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新居十三首

原上新居十三首

《原上新居十三首》是唐代詩人王建的一首詩。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原上新居十三首
新占原頭地,本無山可歸。荒藤生葉晚,老杏著花稀。
廚舍近泥灶,家人初飽薇。弟兄今四散,何日更相依。
一家榆柳新,四面遠無鄰。人少愁聞病,莊孤幸得貧。
耕牛長願飽,樵仆每憐勤。終日憂衣食,何由脫此身。
長安無舊識,百里是天涯。寂寞思逢客,荒涼喜見花。
訪僧求賤藥,將馬中豪家。查德新蔬菜,朝盤忽覺奢。
雞鳴村舍遙,花發亦蕭條。野竹初生筍,溪田未得苗。
家貧僮僕瘦,春冷菜蔬焦。甘分長如此,無名在聖朝。
春來梨棗盡,啼哭小兒飢。鄰富雞常去,莊貧客漸稀。
借牛耕地晚,賣樹納錢遲。牆下當官路,依山補竹籬。
自掃一間房,唯鋪獨臥床。野羹溪菜滑,山紙水苔香。
陳藥初和白,新經未入黃。近來心力少,休讀養生方。
擬作讀經人,空房置淨巾。鎖茶藤篋密,曝藥竹床新。
老病應隨業,因緣不離身。焚香向居士,無計出諸塵。
移家近住村,貧苦自安存。細問梨果植,遠求花葯根。
倩人開廢井,趁犢入新園。長愛當山立,黃昏不閉門。
和暖繞林行,新貧足喜聲。掃渠憂竹旱,澆地引蘭生。
山客憑栽樹,家僮使入城。門前粉壁上,書著縣官名。
住處鐘鼓外,免爭當路橋。身閒時卻困,兒病可來嬌。
雞睡日陽暖,蜂狂花艷燒。長安足門戶,疊疊看登朝。
近來年紀到,世事總無心。古碣憑人拓,閒詩任客吟。
送經還野苑,移石入幽林。谷口春風惡,梨花蓋地深。
懶更學諸餘,林中掃地居。膩衣穿不洗,白髮短慵梳。
苦相常多淚,勞生自悟虛。閒行人事絕,親故亦無書。
住處去山近,傍園麋鹿行。野桑穿井長,荒竹過牆生。
新識鄰裡面,未諳村社情。石田無力及,賤賃與人耕。

注釋譯文

新居:新遷入的住所。唐韓愈《崔十六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韻》:“我時亦新居,觸事苦難辦。”清吳騫《扶風傳信錄》:“生偶他出,秋菊至和橋覓生還,並盛道岐州新居溪山之勝。”王西彥《人的世界·第一家鄰居》:“當我第一天搬進新居時,就開始注意到這一家鄰人了。”
滕:泛指匍匐莖或攀援莖
相依:互相依靠。《左傳·僖公五年》:“諺所謂‘輔車相依,脣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南朝宋鮑照《蕪城賦》:“灌莽杳而無際,叢薄紛其相依。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頹。”清李漁《比目魚·榮發》:“把酒慶雄飛,不枉當年苦相依。”冰心《再寄小讀者》七:“這一簇簡潔、玲瓏而莊嚴的白石建築,相依相襯地排列在一角城牆的前面,使人看過永不會忘記!”
榆柳:榆樹與柳樹。《周禮·夏官·司爟》“四時變國火”漢鄭玄註:“鄭司農說以鄹子曰:‘春取榆柳之火。’”晉陶潛《歸園田居》詩之一:“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元鄧學可《端正好·樂道》套曲:“剗荊棘鑿做沼池,去蓬蒿廣栽榆柳。”清李光庭《鄉言解頤·雜物十事》:“休言磨鐵輸鑽木,榆柳槐檀過眼泡。”
樵仆:打柴的僕人。
荒涼:荒蕪;人煙寥落。南朝梁沉約《齊明帝哀策文》:“經原野之荒涼,屬西成之雲暮。”宋文天祥《指南錄·上岸難》:“城外荒涼,寂無人影。”清納蘭性德《蝶戀花》詞:“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丁玲《奔》:“又一陣寒冽的晨風從荒涼的田地上打來。”
豪家:指有錢有勢的人家。《管子·輕重甲》:“吾國之豪家遷封食邑而居者,君章之以物,則物重;不章以物,則物輕。”唐封演《封氏聞見記·除蠹》:“蜀漢風俗,縣官初臨,豪家必先饋餉,令丞以下皆與之平交。”清吳偉業《蕭史青門曲》:“粉磑脂田縣吏收,妝樓舞閣豪家奪。”魯迅《準風月談·“揩油”》:“然而這又是光明正大的‘舞弊’;因為所取的是豪家,富翁,闊人,洋商的東西。”
蕭條:寂寞冷落;凋零。《楚辭·遠遊》:“山蕭條而無獸兮,野寂漠其無人。”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詩:“原野何蕭條,白日忽西匿。”宋王安石《離鄞至菁江東望》詩:“村落蕭條夜氣生,側身東望一傷情。”葉聖陶《我們的驕傲》:“要是沒有窗外繁密的竹枝,那個房間真太蕭條了。”
苑:古代養禽獸植林木的地方,多指帝王的花園
疊疊:亦作“迭疊”。層層重迭貌。南朝宋鮑照《擬行路難》詩之十四:“高墳疊疊滿山隅,長袖紛紛徒競世。”明許潮《武陵春》:“青山疊疊水潺潺,水自悠悠山自閒。”冰心《新詩發展的康莊大道》:“工人到了丹江口,迭迭青山齊發抖。”
麋鹿:麋與鹿。《孟子·梁惠王上》:“樂其有麋鹿魚鱉。”唐孟郊《隱士》詩:“虎豹忌當道,麋鹿知藏身。

作者簡介

王建(約767-約830年),唐代詩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享年約六十七歲。家貧,“從軍走馬十三年”,居鄉則“終日憂衣食”,四十歲以後,“白髮初為吏”,沉淪於下僚,任縣丞、司馬之類,世稱王司馬。他寫了大量的樂府,同情百姓疾苦,與張籍齊名。又寫過宮詞百首,在傳統的宮怨之外,還廣泛地描繪宮中風物,是研究唐代宮廷生活的重要材料。著有《新唐書·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等皆作10卷,《崇文總目》作2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