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尾烏鵑

叉尾烏鵑

叉尾烏鵑(學名:):是一種中等體型的杜鵑,體長23-28厘米,全身體羽亮黑色,僅腿白,尾下覆羽及外側尾羽腹面具白色橫斑,前胸隱見白色斑塊。幼鳥具不規則的白色點斑。尾羽開如卷尾。雄鳥虹膜褐色,雌鳥黃色;嘴黑色;腳藍灰色。 主要棲息於森林或平原較稀疏的林木間,在樹上活動和棲息,以昆蟲為食,偶爾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汶萊、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緬甸、中國。 註:曾經是烏鵑的亞種,2014年被IUCN確定為獨立物種。

形態特徵

叉尾烏鵑 叉尾烏鵑

叉尾烏鵑成鳥通體大致黑色而具藍輝,最外側一對尾羽及尾下覆羽具白色橫斑;初級飛羽第一枚的內翈有一塊白斑,第三枚以內有一斜向的白色橫斑直跨主次級飛羽基部;翼緣常雜以白色;覆腿羽的外翈亦色白。在不很老的成體中,項部也有1-2塊白色的大點斑;有時在翅上覆羽、尾上覆羽甚至背和頭部都有零星的小白點。羽主要為黑色,尾羽除最外側一對為最短外,其餘愈向中央愈短而成叉狀;嘴形側扁。  

幼鳥(8月初采自瑤山) 羽色缺乏亮輝,背及胸部、翅上覆羽等有很多白色羽端斑或具白色羽端;尾羽及尾下覆羽更多白色,越幼的鳥羽色越無光澤,到處散有白點。
虹膜褐色或緋紅色;嘴黑色,腳灰藍色。 

棲息環境

棲息于山地和平原茂密的森林中,也出現於林緣次生林、灌木林和耕地及村屯附近稀樹荒坡地帶。在大森林或平原較稀疏的林木間都可見。在樹上活動和棲息。  

生活習性

在中國海南島為留鳥,在其它省區為夏候鳥。   該種在廣東內陸4月始出現,10月下旬已看不見,但在珠江口的島嶼及灘涂地帶冬、春天均獲得標本,顯然終年留居。

多單個或成對活動。常停息在喬木中上層頂枝間鳴叫。有時也活動於竹林中。主要在樹上棲息和活動。飛行時無聲無息,一浮一沉地盪著尾巴,呈起伏地波浪式飛行。形甚悠閒,但急迫時也作快速的直線飛行。站立時身體姿式較垂直,與一般杜鵑不同。常停於頂枝間鳴叫,鳴聲為6音節,聲似人吹口哨,似為“pi”的6綴音,音階上升,漸次升高。有時亦發出聽起來似悲悽的雙音“wi-whip”。  

主要以昆蟲為食。常以毛蟲、其他柔軟昆蟲為食,也見如卷尾樣凌空撲捕飛過的小甲蟲、啄食枝頭的野果、種子。尤其喜吃毛蟲等鱗翅耳昆蟲。也吃甲蟲、膜翅目和其它昆蟲。偶爾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  

分布範圍

分布地區從中國分布區向南至印度半島,東至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  

中國西藏(墨脫)、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福建、廣東、海南。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3-5月。在中國廣西瑤山在8月7日採到幼鳥。可見,至少在7月仍是產卵期。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附近,5-10月均有產卵,卵色淡黃而有淡紅色斑點,自己不營巢孵卵。通常將卵產於卷尾、燕尾、山椒鳥、白喉紅臀鵯、黑頭鶥、沼澤大尾鶯等鳥的巢中,由別的鳥替它孵卵和育雛。  

亞種分化

曾經是烏鵑的亞種之一,2014年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確定為獨立物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但在中國種群數量不普遍,應注意保護。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