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絞殺戰

反絞殺戰

反絞殺戰1951年8月至1952年6月,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協同,為抵抗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對“三八線”以北交通運輸線實施大規模持續戰略性轟炸,保障交通運輸而進行的鬥爭。“絞殺戰”是美軍仿照1944年3月盟國空軍在義大利境內,以德軍使用的鐵路線為主要攻擊目標而發動的一次空中戰役而炮製的。

反絞殺戰不畏犧牲的中國志願軍
反絞殺戰 1951年8月至1952年6月,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協同,為抵抗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對“三八線”以北交通運輸線實施大規模持續戰略性轟炸,保障交通運輸而進行的鬥爭。 “絞殺戰”是美軍仿照1944年3月盟國空軍在義大利境內,以德軍使用的鐵路線為主要攻擊目標而發動的一次空中戰役而炮製的。那次戰役,最初被稱為空軍協同攻勢。後來被稱為“絞殺戰”。朝鮮半島的地形、交通線的構成以及美軍空中封鎖的計畫,都同在義大利進行過的“絞殺戰”極為相似。所以,美軍把他們的這次行動亦得意地稱為“絞殺戰”,想把朝鮮半島變為昔日的亞平寧半島。

戰爭概述

反絞殺戰中國人民解放軍參加抗美援朝
1951年7月,朝鮮停戰談判開始。敵在其地面部隊發動夏季攻勢的同時,依恃其空軍優勢,出動大批飛機,對朝鮮北部交通樞紐和重要路段實施狂轟濫炸,企圖摧毀北部的交通運輸補給系統,癱瘓中朝軍隊後方,破壞其防禦的穩定,窒息志願軍前方作戰力量,從而達到其在談判中迫志願軍方就範的目的,美軍把這種持續的戰略性轟炸稱為絞殺戰。在防空火力薄弱、技術裝備和物資器材極端缺乏的條件下,志願軍以頑強的戰鬥精神,進行反“絞殺戰”鬥爭。

戰爭背景

韓戰爆發後,美國即將其空軍投人戰鬥,並不斷增加兵力。至一九五O年十月志願軍人朝時,其空軍兵力增加到十五個聯隊(大隊),共有各種型號作戰飛機(包括海軍作戰飛機)一千一百多架。連同英國、澳大利亞、南非聯邦及南朝鮮空軍,總共有各種型號作戰飛機一千二百多架。其中半數以上用於轟炸破壞志願軍後方的集結地域、補給基地、運輸車輛和交通樞紐、公路鐵路橋樑等。至一九五一年七月,隨著戰線南移,並初步恢復了鐵路交通時,敵人投人戰場上的航空兵部隊又有大量增加,而且飛機的作戰性能有很大的提高。其航空兵已增至十九個聯隊(大隊),各種型號作戰飛機總數已經達到一千四百餘架。其中有美國當時最先進的F-86型噴氣戰鬥機七十五架,F-84型噴氣戰鬥機三百架。朝鮮停戰談判開始後,為配合談判,其航空兵更加劇了對志願軍後方的轟炸破壞。

反絞殺戰美軍三大王牌兵敗朝鮮戰場
志願軍人朝初期,既無空軍參戰,又缺乏對空防禦武器與防空經驗。敵機在潛伏特務配合下,肆無忌憚地狂轟濫炸、低空掃射,白天鑽山溝,夜間找燈光,猖狂已極。一九五O年底以前,防空部隊只有一個高射炮兵團,與敵航空兵鬥爭,主要採取偽裝、隱蔽、疏散等防護手段,一切較大的作戰活動和後勤活動,均利用夜間進行,加上後勤機構和工作不適應作戰要求,處於邊打邊建狀態,因而在戰役組織實施與後方運輸補給上造成了極大的困難。由於敵機的轟炸破壞和汽車駕駛員缺乏夜間閉燈行駛的經驗,又時值嚴冬,雪深路滑,運輸效率極低,車輛損失也大,志願軍人朝作戰的頭七個半月內,即損失汽車三千多台(平均每月四百多台),使大量作戰物資積壓在鴨綠江北。第一至第三次戰役期間,前方糧食供應僅能達到需要的四分之一;第四次、第五次戰役時,雖有好轉,但也僅能滿足需要量的一半,遠遠不能滿足作戰的需要。前線部隊挨餓受凍,影響了戰役的組織與實施。但是,由於全軍逐漸開展了積極的對空射擊,有效地打擊了低空飛行的敵機。志願軍後勤工作和後勤部隊在邊打邊建中,陸續得到改善與加強。一九五一年一月下旬,在瀋陽召開的志願軍第一次後勤工作會議以後,提出了“建設打不斷、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的戰鬥口號,開始建立固定的兵站線,並沿公路幹線設定了夜間對空監視哨。在公路幹線上每隔一至三公里設一組,以監視敵機活動,發現敵機即鳴槍報警,汽車司機聞警馬上閉燈行駛。採取這一措施,提高了運輸效率,減少了運輸車輛和物資的損失。六月,志願軍後勤司令部成立後,使志願軍後勤建設和工作逐步進入了與作戰要求基本相適應的新階段,為爾後的反“絞殺戰”的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與此同時,鐵道兵部隊已增至四個師和一個直屬橋樑團、一個援朝鐵路工程總隊。七月,根據中朝兩國協定,在安州由中朝組建了朝鮮鐵道軍事管理總局(簡稱“軍管總局”),統一負責朝鮮境內的鐵道運輸的管理、組織與實施。劉居英任局長兼政治委員,金黃一(朝方)、黃鋒任副局長。同年八月,在瀋陽又成立了中朝聯合鐵道運輸司令部(簡稱“聯運司”),東北軍區副司令員賀晉年兼司令員,東北局秘書長張明遠兼政治委員,朝鮮鐵道副相南學龍和劉居英、李壽軒等為副司令員,崔日民等為副政治委員,下轄朝鮮鐵道軍事管理總局、運輸局、朝鮮鐵路復歸指揮局。搶修指揮局等機構,統一管理朝鮮境內的鐵路運輸和鐵路線的搶修維護等。此時,鐵路運輸線已由一九五O年底時的三百四十餘公里,增加到一千兩百多公里。

