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曲遺韻:浙江富陽的古亭音樂

古曲遺韻:浙江富陽的古亭音樂

《古曲遺韻:浙江富陽的古亭音樂》是2011年8月1日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陶明輝。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古曲遺韻:浙江富陽的古亭音樂》主要內容簡介:1986年春,浙江省群藝館根據國家規劃,實施開展收集整理民族民間音樂的工作,當時首選在杭州地區開展工作,而杭州市群藝館又把這項工作的試點選在富陽市。在領導的指示下,我在一個星期內把富陽當地民眾熟知的“古亭鑼鼓”第一樂章“大花鼓”錄音(請真佳汗村古亭甲子會)之後記譜。緊接著,杭州地區各區縣音樂乾部集中在富陽,省館召開收集整理民間音樂的現場會議,他們把我記譜的民間音樂“大花鼓”作為一個記譜的實例,作了評論、分析,大家有了啟發,取得了在記譜中的經驗教訓。現場會議之後,杭州地區的收集民間民族音樂的工作在各地展開了。民間的“古亭鑼鼓”十分冗長,有七個樂章,即“大花鼓”、“三百子”、“乾坤鏡”、“分狄”、“背瘋婆”、“水漫”、“和番”。當時民間樂隊只能演奏前五個樂章,後面的兩個樂章,因為忘記了暫時還不能演奏。根據要求,必須把七個樂章的音樂連同鑼鼓經、打擊樂等全部合成的音響,統統記在譜上。我面對繁重的工作,只能耐著性子,克服困難,一步一步地完成它。

作者簡介

陶明輝,1937年10月生,上海市人,作曲家、民族音樂學家,副研究館員,浙江省富陽市文化館音樂幹部,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富陽市音樂工作者協會名譽主席。早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1959年4月入杭州市歌舞團,主要擔任全團樂隊的配器工作。編配的器樂大合奏《建設農村樂無疆》由浙江人民廣播電台播出,長期作為劇團的保留節目;小提琴曲《貨郎小調》由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的張耀祖擔任獨奏,是劇團的保留節目;小歌劇《千擔糞,萬擔糧》1959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二胡獨奏曲《慶豐收》由北京音樂出版社出版。1963年8月調入杭州地區富陽縣越劇團工作,期間創作了二十多部現代越劇音樂,主要有:中小型越劇音樂《追蛋》、《山村小站》,大型現代越劇音樂《紅嫂》、《楓樹灣》、《海島女民兵》等。1981年調入富陽市文化館工作,期間創作的主要作品有:《鶴蚌舞曲》獲浙江省民間藝術獎;《春江夜漁》獲杭州市優秀演出獎;歌曲《春江好》在全國首屆農村歌手大獎賽中演唱,分別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錄播;歌曲《我愛大海》、《鸛山之歌》均獲杭州市音樂創作一等獎;歌曲《小村之夜》獲富陽市創作比賽一等獎。富陽市文聯編輯了《陶明輝歌曲集》。自1986年起,潛心研究富陽民間音樂“古亭鑼鼓”。1995年首次在《富陽日報》發表文章《富陽的古亭音樂》。2001年把古亭音樂第一樂章《大花鼓》推上舞台,以樂舞的形式演出,參加杭州市2001年西博會暨國慶文藝演出並獲金獎。此後“古亭音樂”被中央和省市多家報刊及電視台介紹或播出。此外,陶曾八次獲“郁達夫文藝獎”。與孫文達合著《大地之歌》2007年由北京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出版。2004年,笛子獨奏《歡樂的山村》、整理編配的古亭音樂《三百子主題隨想曲》分獲浙江省小型民樂作品比賽三等獎、二等獎。2008年4月應母校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邀請,赴上海作“一部罕見的古代大曲”的學術講座。2010年4月,歌曲《獻上一束玉蘭花》獲杭州市企業歌曲比賽銀獎第一名。彩色通用象棋(國家專利證書、ZL200520015586.5)已在“中國發明與專利雜誌上發表(2011年第4期)”

目錄

序言

論富陽的古亭音樂

再論富陽的古亭音樂

古亭音樂(簡譜)

1.大花鼓

2.三百子

3.乾坤鏡

4.分狄

5.背瘋婆

6.水漫

7.和番

古亭音樂(工尺譜影印件)

古亭音樂(現代合奏譜)

1.大花鼓

2.“三百子”主題隨想曲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