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猛獸

Marcher的悲劇是有一種必然性的。 真實的Marcher,讓他們的友誼成為習慣,生活密不可。 Marcher的悲劇就是錯過他的愛。

作者簡介

詹姆斯,美國小說家。1843年 4月15日出生於紐約。他的父親亨利是哲學家神學家,長兄威廉是著名的哲學家、心理學家,實用主義的創始人。他生長在一個富有教養的家庭中,象當時許多有素養的美國人一樣,羨慕古老的歐洲文明。自幼往來於歐美之間,1875年起定居倫敦。1915年因美國一時未曾參加世界大戰,忿而加入英國籍。1916年2月28日倫敦病故。
詹姆斯幼年在家庭教師指導下學習。1862至1864年在哈佛法學院求學,並與著名的現實主義小說家威·迪·豪威爾斯相識。1864年開始寫作文學評論與短篇小說。1875至1876年在巴黎結識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莫泊桑、福樓拜、都德和左拉,以及英國作家羅·路·斯蒂文森等。他因殘疾未能在南北戰爭時服役。長期以來勤奮寫作,著作浩繁。1911年獲得哈佛大學的榮譽學位,1912年獲得牛津大學的榮譽文學博士稱號。1916年英國政府授予他最高文職勳章。

作品簡介

《叢林猛獸》的內容與文風和早期的作品大不相同,題材和《專使》有相同之處。在《專使》中,主人公敦促青年要盡情地生活,使生活豐富飽滿。在《叢林猛獸》中,男主人公虛度年華,在過多的考慮和權衡是非中錯過了熾熱、真摯的愛情。他力戒自我中心主義,但仍為自我中心主義所束縛。作者揭示了一個受過高深教育而富有情操的男子最終的虛弱與無能為力。這部小說的文風十分複雜,多用冗長的句子,堆砌副詞和比喻,有猜謎一樣的對話,意思含混。
《叢林猛獸》這篇中篇小說,全文一萬八千餘字。主要講述主人公Marcher馬切爾,很早的時候就有一個奇怪的頑念,預感他的生命里將發生一件驚人壯觀或者災難性的事情,從而會改變他的所有認識,改變他的人生。這件事情就像一隻蹲伏在叢林中的猛獸,隨時可能跳出來。於是他幾十年的大好時光都在他的無所事是的等待中荒廢。在此期間,他認識了一個叫May梅的女子。她在她20歲他25歲的時候見過一次,而且Marcher竟然將他的這個“秘密”告訴過May,他自己也忘記。May一直愛慕著Marcher,十年里一直保管著他的秘密。所以將他們再次碰面後,May決定答應守護Marcher和他一起等待猛獸的到來。May的聰慧美麗和善解人意讓他們成為知己,常常見面分享對那個秘密的想法,但是卻從來不提及愛情。Marcher自以為是的覺得,既然他自己會遭遇猛獸,結果不是他打敗猛獸,就是被猛獸吃掉,無論哪種結果,都是兩敗俱傷。於是他認為結婚的話時間對女士很不負責的事情。時間一年一年的過去,直到May的了重病,而Marcher也越來越感覺到May 已經獲悉猛獸的真相了,他焦急的詢問,但是May從來也沒有給過一個明確的答案,總是似是而非地暗示。一直到May去世,他也未曾知道May說的到底是什麼。May死後的一年裡,Marcher去中東很多地方旅遊,但是一直覺得生活依然平庸,沒有著落。知道他回來後 來到May的墳墓前,他看見墓園裡另一個男人在別的墓碑前深切痛苦的臉,他震驚了,才發覺,原來這么多年,他是一個沒有熱情的人,沒有愛情沒有朋友沒有任何感情,沒有任何經歷,兼職是一個找不到生活過的證據的人。他的醒悟讓他終於了解May曾經做過的暗示,終於知道他生活中最大的不幸就是錯過了May,錯過了愛情,成為一個不曾生活過的人。
Marcher的悲劇是有一種必然性的。
是一個極度自我為中心的人,他考慮事情,不管是 人際關係工作 還是 感情,都是先考慮到對他本身 ,對他的猛獸 會有什麼影響。他總是瞻前顧後地很謹慎的說 要提防自己掉進自私自利的深淵,所以給 May買精美的生日禮物,他想讓自己覺得他不是在 利用 May,於是故意不經常提猛獸的事;不想讓別人覺得 may是在無私地照顧他。甚至在May 快要病重的時候,他想的依然是 May會不會把秘密帶到墳墓里。這些顧慮本身就說明他是個自私的人。正是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自利讓他 時刻沉浸在猛獸的困擾中,忽略了生活和愛情。他沒有任何別的生活興趣。他不要求人們諒解他,他也不主動去諒解別人。就是這樣他幾乎就是一個找不到有生活證據的人。他固執地認為 猛獸存在,於是不管陪伴他那么多年May 對他怎么暗示,猛獸並不是他想的那樣,暗示他只有 珍惜愛情才能得到救贖,他都聽不進去,還是閉塞視聽地,愚笨地一次次追問May到心力交瘁,直到失去May,錯過愛情。
May之所以能出現在Marcher的生命里就是因為她不像別人,認為他是個鬼迷心竅的古怪的傢伙,她對他的執念一直是一種寬容的態度,默默的全心全意守護他。然後她機靈聰明地知道該怎么對待marcher的問題 培養默契,而且只有她 能看到各種表象之下 真實的Marcher,讓他們的友誼成為習慣,生活密不可。Marcher的悲劇就是錯過他的愛。所以這一切都是他悲劇能發生的先決條件。她不是Marcher悲劇的製造者,但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如果她不是自尊心那么重,能把所有她看透的事情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告訴Marcher他的猛獸是什麼,點醒他,而不是一直暗示,那么Marcher應該就能早一點明白,而不至於在失去機會之後無力挽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