反絞殺戰南北大戰引發的抗美援朝
美軍被迫轉人戰略防禦和停戰談判開始後,仍夢想以其空中優勢進行戰略轟炸解決朝鮮問題。七月十三日,李奇微給遠東空軍司令下達了“在此談判期間,應採取行動以充分發揮空中威力的全部能力,取得最大的效果,來懲罰朝鮮任何地方的敵人”的命令。當其在談判中妄圖攫取一萬二千餘平方公里土地的無理要求遭到嚴正駁斥後,即乘朝鮮北部洪水成災,志願軍後方供應更加困難之機,在敵對志願軍發動“有限目的”的夏季攻勢的同時,其空軍對志願軍也開始實施“空中封鎖戰役”,即“絞殺戰”(又稱“窒息戰”、“破壞戰”),即依仗其空軍優勢,以封鎖志願軍後方鐵路運輸為中心的空中作戰行動。其目的是切斷志願軍運輸補給線,分割志願軍前後方,以“窒”志願軍,達到用軍事壓力,迫志願軍接受其停戰談判中的無理要求。

戰爭過程

根據敵飛機活動規律和志願軍之對策,反“絞殺戰”大體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一九五一年八月中旬至八月底)

敵利用朝鮮北部特大洪水災害,以鐵路線為主要目標,對志願軍交匯運輸線實施全面轟炸封鎖,主要逐段轟炸鐵路路基和反覆轟炸鐵路橋樑,並阻志願軍修復。在其全面實施“絞殺戰”以前,敵空軍從七月起就進行了試驗和準備。八月十八日,敵對志願軍交通線的轟炸破壞全面展開,即“絞殺戰”開始。其第5航空隊的絕大部分兵力主要用於切斷朝鮮西北部的鐵路線,集中轟炸宜川肅川、熙川至順川之間的鐵路幹線;轟炸機指揮部的B—29重型轟炸機負責轟炸宜川、新安州、順川和平壤等地的重要橋樑;艦隊航空兵則負責封鎖朝鮮東部的鐵路線。戰鬥轟炸機每天通常出動兩次,一般使用三十二機到六十四機的大編隊進行活動。每個戰鬥轟炸機聯隊每天攻擊一段長二十四到四十八公里的鐵路線。F-86噴氣式戰鬥機則主要以若干小編隊組成“阻擊螢幕”進行掩護,並在大機群活動的同時,以四至六機小編隊進行遊獵活動,伺機偷襲志願軍起飛、返航降落或散隊的飛機。為防止志願軍航空兵部隊進駐朝鮮境內,對其空軍活動和地面部隊造成嚴重威脅,B-29重型轟炸機除轟炸重要橋樑外,還主要負責轟炸破壞朝鮮北部的機場。至八月底,整個鐵路交通處於前後不通中間通的狀況。

