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苦

厭苦

厭苦是漢語詞語, 拼音:yàn kǔ 意思是厭煩以為苦事。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後漢書·循吏傳·孟嘗》:“姑年老壽終,夫女弟先懷嫌忌,乃誣婦厭苦供養,加鴆其母,列訟縣庭。”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一:“﹝ 漢陰生 ﹞常於市中匄,市中厭苦,以糞灑之。”

唐 元稹《春蟬》:我自東歸日,厭苦春鳩 聲。作詩憐化工,不遣春蟬生。

《舊唐書·陽城傳》:“諸諫官紛紜言事,細碎無不聞達,天子益厭苦之。”

宋 洪邁 《夷堅乙志·玉華侍郎》:“人世紛綸,真可厭苦。”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六·洞庭丐者》:“ 洞庭山 有丐者,貌似狂易,常行乞道上,夜則臥菴寺廡下,僧厭苦之,驅去復來。”

夏曾佑 《小說原理》:“人使終日常為一事,則無論如何可樂之事,亦生厭苦,故必求刻刻轉換之境以娛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