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固寨產業聚集區

古固寨產業聚集區

新鄉縣古固寨鎮是河南省“中州名鎮” 、“環境優美鄉鎮”和新鄉市“重點鎮”。全鎮區域面積46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3.5萬人,3.7萬畝耕地。

簡介

乘借十六屆五中全會的春風,2006年以來,該鎮按照市、縣“三位一體”工程建設的要求,制定了“培植新產業、建設新農村”的總體規劃,提出了以產業集聚區建設為載體,以中心村建設為突破口,統籌謀劃,全面推進,努力培育“三大產業”(新型工業、生態農業、商貿服務業),實現“三個集中”(人口向鎮區和中心村、工業向產業集聚區、土地向規模經營)的發展思路,努力把古固寨鎮建設成為新型工業集聚區、現代農業展示區、新農村建設示範區。積極探索以產業為支撐,就地轉移農民、富裕農民,就地城鄉一體化,建設新農村的途徑和方法。

發展現狀

一、新鄉縣古固寨產業集聚區基本情況
1.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新鄉縣古固寨產業集聚區位於新——鄭——洛產業帶的北端,是新鄉市委、市政府規劃的“新鄉都市區”中重要的示範性產業集聚區,規劃用地規模7平方公里,其中工業製造配套區5.3平方公里,商貿服務區1.0平方公里,生態休閒居住區0.7平方公里;集聚區由新長公路南北連線線連線省級開發區——新鄉市工業園區,是古固寨鎮對接新鄉市工業園區、服務新鄉市工業園區、呼應新鄉市都市區的工業加工配套區。集聚區規劃範圍內地下水資源豐富,水質量良好;現狀排水河流有東五乾河排渠;規劃區內地勢平坦開闊,具有較好的開發建設前景。
古固寨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共投入資金5000餘萬元。經過兩年多的基礎設施建設,古固寨產業集聚區內三縱(濱河路、鴻達路、綠源路)六橫(田園路、豐收路、富達路、富康路、富強路、玉源路)九條道路已全部建成通車,總長度23.3公里,新長路與新長北線連線線已建成通車;包括新長公路在內的六條道路全部配套單、雙側排水管網,總長度18.44公里;所有道路雙側栽植綠化樹;五條道路實現了亮化,總長度10.97公里;供電方面,已經完成了集聚區10KV電源線路工程及其他配套設施的建設,為集聚區配套的110KV變電站正在建設之中;興建一座大型污水處理站,集聚區區域環評已報省環保局審核同意,現正在編制環評大綱,集聚區總規已通過評審。集聚區整體發展框架已經成型,基本達到“六通一平”的標準,為企業入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截至2008年上半年,古固寨產業集聚區實際完成開發面積2.5平方公里以上,占規劃工業用地面積的47%左右。
2.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古固寨產業集聚區立足本地實際,積極培育特色產業。在加大力度扶持骨幹企業,培育機械製造、農副產品加工、台灣工業園等支柱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先後有台灣老松機械、台灣金鑫鞋業、加拿大施耐特塗料、中美合資久立鎂業等30餘家中外企業相繼落戶建設,打造了河南省高檔包裝用紙生產基地——新鄉鴻達紙業有限公司,國家航材指定生產廠——新鄉久立鎂業有限公司,全國起重行業大型企業——新鄉市起重設備廠,省高新技術企業——新鄉市喬山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全國防水20強、國家質量免檢企業——新鄉市日月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幹企業。農副產品加工已形成年產值超億元的花生加工基地。
3.交通優勢 新鄉市位居中國經濟地理的中心部位,屬於國家二級交通樞紐城市,京廣、太石(太原——山東石臼)鐵路在此交匯,107、106國道,京珠高速公路、阿(內蒙古阿榮鎮)——深(深圳)、濟——東、新——陵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方圓600公里以內的重要城市有:北京、天津、武漢、西安、石家莊、太原、濟南、合肥、徐州、保定、洛陽、常熟等,輻射人口達5億多。集聚區位於新鄉市區東南部,處於城鄉結合部,是新鄉市通往開封的咽喉要道,新長公路、新菏鐵路穿境而過,西臨107國道約3公里、京珠高速公路約2.5公里,新菏鐵路在鎮區設有大型車站和貨場,新鄉市85路公車直達集聚區,鎮級公路四通八達,西南距鄭州90公里,距新鄭國際機場110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
4.區位優勢 集聚區位於“中原城市群”的北部,“新鄭產業帶”的北端,“新鄉都市區”的中部,新鄉市規劃建設的五個省級工業開發區的中心地帶,可以共享新鄉及五個工業開發區在交通、科教、人力、旅遊和金融商業服務等方面的資源。新鄉市東擴南移的城市發展格局將為集聚區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將擔負起承接新鄉市城市功能轉移的重要責任。
5.人力資源 集聚區緊臨新鄉市職業學院,西距大學城僅4.5公里。區內企業與北大、清華、西安交大、鄭大等國內重點高等院校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人才資源優勢明顯。