反絞殺戰特大洪水災害已使志願軍後方交通運輸線受到嚴重破壞,8月18日,美國空軍乘朝鮮北部發生40餘年來罕見的洪水災害之機,開始出動大批飛機不分晝夜地反覆轟炸、封鎖朝鮮北部的鐵路交通線。
敵人在轟炸鐵路線的同時,也加劇了對公路線及運輸車輛的轟炸破壞。白天以戰鬥轟炸機掃射待進車輛和囤積物資,在重要橋樑、路線上投擲定時炸彈和一觸即發的蝴蝶彈,阻止車輛通行。夜間在公路上空用C-47運輸機投下照明彈,用B-26輕型轟炸機分區搜尋目標,進行跟蹤追擊轟炸,妄圖摧毀“所有的公路交通”和“每條線路上的每輛卡車和每一座橋樑”。

當時志願軍一線各軍一度存糧不足一周,二線各軍存糧也不足半月,情況十分嚴重。為了粉碎敵之“絞殺戰”和戰勝洪水災害,除組織部隊翻曬浸濕受潮的糧食、物資,動員二線部隊、機關節糧支援一線外,採取了以下措施:

加強對空鬥爭。志願軍高射炮兵部隊共有四個師另三個團又五十個營,分別擔任掩護前線與後方任務。其中歸志後直接指揮、擔任掩護後方交通運輸的高射炮兵由三個團又十個營增加到四個團又二十五個營,主要掩護鐵路橋樑和倉庫區。為保障夜間行車安全,調整和加強了後方運輸線上的防空哨。八月,調第50軍第149師配屬志後擔任防空哨任務,連同原有的公安第18師及有關分部警衛團,擔任防空哨任務的兵力共有七個團又兩個營,約八千二百多人,在二千一百多公里的運輸線上晝夜監視敵機活動。同時,對各種物資加強疏散、偽裝,設立假目標,真真假假,迷惑敵人。

在組織鐵道兵集中力量搶修被破壞的橋樑和線路的同時,志後還統一組織汽車運輸部隊、工兵和後勤各種力量,採取了鐵路、公路與水上漕渡相結合的接力運輸方式,在洪水泛濫和江橋遭到破壞的地方,組織潛渡,採取分段倒運的辦法,使各段線路有機地聯繫起來。這種鐵路、公路和漕渡相結合的接力運輸方式,是在洪水泛濫、敵機轟炸情況下創造的一種特殊的運輸形式。它使志願軍達到了路斷、橋斷而運輸不斷的目的。採取這種形式並結合搶裝、搶卸,僅八月份即將一千一百多車皮約合三萬四千噸的物資搶運到前線,初步改善了當時缺糧、少彈的供應狀況,比較圓滿地完成了運輸任務。

第二階段(一九五一年九月——十二月)

反絞殺戰“絞殺戰”的第二階段,即集中轟炸清川江以南的新安州、西浦、價州間鐵路“三角地區”。
敵人在“絞殺戰”的第一階段,普遍轟炸交通線和橋樑,收效不大,於九月份開始了“絞殺戰”的第二階段,即集中轟炸清川江以南的新安州、西浦、價州間鐵路“三角地區”。此處是朝鮮北部鐵路和公路運輸的咽喉,這個地區被破壞,不僅南北、東西的鐵路運輸將同時中斷,而且公路運輸也將受到嚴重影響。且西浦至新安州段兩側多水田,順川至价川段則路基較高,被破壞後修復困難。敵人利用這一地勢特點,每天平均出動五批一百零三架次飛機集中轟炸這一地區,並逐步壓縮轟炸地段。最初,集中轟炸京義鐵路(漢城至新義州)漁波至新義州段和滿浦鐵路(滿浦至西浦)順川至价川段;隨後,敵人又將重點封鎖區集中在京義鐵路的大橋至肅川的十七公里和滿浦鐵路泉洞至中坪的二十二公里地段上。十一月開始,又將封鎖地段緊縮到萬城至肅川十公里地段和泉洞至龍源里十公里地段上。最後更壓縮到肅川至萬城間鐵路線上的里程樁“317”——“318”一公里地段及龍源里至泉洞間“29”公里處之一點上。同時,轟炸時間由定時改為不定時,轟炸次數由每天二至三次增至五至六次,轟炸機群也由每次出動二十至三十架增至五十至六十架。敵人企圖是在一小段或一點上連續反覆轟炸,使志願軍不能修復,從而達到徹底中斷志願軍交通運輸之目的。當時正值敵人發動“秋季攻勢”,志願軍前方戰鬥異常緊張,大量作戰物資(包括冬裝)急待前運,鐵路運輸成了當時後勤工作的焦點。 為粉碎敵人對“三角地區”的集中封鎖、破壞,志願軍在聯司首長統一領導下,採取了集中使用兵力,密切防空、搶修、運輸的協同,加強分段倒運等辦法,並加強了“三角地區”的防空兵力。九月初,中央軍委決定將東北軍區防空司令部所屬的四個高射炮兵團和六個高射炮兵營撥歸志後直接領導和指揮。九月下旬,從掩護機場修建的高射炮兵第64師中抽調了十一個獨立高射炮兵營和六個高射機槍連,加上原有高射炮兵部隊,在鐵路線上組成了四個防空區,即:平壤、安州、定州、价川、順川區,殷山、新倉里區,陽德、龍池院裡區,平壤、物開里區,進一步加強了鐵路線上的防空力量。十月中旬以後,又陸續將掩護機場修建的大部分高射炮兵調往“三角地區”和其他重要鐵路地段。還從國內抽調了一個雷達連、五個探照燈連,配合高射炮兵作戰。到十二月初,“三角地區”及其附近目標的高射炮兵部隊增為三個師又二十三個營和城防高射炮兵四個團及一個高射機槍團和一個探照燈團,僅在“三角地區”的新安州至魚波段和价川至順川段,即集中了高射炮兵七個團又八個營對敵機作戰。同時,以高射炮兵第64師為基礎,在安州成立鐵道兵高射炮兵指揮所,實施統一指揮。防空火力增強後,狠狠打擊了敵機瘋狂氣焰,僅十二月一個月,就擊落敵機三十八架,擊傷六十八架。
反絞殺戰志願軍空軍殲擊航空兵以師為單位,採取以少到多、以老帶新、先打弱敵、再打強敵等穩妥辦法,陸續投人作戰

