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宇寺

古宇寺有常住僧眾21人,常住居士13人。 由於古宇寺2005年修建中,並無設計山門殿,不能體現佛教的博大、雄偉。

川南名剎古宇寺

隆昌縣地處四川盆地南部腹部,川渝兩省市交界處,是“川東大門”,為川東南陸路交通樞紐,四川省出川和出海大通道的要衝。全縣總人口75.57萬人,幅員面積794.41平方公里。隆昌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旅遊資源豐富,獨具特色。隆昌的石牌坊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規模與價值為全國之最,2005年隆昌縣被評為“中國石牌坊之鄉”。
“川南明珠”古宇湖東西最長7.5公里,南北最寬2公里,最大水深27米,環湖32公里,湖中大小島嶼6個,湖周山勢陡峭,怪石嶙峋,山上綠樹成蔭,風景秀麗,成群野鴨灰鶴為古宇湖特色景觀,冬季各類候鳥可達十萬餘只,素有“川南明珠”、“候鳥樂園”之美譽。
2005年11月9日,隆昌縣佛教協會在美麗的古宇湖畔隆重舉行了古宇寺天王殿落成、佛像開光典禮,這標誌著恢復重建後的古宇寺正式向遊人香客開放。人們心中的古宇寺終於又重建於古宇湖山林之間,重現昔日神秘佛韻,祈福平安的聖地。
古宇寺座落在古宇湖風景名勝區,位於青山疊翠之中,依山傍水,寺湖相映,碧湖古寺青山渾然一體,躍躍欲飛,蔚為壯觀。極目遠眺,亭台樓閣,寺廟禪風,香菸縷縷,無不讓人心曠神怡。古宇寺重新巍然於古湖之上,大山之中,覽古湖風光,盡收眼底,為景區增添了無限風光。古宇寺的布局不再是傳統的坐北朝南,而是較為少見、特別的坐西朝東,卻也恰合“旭日東升,佛從西來”之說。
古宇寺接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精華,廣大信眾極為推崇和膜拜,寄託著廣大信眾深厚的宗教情感和虔誠信仰。每逢宗教節日及觀音法會,來自當地及北京、成都、重慶、瀘州、富順、榮昌、內江、香港、台灣等地的信眾及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德國、等佛教徒、國際友人前來觀禮法會、燒香朝拜不計其數。
由於古宇寺舊址已被淹沒,許多珍貴的文物因此也永沉湖底。政府於2005年重建古宇寺,讓人為之振奮,社會各界人士和廣大信眾弟子無不盼望振興佛教聖地,澤被一方。然而古宇寺要恢復昔日風貌,也非一朝一夕之事。社會各界人士和廣大信眾自發組織,積極籌集募捐擴修資金。今欣逢盛世,經隆昌縣委、縣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批覆擴建古宇寺,新當選為隆昌縣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古宇寺管理委員會主任丹珠法師於2008年8月開始主持擴(改)建工程。法師變賣祖上留下的房產和多年行醫的收入計330萬元,全部捐獻寺廟用於償還購地、建築欠款和新的修建,並親自率領寺內僧人、居士一起參與寺廟建設。法師以孱弱身軀每天工作15個小時以上,親自參與繪圖設計、測繪地形、搬運磚木、募化資金等,負擔如來家業,學修並重,農禪並舉,只為弘揚佛法,恩澤一方。
古宇寺有常住僧眾21人,常住居士13人。堅持著五堂功課,初一、十五早晚鐘鼓齊放,供天、放生、施孤、布薩等,行持嚴謹如法如律,在廣大信教民眾中獲得了良好的評價。