6.電力優勢 古固寨鎮區建有新鄉市東郊最大的220KV變電站,鴻達紙業有限公司建有自備熱電廠,鎮區配套建有35KV開關站,為集聚區配套的110KV變電站正在建設中,10KV的線路已架設18公里,電力充沛。
7.地質情況 集聚區地處黃河沖積平原,淺層屬新生代第四系全新沖積物。該區0—8m為粘土,中間有淤泥亞粘土,屬新近沉積物粘土;8—12m為粉砂、細粉砂;12—80m為細砂,均為全新河流沖積粉層。該區工程地質條件較好,地殼總體穩定性好,土地允許承載力為15—20t/m,沒有重大斷層,地勢平坦,自然坡降為1/4000,海拔高度70—80m。
(一)地層 新鄉縣境內地層絕大部分為第四紀地層所覆蓋。僅西北部大塊鄉一帶的近山區有基岩裸露,屬奧陶系和第三系的殘積和坡積混合型岩灰。岩性為棕黃色粘土、亞粘土夾灰岩、泥灰岩岩塊,厚度10m~30m,並含有大量鈣質結核。其他廣大地區,均屬第四紀地層。第四系地層,覆蓋於第三系之上,其厚度不同,多為湖積與沖積層,由北向南逐漸加厚。
(二)地貌 新鄉縣地處古黃河沖積平原的北翼和太行山前沖洪積扇的南緣地帶,海拔70至82m,地勢西高東低,一般坡降為1/4000。從西北到東南,可分為三個地貌單元,西北部衛河以北地區,為太行山前沖洪積傾斜平地,北高南窪,約占全縣總面積的12%;中部古陽堤以北至衛河以南,是古黃河、沁河泛流地區與背河窪地,由黃河、沁河泛濫沉積形成,地貌複雜,多為槽狀窪地和龍崗坡地,約占全縣面積的39%;南部與東南部為黃河故道漫灘沙丘地區,地勢起伏較大,一般高出背河窪地3m-5m,約占全縣面積的49%。
8.水文情況
(一)地下水 集聚區屬黃河故道,地下水資源豐富,水質良好。經探測表明:該地區淺層水頂板埋深4-8m,底板埋深71-87m,以中砂為主。中層水頂板埋深73-97m,底板埋深124-137m,以中細砂為主。地下水礦化度小於0.7g/L,是理想的生產、生活水源。地下水流向從西南至東北。主要含水層組有淺層含水組、中深層含水組和深層含水組,含水層厚度大(50-70米),顆粒粗,為粗中砂和細砂,富水程度高,淺層含水組單井出水量1195.26~2908立方米/日,滲透係數16~25米/天;中深層含水組單井出水量1137.84~2725.92立方米/日,滲透係數為9.23~13米/天;深層含水組單井出水量1000~3000立方米/日。地下水的補給主要由天然降水入滲、引黃灌溉入滲、過境河水浸滲3種,總入滲補給1.63億m。其中降水入滲5930萬m,引黃灌溉入滲9561萬m,過境河水浸滲829億m。可作為一期建設水源。
(二)地表水 新鄉縣境內有衛河、東孟姜女河、西孟姜女河、百泉河、共產主義渠、人民勝利渠、民生渠、東五乾排河等8條過境河流,年均過境流量達10.6億m,最高年份過境量達15.26億m,最低年份僅2.75億m。
流經集聚區的主要河流為:人民勝利渠東三乾河、東五乾排河等。
1人民勝利渠東三乾河 人工開挖的引黃灌溉兼濟衛河的大型水利工程,屬海河水系,總乾渠從黃河到新鄉市飲馬口入衛河,全長52.7km。新鄉縣境內長16.75km,最大流量為100m/s,並有兩條幹渠,長13.25km,有十幾條支渠,灌溉面積35萬畝,該區種植水稻、小麥等雜糧及經濟作物。該河處於集聚區的西北邊,可作為二期水源。
2東五乾排河 原發源地在獲嘉境內,現已失去灌溉功能,總長度20.6km,在古固寨鎮域長度6.2km;常年流量為0.1m/s,洪水流量為1.5m/s,是古固寨鎮生活生產污水的主要納污水體,最後匯入大沙河,根據《新鄉工業園區總體規劃》新鄉工業園將在大沙河的下游設一座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將達到7萬噸/日。集聚區在該河東測,沿河而建,在該河的西側已建成一座大型污水處理廠並投入使用,集聚區的污水處理率為45%,污水經一級處理後必須達標方可排入。
9.氣候條件 集聚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季節變化明顯,春季乾燥少雨;夏季炎熱高溫,降雨集中;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宜人;冬季寒冷寡照少雨雪。年平均氣溫14℃,歷年極端最低氣溫-21.3℃,歷年極端最高氣溫42.7℃,年均降雨量 617.8mm。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次主導風向為西南風,歷年平均風速為2.4m/s。
二、入駐企業相關優惠政策。
1.凡新辦生產性企業,以集體土地流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每畝每年流轉費1000元,經營期限達到十年以上的,免除壹年土地流轉費。一次性交清流轉費的,每畝3-4萬元。
2.凡新辦生產性企業固定資產在1000萬元以上的,以徵用土地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農民土地補償費每畝3-4萬元,國家規定的其它費用,可以用企業上交稅金獎勵的辦法抵扣。
3.凡投資建設標準廠房並負責招商引進企業的,自開工之日起,免除一年土地流轉費,鎮財政負責按銀行同期基準率給予貸款貼息一年,租用標準廠房企業,每年每平方米60-100元。入駐後第一年所納稅金地方部分全額補貼給企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