早在八月下旬,志願軍志願軍空軍即奉命同蘇聯空軍一部擔負保護平壤以北主要交通線和掩護機場修建的任務,根據中央軍委確定的“逐步前進”、“輪番作戰”的方針,從九月下旬,志願軍空軍殲擊航空兵以師為單位,採取以少到多、以老帶新、先打弱敵、再打強敵等穩妥辦法,陸續投人作戰。九月二十五日,殲擊第4師出動三十二機,配合蘇聯空軍一百十二機與襲擊志願軍順川、安州,平壤等鐵路目標的敵百餘架混合大機群進行了空戰。這是志願軍空軍首次與敵大機群作戰。在這次空戰中,飛行員劉涌新單機與六架敵機激戰,擊落F-86飛機一架。他是志願軍空軍第一個擊落F-86飛機的飛行員。此後,二十六日、二十七日,志願軍空軍配合蘇聯空軍又連續同敵空軍進行了大規模空戰。從九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五天空戰中,敵被志願軍擊落二十六架,擊傷八架。從而被迫“決定其戰鬥轟炸機以後不在米格走廊(註:敵人大致把新義州、新安州、熙川、楚山地域上空空域稱為‘米格走廊’)內進行封鎖交通線的活動”。十月,志願軍殲擊第4師又協同蘇聯空軍與敵連續進行了六次大規模空戰。其中,五日,該師第10團起飛二十機,在清川江大橋上空打敵戰鬥轟炸機,掩護地面部隊過江,擊落敵機三架,擊傷二架,志願軍被擊落一架。十日,該師第10、第12團先後起飛三十八架機,配合蘇聯空軍八十機到清川江口以南打擊來襲志願軍鐵路交通線之敵。擊落敵機四架,擊傷一架,而志願軍無損失。十月下旬,殲擊第3師接替殲擊第4師繼續配合蘇聯空軍擔任掩護泰川一帶新建機場和平壤、安東一線交通運輸的任務。

隨後,殲擊第 2師第 6團和殲擊第14師也先後於十一月四日和十六日轉到一線參戰。空聯司於十月完成了安東指揮所的建設,十一月三日劉震司令員率指摔機構由瀋陽赴安東,從此,志願軍志願軍空軍就在安東指揮所的組織指揮下作戰。十一月十八日,殲擊第3師第9團 起飛十六機,協同蘇聯空軍八十八機出擊在永柔、安州、清川江附近轟炸掃射志願軍鐵路目標的敵F-84飛機,第9團擊落敵機六架,志願軍無損失。其中第1大隊大隊長王海率領六機,勇猛衝殺,擊落敵機五架。該大隊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與敵空戰八十多次,共擊落擊傷敵機二十九架,榮立集體一等功。十一月二十三日,該師第7團又創造了一次空戰擊落擊傷敵F-84八架,志願軍僅輕傷一架的範例。其中大隊長劉玉堤即擊落四架。十二月二日,志願軍志願軍空軍第一次參加了雙方多達三百架飛機的大空戰,殲擊第3師首次與美F-86飛機作戰。