建設工程項目:
古宇寺按佛教傳統建築藝術和局部風水格局,規劃寺院建築、造像,將以濃郁佛教色彩為主題,輔以時代特色,突出集山水園林、佛教文化、名家(名人)書畫、古典建築融為一體,塑造一座漢藏結合,以仿唐風格為主的穿斗式磚木結構的寺院。
1、在建山門殿。由於古宇寺2005年修建中,並無設計山門殿,不能體現佛教的博大、雄偉。因此山門殿的修建是非常必要的。修成後的山門殿成牌坊形式。立體通高15米,仿唐五門三飛檐式建築。具有雄偉磅礴之感。
2、重新裝飾大雄寶殿。對大雄寶殿釋迦牟尼佛及二尊者、文殊普賢、十八羅漢、觀音菩薩塑像進行真金刻繪,可保持數百年色彩不退。內外牆體進行著名民間藝人的仿敦煌飛天彩繪並塑雙龍抱柱一對,購置蜀繡和蘇繡金線寶蓋、彩幡若干。並聘請著名藏族畫家十餘名進行長達數月繪畫裝飾,已布置成為全國漢傳寺廟中少有的精緻、巧美殿堂。一進入大殿就立即令人能感受到佛教莊嚴勝相、大慈救苦的圓滿自在境地。
3、已建鐘樓、鼓樓。新建鐘樓高12米,購置銅和鐵鐘一口,放置6米高度。鐘聲悠揚能傳至2公里左右。鐘聲寄寓人們聽見鐘聲忘卻煩惱,珍惜眼前時光,努力學習工作之意。新建鼓樓高12米,購置台灣產氂牛牛皮鼓一架,放置6米左右高度。鼓聲寄寓人們聞鼓點聲身心清淨,晝夜六時恆有吉祥之意。
4、改建佛教療養院、慈濟老年公寓。經市、縣衛生局批准,把原有老年公寓改建成為中國第一家佛教養生療養院,以傳統佛教禪修方法,結合藏醫《四部醫典》養生理論和民間中草藥、地道藏藥藥浴、藥王灸療、正脊推拿、古印度瑜伽術,集東方特色的佛教文化信仰、傳統醫療、藥浴保健、修身養性為一體的慢性病、亞健康疾病、疲勞綜合症的康復治療中心。療養院為三層仿古水泥磚木結構。分為25個房間(均帶衛生間),該院的所有收入用於寺院公益事業和慈濟老年公寓開支。慈濟老年公寓為寺廟的福利機構,凡年滿70周歲的僧人、居士、社會孤殘老人均可申請入住,日常生活開支和醫藥費用均有寺院補貼。公寓分為30個房間(均帶衛生間)。還配備有花壇、活動場所及健身器械、娛樂室、醫務室等。
5、已建五觀堂。為寺廟僧人、居士、信教民眾用素齋的食堂,日常食品全採用寺院自身種植或釀製的無農藥公害的新鮮蔬菜和豆類等食物,預計可容納120人用餐。
6、已建客堂、圖書室。為寺廟接待信教民眾和遊客休息場所並提供4000冊以上佛教知識叢書、中醫保健養生、傳統文化等讀物。
7、園林綠化。請北京專業古建園林設計單位對寺廟進行整體設計,購買黃桷樹、黃果蘭、菩提樹、銀杏、雪松等名貴樹種,力爭將寺院設計為禪意盎然,體現水池游魚、幽石曲徑,奇珍異草,鳥語花香等清淨優雅的環境。使人們在此疲憊與煩惱頓消。
8、在建藥師殿。通高18米,仿唐四檐三寶頂三門古建築。內塑藥師佛佛像一尊,塑像通體彩繪、鍍金,殿堂布置莊嚴、凝重。旁側各為七聖堂(內塑神農、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宇陀•元丹貢布等七位中醫、藏醫歷史上的醫聖),醫經堂(內藏《黃帝內經》、《本草綱目》、《傷寒論》、《四部醫典》、《千金方》等不同時期版本的醫家名著)
9、在建準提觀音殿。通高12米,內塑十八臂準提觀音菩薩像一尊,塑像通體金繪、千手各持法器,殿堂布置清淨莊嚴。旁側為地藏王、財神菩薩殿,牆體兩側為“目連救母圖”,“地獄變相圖”,以教育世人常行善道,孝敬父母,體恤家人。
10、已建龍王殿(護法神殿)。通高13米,占地120平方米的仿天壇式建築。內塑龍王神像和主管人間財富、官運、事業的黃財神,兩側各為大吉祥天女和綠度母、白度母。該殿是廣納釋放諸佛菩薩威德、永保十方善信、平安納福、功德無量,寺院舉行法會大回向的場所。塑像通體鍍金,神態相好莊嚴。每天晨昏寺院僧眾都會專門在此誦念祈求佛力加持、菩薩保佑的經文。
11、已建大佛殿。高21米,占地360平方米,中間純紫銅鑄阿彌陀佛像高8米,重達3.6噸,該像為川渝境內最為高大的阿彌陀銅佛像。四周各置純銅鑄觀音聖像四尊各高2.1米,氣勢雄偉、莊嚴,大佛沐浴山水之間,無限慈悲的妙好面容頓使人們領略佛門廣大、包容萬物、慈悲濟世,超凡脫俗的至高境界。
12、在建塔林。中間建造一座高9米的大白塔,內供奉釋迦牟尼佛的真身感應舍利數粒,丹珠法師血經數卷等珍稀物品計30餘件。塔林的其他小塔用於作為寺內僧人和常住居士的安息之處。塔林設計將嚴格按照佛教建築風格,融合古代建築、書法、雕刻藝術,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佛弟子依舊受享佛光普照。
(擬建禪修中心一座,千佛殿一座,梵宮(地下)一座,大日如來殿一座,極樂堂一座,淨心精舍等建築物)
各位大德居士、善男信女:遙想千年,古印度佛教越洋而來。無數高僧,為求經弘法,捐軀獻命,佛在中華,和諧永存。建寺興教,淨化人心,淨化社會,歷史文化之傳承,佛教事業之繁榮,社會各方之和諧,佛法之弘揚益莫大焉。古宇寺落成,象徵著政通人和,社會和諧,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古宇寺的晨鐘暮鼓遠盪湖天,香火繚繞,經聲陣陣,給一方百姓帶來人氣、靈氣和福氣。庇護華夏大地風調雨順,人民福祉綿長。丹珠法師及僧俗弟子為之四方奔走,八方呼籲,是為民心向善,好為義舉。
經云:“人天路上,做福為先,功德林中,布施第一。”
誠心敬祈:十方長者,大德居士,善男信女,結五根而誠信,宏六度以檀信。仁心厚宅,慷慨解囊,共享善舉,集腋成裘,匯涓成流,少亦無妨,多而益善。多種善根,深明善性,廣結佛緣,懿行懿德。福被父母師長親眷,蔭澤兒孫同事學友。祈福中華、祈福佛教、祈福眾生!
寺院總占地約22畝左右,建築面積(不包括附屬建築)約9600平方米。工期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預計資金1300萬,現有資金(建設中)460萬。
(凡捐款或實物100元以上者,寺院將舉行百人功德名吉祥延生普佛、準提火供、焰口消災法會各一台;300元以上者除功德芳名上錄法會名冊還將鐫名於功德石碑,流芳百世。)

四川省隆昌縣古宇寺
GuYu Temple, LongChang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China
地 址:四川省隆昌縣古宇湖風景區郵 編:642150
電話:0832-3990619 3555992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