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力井

“古力”一詞是德語的譯音,意思是指帶有可供人出入井蓋兒的,地下雨污水坑道。 青島的公共地下管網是全國最發達的,所以青島道路上的古力蓋就非常多。 現在,青島的市區擴大了,新增的地下排水管道已四通八達,非往日可比。


 “古力井”“古力蓋”一詞是青島獨有的一種稱謂
“古力”一詞是德語的譯音,意思是指帶有可供人出入井蓋兒的,地下雨污水坑道。
至於“古力”究竟應該翻譯成漢字的哪兩個字,也有專家認為還是用“軲哩”比較好。由“古力”派生出來的另一個使用頻率很高的詞,還有我們經常在馬路上見到的地下雨水、污水、自來水、電纜、煤氣等管道井蓋,青島人稱之為古力蓋(兒化音)。
青島的公共地下管網是全國最發達的,所以青島道路上的古力蓋就非常多。曾經有一個外地來青辦事的汽車司機,說過這樣一樁趣事。他說,當他第一次開車來青的時候,就發現了那么多的古力蓋。結果等他再回去的時候,就一路數起了古力蓋。據他那次統計,僅出一趟青島市,就會遇到四百多個古力蓋。青島古力蓋的使用,至今已有上百年了。
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的古力蓋在天主教堂附近還有一些,都是圓形的,上面鑄有不少德文。青島的雨水、污水排水管道鋪設於德占時期的1898年10月至1905年,全部為地下暗渠。首批鋪設的下水管道約有3200米。至德占前的1914年,全市市區雨水管道為29.97公里、污水管道為41.07公里、雨污合流管道為9.28公里。德國人還在市區設立了四個排水泵站,對地下的雨污水進行處理。這是青島首次鋪設的大規模地下管網工程。現在,青島的市區擴大了,新增的地下排水管道已四通八達,非往日可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