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義美術

古典主義美術

古典一詞源出於拉丁文(Classicus),有“典範”的意思。美術上的古典主義主要產生在義大利學院,17世紀時確在法國得到了極大發展。在17世紀,法國的古典主義文學藝術特別發達,湧現了一大批代表人物。美術上的代表有普桑、洛蘭、烏埃、勒布倫等人。 古典主義美術主張理性至上,克服個人情感;強調描寫“美”的絕對概念;雖主張“模仿自然”,但這種“模仿”不是指物質世界,而是指自然中存在的人性和理性。

基本信息

17世紀法國美術的主流是古典主義美術。古典主義十分推崇古代希臘羅馬,在形式上要求概括、簡練、明確等等。其藝術特徵是:一、強調遵循古代和文藝復興盛期的藝術傳統;二、題材大多是神話、聖經、歷史故事,特別是王朝的一些史跡,現實生活的題材往往被排除在外;三、作品的規模較大,強調莊嚴、宏大的氣魄。宮廷內的古典主義美術家還十分注重作品的豪華性;四、在技巧上注重精確的素描,多運用簡練、明確、清晰的藝術語言。

新古典主義興盛於18世紀中期,19世紀上半期發展至頂峰。

新古典主義一方面強調要求復興古代趣味特別是古希臘羅馬時代那種莊嚴、肅穆、優美和典雅的藝術形式;另一方面它又極力反對貴族社會倡導的巴洛克和羅可可藝術風格。

新古典主義又不同於17世紀盛行的古典主義,它排擠了抽象的、脫離現實的絕對美的概念和貧乏的、缺乏血肉的藝術形象。它以古代美為典範,從現實生活中吸取營養,它尊重自然追求真實,以及對古代景物的偏愛,表現出對古代文明的嚮往和懷舊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