反絞殺戰中朝聯合鐵道運輸司令部搶修指揮所在安州成立前方指揮部,負責統一指揮鐵道兵各師(團)、工程總隊及朝鮮人民軍各鐵道聯隊。
當天下午,敵機八批一百二十餘架,襲擊志願軍泰川、博川、順川地區交通運輸目標。殲擊第3師起飛四十二機,配合蘇聯空軍四個團反擊該敵。該師第7團二十二機在肅川、清川江口上空與二十餘架敵F-86飛機作戰,因缺乏經驗,此戰志願軍也被敵擊落二架、擊傷一架。此後第3師又參加了兩次雙方三百架飛機的大空戰,並取得了與F-86飛機作戰的初步經驗。十二月八日,志願軍殲擊第6師進入一線作戰。十二月九日和十一日,殲擊第2師第6團和殲擊第14師分別開始在殲擊第3師掩護下打敵小機群。從此,志願軍空軍開始了自己帶領新部隊作戰的階段。殲擊第3師於一九五二年一月中旬由殲擊第4師接替返回二線休整。該師在朝鮮北部上空作戰八十六天,取得擊落擊傷敵機六十四架的重大勝利。志願軍空軍自九月下旬至十二月底先後投人四個師又一個團,戰鬥出動三千五百二十六架次,擊落各型敵機七十架,擊傷各型敵機二十五架。由於志願軍殲擊航空兵的積極作戰,很快迫使敵戰鬥轟炸機的活動空域撤到清川江以南,並迫使敵B-29戰略轟炸機從十月份起轉人夜間活動。

在加強對空防禦的同時,也進一步加強了鐵路線的搶修力量。九月八日,中朝聯合鐵道運輸司令部搶修指揮所在安州成立前方指揮部,負責統一指揮鐵道兵各師(團)、工程總隊及朝鮮人民軍各鐵道聯隊。隨後,中央軍委給鐵道兵配屬了五個新兵獨立團、補充新兵九千人,加上鐵道兵原有部隊和朝鮮鐵道工程旅等,志願軍在朝鮮北部鐵路線上的搶修力量已達七萬餘人。在搶修鬥爭中,根據敵機轟炸情況和志願軍之需要,採取重點搶修的方針,將主要兵力集中在“三角地區”及東、西清川江和東大同江三座橋樑上,而暫時放棄平壤至物開里段的搶修工作。在搶修中,充分發揮了民眾的智慧,創造性地採取了諸如架設活動橋樑,白天移開,晚上移回;以枕木排架代替後方填補大彈坑等方法,節約了搶修時間,又迷惑了敵機,減少了橋樑損失,提高了運輸效率。兵力分成晝夜兩班,輪流替換,二十四小時不停地搶修。做到隨炸隨修,當天被炸,當晚修復,當晚通車,至十二月,共修復路基土石方四十九萬三千二百多立方米,“三角地區”全部恢復通車。

為在有限的通車時間內,通過更多的列車,鐵路運輸上創造了密集的“列車片面續行法”,即在通車的夜晚將列車排列在一個成幾個區段上,同一方向行駛,並縮小列車間隔時間和距離。運用此法大大提高了運輸通行能力。在未修復的地段,則組織汽車、馬車、人力車進行長區段的倒運。在緊急情況下,也採取過汽車遠程直達運輸的辦法。為解決當時運輸力不足問題,還動員了全軍三分之一的兵力搶運冬裝。

為便於統一指揮朝鮮境內鐵路運輸線的防空、搶修、搶運工作,十二月間,在安州成立了前方鐵道運輸司令部(簡稱“前運司”),原中朝聯合鐵道運輸部搶修指摔局前方指揮部改組為搶修指揮所,同鐵道軍事管理總局和鐵道兵高射炮兵指揮所等均隸屬前運司,由它統一指揮。從此,在朝鮮境內的鐵道運輸部隊、搶修部隊和高射炮兵部隊,在前運司的統一領導下,使“運輸——搶修——防空”三位一體,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大大提高了鐵道運輸效率。

反絞殺戰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美國將領
與此同時,根據九月八日誌願軍黨委擴大會議決定,志司組織了七個工兵團和二線休整的各軍及各兵團直屬部隊,在朝鮮人民的協助下,掀起了一個規模巨大的搶修公路熱潮。至十二月,全軍共出動一百五十七萬多人次,共加固加寬原有公路三十條,總長二千一百五十八公里;新修公路七條,總長二百九十二公里。從而大大緩解了公路運輸緊張狀況,改善了運輸條件。

由於防空、搶修、搶運三位一體的聯合作戰,至十月,鐵路運輸情況一度好轉,曾爭取到半個多月的時間通車。十月下旬,敵機轟炸封鎖更為加劇,志願軍“三角地區”鐵路運輸再度中斷。經重新部署力量,到十二月,終於徹底打破了敵對志願軍“三角地區”的封封。敵人也無可奈何地承認:“凡是炸斷了的鐵路,很少是在二十四小時內未能修復的”,“對鐵路實行‘絞殺作戰’的效果是令人失望的”。據不完全統計,在此階段,志願軍鐵路運輸搶運過封鎖區的作戰物資共達一萬五千四百多車皮。同時,志願軍公路運輸也得到了很大改善,汽車運輸能力較四至八月提高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從而逐步改善了志願軍供應狀況,保證了志願軍作戰的基本需要,並使前線開始有了糧彈儲備。

