評價。

8月9日 古浪縣委、縣政府任命鄭經奎為校長。10日 鄭經奎到校任職。

8月17日 召開入學教育暨高考動員大會。

8月23日 “古浪縣高考質量總結表彰獎勵大會暨市級示範性高中授牌儀式”在學校舉行,武威市政府、市教育局、縣上四大班子、教育局領導和全校師生參加了儀式。會上表彰獎勵了我校獲全縣高考文理科狀元的趙登艷、張全國等同學,學校獲“古浪縣高考成績突出”獎,獲獎金15000元,並授予“武威市市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牌匾一塊。

8月24日 高一新生進行軍訓,歷時3天。

8月30日 本年度古浪縣高考情況統計表下發。一中合計本科錄取人數364人,占考生人數的30.93%,專科錄取211人,高職錄取235人,高考高職以上總錄取人數達到810人,錄取總人數和錄取率均為全縣第一,在全市8所重點中學中排名第4位。

9月1日 成立學校治安室,隸屬於學校政教處,目的是加強學校綜合治理和學生管理工作。

9月6日 學校領導推門聽課活動開始,對分配和新調入我校的教師進行推門聽課、評課,促進新教師儘快適應高中教學要求。

9月10日 召開慶祝第21個教師節座談會,全體教職員工和部分離退休教師、縣上領導應邀出席。會上表彰了在本年度教育教學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先進工作者42人,獎勵了第七屆教育教學獲獎教研成果的教師49人次,公布了獲得2005年高考獎勵的教師名單和獎金。鄭經奎校長在祝賀節日的同時,期望全體教師落實“把握千頭萬緒,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幸福千家萬戶”的工作要求,全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9月20日 學校“晨曦”文學社恢復活動。由語文組負責,孫開虎擔任主編,恢復編輯出版校園文學雜誌《晨曦》,每學期編印2期,辟有學生優秀作文、教師文苑、校友之窗、刊中報等十多個欄目。10月12日出刊第一期。

9月28日 “第22屆田徑運動會”隆重開幕,歷時3天。

10月13日 武威市優秀教師事跡報告團來古浪縣作報告,縣城全體教師在學校新教學樓東大廳聽取了事跡報告,深受鼓舞和教育。

10月25日 總結研討2005年高考質量情況,下發2006年高考目標責任書和《古浪一中2006年高考獎勵辦法》。

10月28日 高三任課教師赴蘭州參加“甘肅省2005年高考信息發布會”,學習研究高考信息、措施。

11月12日 召開高一學生家長會,鄭經奎校長熱情洋溢地介紹了學校教育教學新舉措,並宣布了新一屆家長委員會,表彰獎勵了85名優秀家長;13日,召開高二學生家長會,表彰獎勵了70名優秀家長。

11月15日 召開中層以上領導會議,研究部署“建校50周年校慶”籌備工作,成立校慶籌委會,下設聯絡組、校史編寫組、宣傳組等小組開展工作。

11月16日 專程邀請民勤一中優秀教師趙忠彥、王國錦來校,在教師集體教研活動會議上作了關於教學教研、高考輔導、學生競賽輔導的專題報告;學校教研室主任祁成勤就論文撰寫的體會和經驗作了專題介紹,駱世舉副校長對教師教研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活動內容受到熱烈歡迎。

11月19日 全縣德育工作研討暨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在我校舉行,學校獲“古浪縣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11月30日 成立《教研動態》編委會,並召開《教研動態》編委會議,討論研究學校教研期刊《教研動態》創刊號的選編工作。

12月6日 新校門竣工。是日,學校召開校務委員會議,討論通過新的《古浪一中考勤制度》修改草案。

12月22日 全體黨員會議討論通過齊興源、王立昕等8位品學兼優學生加入中國共產黨。

12月30日 《教研動態》創刊號編印出版,共選編教師發表的論文24篇,學習參考文章6篇。《教研動態》印刷精緻,內容豐富,特色鮮明,受到領導、教師好評。

是 日 學校獲武威市招生工作先進集體獎。

校園環境

學校占地面積5.5萬㎡,建築面積4萬㎡,現有教學樓3幢,總面積14871 ㎡;綜合實驗樓一幢,面積3300 ㎡;青少年活動場館一個,面積2200㎡;學生公寓樓2幢,面積8006㎡,學生餐廳一個,面積4520㎡。300米標準田徑場1個,有物理、化學、生物標準實驗室9個,按國家二類標準配備了實驗儀器,實驗開出率達100%。圖書館擁有圖書3萬餘冊,每年訂閱報刊雜誌300餘種,有專門的教工閱覽室,學生閱覽室2個,共有座位300個,建有多媒體教室3個,設立了古浪一中網站,信息點接入所有教室和辦公室,56個教學班均安裝了多媒體設備,實現了“班班通”。學校擁有微機220台,保證了教育教學的需要。學校基礎設施完善,教學設備齊全。

辦學理念

學校內設兩室三處三級七組一中心,以“誠勇博識,自強不息”為校訓,以“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為校風,通過創建市級示範性高中,強化內部管理,提高辦學效益,正朝著管理有規範、教學升等級、環境整潔美、質量上台階的目標邁進。

學校榮譽

近年來,學校連續榮獲古浪縣“高考成績突出先進單位”,“教育工作實績考核一等獎”,“教育管理最佳化年先進集體”,“校本教研先進單位”;榮獲市級“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教育項目實施先進單位”、“平安單位”,“教育收費示範學校”、“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體育藝術衛生國防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普法教育先進集體”、“軍訓工作先進單位”;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 學校黨支部榮獲“全市先進基層黨支部”等榮譽稱號。目前,全校師生正以飽滿的熱情、紮實的工作,為把學校建設成為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而努力奮鬥。

校園精神

辦學理念:以人為本,追求卓越,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辦學目標:創一流業績,求最佳效益,育“四有”新人,建和諧校園

校 訓:誠勇博識,自強不息

校 風:勤奮、嚴謹、求實、創新

領導作風:團結、勤政、務實、高效

教 風:敬業、愛生、博學、求精

學 風:崇德、求真、樂學、善思

地理位置

古浪縣城昌松路西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