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團圓

反向團圓

反向團圓,是指許多人選擇在自己工作的城市與家人團聚的過年方式。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不再一味強求返鄉團圓。

基本信息

簡介

反向團圓反向團圓
即便歷盡千辛萬苦,也要在除夕前趕回故土與家人團聚,這就是中國人的團圓觀念,中國也因此年復一年地上演著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過年對於中國民眾已不再意味著一定要返回故鄉,一些人留在工作的城市與家人團聚或出遊,原本在家鄉的親人到城市裡過節,被稱為“反向春運”的這種過年遷徙方式正書寫中國人團聚的新形式。

對於已在大城市安家落戶的人來說,過年返鄉團聚不再是必然的選擇。夫妻倆請來雙方父母在他們工作的城市過年,不用再博弈到底回誰家了,老人也不反對換個地方過春節,子女也能盡孝心。民眾觀念的改變,讓仍以闔家團圓為主題的春節有了不同的形式。

原因

反向團圓反向團圓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反向團圓”,有著現實的因素。這種“逆向遷徙”的線路與春運傳統線路相反,且老人們大多可以自由選擇出行時間,自然避開了春運的壓力,甚至還有可能購買到折扣力度很大的機票。而且子女們也可以將往年耗費在路上的時間節省出來,選擇陪伴家人親友,更可以避免雙方因“去誰家過年”這個難題而產生紛爭,更節省了個人在搶票一事上所耗費的大量精力、成本。

這種“反向團圓”也體現出城鎮化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故土難離”,這個“故”字強調的是一個人從小成長的生活環境。但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年輕人選擇自由流動到異地工作學習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以往“父母在,不遠遊”讓人們總是習慣將故鄉、老家視為唯一的“家”。但現在,老人出來過年而非子女回家,就說明老家故鄉已經不再是唯一的“家”了。這個“家”可以沒有親朋好友,可以沒有從小成長起來的熟悉環境,但只要有雙親、愛人和孩子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是家。而闔家團圓才是春節永遠的主題,是中國年最純的味道。

優點

反向團圓反向團圓
有分析認為,反向團圓既可以有效緩解春運交通壓力,也能帶動淡季旅遊的酒店、景區等消費,對個人來說,也不必為搶票心力交瘁,甚至節省旅遊費用。

旅遊過年、異地過年正在成為各地興起的春節新風尚,返鄉過年不再像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在民眾心目中具有濃厚的皈依感,“年味淡了”是時下很多人對過年的共同感受。

實際上,“過年”本身並沒有多少變化,闔家團圓永遠是春節的主題。年味的變化只是形式上的變化。走親戚、看春晚、穿新衣等傳統形式已滿足不了現代人的需求,而旅遊過年、微信拜年、紅包大戰等,都在以新年俗的形式詮釋著闔家團聚。新年俗的興起,賦予了根植於農耕社會的春節新的活力,讓幾千年來的年味得以延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