第三階段(一九五二年一月至六月)

到一九五一年底,敵人實施“絞殺戰”已超過了其原計畫的時間一個月,並未達到預期目的,但敵人不甘心就此罷手。李奇微認為“如果終止空中封鎖交通線的活動,或者縮小這種活動的規模”,就會使志願軍“在一段比較短的時間內就能積聚起足夠的補給品,從而有能力發動一次持續的、大規模的攻勢”。於是,決定繼續實施“絞殺戰,一直到“戰術態勢或停火協定使志願軍們必須做出改變時”為止。一九五二年一至三月,敵航空兵為了避開志願軍日益增強的對空炮火,被迫放棄對“三角地區”的晝夜轟炸破壞,改變為機動的重點突擊與轟炸志願軍鐵路兩頭,即封鎖志願軍作戰物資的來路和去路的戰術。其目標區為:宣州至定州、定州至嶺美、新安州至順安、价川至熙川等段(以上各段均為志願軍物資來路)和順川至陽德、三登至新成川、元山至高原等段(以上為志願軍物資去路)。三月以後,又對上述地段採取了“飽和轟炸”,即二十四小時晝夜不停地集中所有能夠用來執行封鎖任務的飛機對鐵路線上的幾個小段實施猛烈轟炸。其中,重點轟炸定州至新安州之間通過沼澤地帶的鐵路幹線。與此同時,敵還對志願軍主要公路運輸線實行逐段控制,層層封鎖,投擲定時炸彈、蝴蝶彈、四爪釘和用重型炸彈將公路炸成許多大坑等,以阻撓志願軍車輛夜間行駛。

在對空作戰方面,志願軍殲擊航空兵繼續採取輪換作戰的方針。一月中旬,殲擊第4、第15師先後接替殲擊第3師和第2師第6團。由於新部隊增多,暫時不能打硬仗和大仗。為加速鍛鍊部隊,採取了乘敵之隙,遠程奔襲的方法打擊敵人,從打弱小之敵中提高部隊戰鬥力。如殲擊第6師於一月三十一日起飛三十六機,奔襲活動於平壤以南黃州、沙里院地區的敵機,並擊落F-84、F-86飛機各一架。二月十日,殲擊第4師第12團第3大隊大隊長張積慧在僚機單子玉的掩護下,將美空軍第4聯隊第344中隊少校中隊長、號稱“空中英雄”的喬治·阿·戴維斯及其僚機擊落,在美國引起了較大震動。二月中旬,殲擊第14師轉口二線休整,殲擊第6師繼續單獨作戰。第4師則開始掩護殲擊第15師作戰。繼續抓緊敵大機群活動的間隙。採取奇襲戰法,深入平壤以南地區,打擊分散活動之敵。三月份以後,敵將大機群改變為小編隊分批連續出動,輪番交替活動,廣泛採取遊獵方法,加緊封鎖志願軍機場,阻止志願軍機出動反擊。此時,志願軍為加速部隊實戰鍛鍊,殲擊第12、第17師和殲擊第18師於三月下旬和五月下旬接替殲擊第6、第15師轉到一線,殲擊第3師也於五月上、中旬接替殲擊第4師。由於志願軍空軍頻繁換防,新部隊比重更大,戰鬥力有所減弱。在這種不利形勢下,又未能隨敵人戰術的改變而及時採取相應對策,特別是不能更有效地防止敵F-86飛機的連續偷襲,因而常常陷人被動,以致空中戰線又退回到鴨綠江一線。這一階段,志願軍殲擊航空兵先後有七個師參戰,共出動二千五百八十八架次,擊落擊傷敵機四十八架(一月份未統計)。

反絞殺戰戰爭勝利後,告別朝鮮人民
根據敵機活動規律的變化,高射炮兵採取了“重點掩護、機動作戰”的方針,一方面以掩護後方交通的三個高射炮兵師為主,配屬若干高射炮兵團、營,組成三個高射炮兵群,重點部署在新安州、順安、熙川、順川、新成川、陽德鐵路沿線,掩護車站、橋樑和兵站倉庫;一方面又劃分了各高射炮兵部隊的機動作戰地區,在不影響重點目標掩護的原則下,廣泛實施機動作戰,以游擊、伏擊等辦法打擊敵機。如高射炮兵第513團,在定州、宜川地區的四十多天游擊作戰中,共擊落敵機三十七架,擊傷一百五十二架。在反“絞殺戰”的第三階段中,志願軍掩護交通運輸的高射炮兵部隊共擊落敵機一百九十八架,擊傷七百七十九架。這個階段,掩護鐵路運輸的高射炮兵,除輪換四個團外,還增加了一個團,並增調了探照燈兵二個連和雷達兵三個連人朝,協同志願軍殲擊航空兵和高射炮兵作戰。

在鐵路搶修方面,採取了“以集中對集中,以機動對機動”的方針。即在確保“三角地區”通車的原則下,對明顯的敵之轟炸重點亦適當配備了較多的兵力,對其他地區則視敵機破壞程度臨時機動兵力進行搶修。為了對付對志願軍鐵路橋樑和重要地段的轟炸,還修築了迂迴線路和便線、便橋,以保證順暢通車。

在鐵路運輸方面,針對敵機夜間轟炸多在“月圓期”和每天二十二時至二十四時的活動規律,鐵路運輸採取“搶二十二點”,利用月虧期集中突運待避列車等辦法。並在列車“片面續行”運輸的基礎上,增設信號隊,實行全面性的合併續行運輸,進一步提高了運輸效率。使本階段鐵路各線通車夜達到了百分之六十八點九至百分之九十六。

反絞殺戰後方部隊
後勤裝卸部隊與鐵路運輸密切配合,實行“分散甩車,多點裝卸”,加強兵站倉庫的偽裝、防火、搶救措施,發現敵機轟炸徵候,採取及時轉移、分散儲存等方法。由於志願軍積極地進行反“絞殺戰”鬥爭,在五月份即超額完成了志願軍半年的運輸任務,並提前完成了朝鮮政府的物資輸送。

在這一階段,公路運輸同樣進行了艱苦鬥爭。一九五一年下半年,在全軍普遍整修公路的基礎上,又新修公路七百多公里,架設和加固橋樑七十餘座,修涵洞四百多個,使乎無鐵路(平壤至元山)南北有了八條公路幹線和若干支線,解決了東線供應問題。在各主要河流渡口架設便橋,公路沿線大量設定車輛待進所和夜間行車設施,使汽車運輸能力比一九五一年下半年提高了百分之七十左右。同時,還調整和完善了防空哨。在三十二條共二千五百多公里的公路上,使用了一萬二千六百多人的兵力,設定了一千三百多組對空監視哨,保證了汽車部隊的安全運輸,使汽車損壞率在第一季度降到百分之二點三,第二季度降至百分之一點七。

戰爭結果

反絞殺戰美軍俘虜
敵人“絞殺戰”失敗後,便集中力量破壞水電站、前沿至縱深八十公里地幅內廠礦、城鎮和志願軍的倉庫及指揮機關,企圖破壞志願軍前線指揮、陣地工事及作戰地區的物資供應以及加重對和平居民的威脅。六月二十三日至七月八日,敵連續出動一千四百多架次飛機狂炸水豐、赴戰、長津、鹹興等發電站,七月十一日與八月二十九日出動一千三百至一千六百多架次飛機轟炸平壤及其附近地區,並叫囂炸毀朝鮮北部七十八座城市。自八月起進一步加緊了對志願軍新溪、伊川、淮陽之線以南戰役縱深以內的轟炸,僅八月十二日至十八日,敵在志願軍七個軍陣地上空即出動飛機二千七百五十七架次,投彈二千三百四十三枚。針對敵人這一行動,志願軍除以航空兵對敵作戰和加強要地防空外,並將掩護交通與後方兵站基地的高射炮兵向前移動,加強第一梯隊受敵威脅最大的各軍。各軍除加強陣地管理,搞好隱蔽、偽裝等措施外,也將其半數以上的高射炮兵靠近了防禦前沿,以連為單位採取遊動射擊,並結合增設假目標與步兵火器的埋伏火力打擊敵機。從此,志願軍反轟炸鬥爭的重點,進轉到了正面戰線。由於志願軍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與敵人進行鬥爭,敵人對志願軍戰役淺近縱深的轟炸,並未造成嚴重威脅。

雙方兵力

反絞殺戰劉震司令員
為加強後方對空防禦,保障供應運輸,一九五一年一月,經中蘇兩國商定,蘇聯空軍出動兩個殲擊機師(米格15型飛機)協助掩護清川江以北輯安至江界、安東至安州兩條鐵路運輸線。此時,志願軍空軍已組建了三批部隊共八個師(殲擊師六個、轟炸師、強擊師各一個),正開始組建第四批部隊,至一九五一年六月,又組建了殲擊師七個和轟炸師、運輸師各一個。四批空軍部隊共組建了十七個師,計:殲擊師十三個,轟炸師二個,強擊師和運輸師各一個。其中能夠先後參戰的部隊,已經有九個殲擊師和兩個轟炸師。志願軍空軍為積極準備正式參戰,於一九五0年底至一九五一年三月初,曾派出殲擊第4師第10、第12團,先後以大隊為單位,隨同蘇聯空軍進行小規模的輪番實戰鍛鍊(該師第12團於七月初至八月初再次進行實戰鍛鍊)。三月中旬,經中朝兩國協定,成立了以劉震為司令員,王漣(朝方)、常乾坤為副司令員的中朝空軍聯合司令部(簡稱“空聯司”),統一指揮中期空軍聯合作戰。

志願軍高射炮兵部隊從一月起也陸續得到了加強,至七月下旬已有四個師又三個團和五十個營,共有三十七毫米口徑高射炮七百三十三門,七十六點二毫米和八十五毫米口徑的高射炮七十二門。其中三個師又一個團用於掩護機場修建,一個師又兩個團六個營用於掩護交通運輸線,大部分獨立高射炮兵營則配屬在各軍,掩護前線作戰活動。

敵空軍為了實施“絞殺戰”,動用了百分之八十的兵力,其戰鬥轟炸機和戰略轟炸機幾乎全部投入使用,並計畫以三個月時間全部摧毀朝鮮北部的鐵路系統,使之“鐵路運輸陷於完全停頓的地步”。志願軍後方所有部隊,在朝鮮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以無比頑強的戰鬥精神進行了反“絞殺戰”鬥爭。

戰爭評價

反絞殺戰抗美援朝時期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軍民一起,在10個月的反“絞殺戰”中,打破了美國空軍的空中封鎖,志願軍後方交通線形成前後貫通,縱橫交錯的“打不斷、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基本解決了作戰物資的補給運輸問題,取得了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勝利。鬥爭中,志願軍傷亡2300餘人,損失飛機80餘架、高射炮30餘門、機車502台、車輛4550節。在反“絞殺戰”中,志願軍志願軍表現得特別英勇頑強,湧現出大批英雄模範人物。在解放戰爭中曾榮獲“登高英雄”稱號的鐵道兵第1師第1團第1連副連長楊連第,於1952年5月15日在搶修東清川江大橋時英勇犧牲,後被朝鮮方面授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美第8集團軍司令官詹姆斯·范佛里特將軍在漢城記者招待會上供認說:“雖然聯軍的空軍和海軍盡了一切力量企圖阻斷共產黨的供應,然而共產黨仍然以難以令人置信的頑強毅力,把物資送到前線,創造出驚人的奇蹟。”戰後,美國空軍官方出版的《韓戰中的美國空軍》一書承認:“對鐵路線進行的歷時10個月的全面空中封鎖,並沒有將共軍挫傷到足以迫使其接受聯合國軍方面的停戰條件的地步”。

戰爭作用

反絞殺戰美第8集團軍司令范佛里特於一九五二年五月三十一日在漢城記者招待會上,也不得不承認:“雖然聯軍的空軍和海軍盡了一切力量,企圖阻斷共產黨的烘應,然而共產黨仍然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頑強毅力,把物資運到前線,創造了驚人的奇蹟。”
在反“絞殺戰”的鬥爭中,志願軍與朝鮮全體軍民群策群力,各軍兵種在統一領導下密切協同,積極鬥爭,將敵空軍的活動空域壓向清川江以南,並形成了一條“打不斷、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勝利地粉碎了敵切斷志願軍交通運輸線的企圖,打破了敵人“空中優勢”的神話,使志願軍後方供應條件獲得了進一步改善。由於這個階段志願軍高射炮兵和殲擊航空兵共擊落擊傷敵機一千多架,至四月,敵戰鬥轟炸機實力降到了最低點,已無力對志願軍鐵路兩頭同時進行“飽和轟炸”,只能轟炸清川江以北一頭了。敵子六月被迫放棄“絞殺戰”。美第8集團軍司令范佛里特於一九五二年五月三十一日在漢城記者招待會上,也不得不承認:“雖然聯軍的空軍和海軍盡了一切力量,企圖阻斷共產黨的烘應,然而共產黨仍然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頑強毅力,把物資運到前線,創造了驚人的奇蹟。”這正是對共“絞殺戰”慘敗的招供。

志願軍反“絞殺戰”鬥爭的經驗表明:雖敵空中力量與志願軍對空防禦力量強弱懸殊,志願軍技術裝備處於劣勢,但只要善於組織力量,集中統一指揮,密切協同動作,發揮民眾智慧,是完全可以取得對空鬥爭的勝利的。

參考文獻

(1)《中國大百科全書》

(2)《韓戰中的美國空軍》

韓戰戰爭列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