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教主

厚黑教主

自《厚黑學》發表後,李宗吾便遭世人冷落。他對世界流行的學說頗有研究,對解決社會問題不乏獨見,對改革教育制度尤具苦心,但這一切的一切,都不被世人所重視。他們認為,此人既提倡《厚黑學》,必面厚心黑,詭計多端,至少也是一位玩世不恭者,更何事而不可為呢?其實,李宗吾為人臉既不厚,心也不黑,《厚黑學》只是“反話正說”。世人既不理解,李宗吾索性以“厚黑教主”自命。

《厚黑學》部分原文

厚黑教主即李宗吾,著厚黑學,分為三卷:上卷厚黑學,中卷厚黑經,下卷厚黑傳習錄,以談三國英雄開始,他曰—— 三國英雄,首推曹操,他的特長,全在心腸黑。他殺呂伯奢,殺孔融,殺楊修,殺董承,殺伏完,又殺皇后皇子,悍然不顧,並且明目張胆地曰:“寧我負人,無人負我!”。心腸之黑,真是達於極點。有了這樣本事,當然稱為一世之雄。
其次要算劉備,他的特長,全在臉皮厚。他依曹操,依呂布,依劉表,依孫權,依袁紹,東竄西走,寄人籬下。而且善哭,著《三國演義》的人,更把他寫得惟妙惟肖,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情,對人痛哭一場,立即轉敗為勝。所以俗語云:“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這是一個大有本事的英雄,他和曹操,可稱雙絕。當他們煮酒論英雄的時候,一個心腸最黑,一個臉皮最厚,一堂晤對,你無奈我何,我無奈你何,環顧袁本初諸人,鄙卑不足道,所以曹操曰:“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此外還有一個孫權,他和劉備同盟,並且是郎舅之親,忽然襲取荊州,把關羽殺了,心腸之黑,仿佛曹操,無奈黑不到底,跟著向蜀請和,其黑的程度,就要比曹操稍遜一點。他與曹操比肩稱雄,抗不相下,忽然在曹丕駕下稱臣,臉皮之厚,仿佛劉備,無奈厚不到底,跟著與魏絕交,其厚的程度,比劉備稍遜一點。他雖是黑不如操,厚不如備,卻是二者兼具,也不能不算是一個英雄。他們三個人,把各人的本事施展出來,你不能征服我,我不能征服你,那時的天下,就不能不分而為三。
後來曹操劉備孫權,相繼死了,司馬氏父子乘時而起,他算是受了曹、劉諸人的薰陶,集厚黑學之大成。能夠欺人寡婦孤兒,心腸之黑,與曹操一樣。能夠受巾幗之辱,臉皮之厚,還更甚於劉備。我讀史見司馬懿受巾幗之辱這段事,不禁拍案大叫:“天下歸司馬氏矣。”所以到了這個時候,天下就不得不統一。這都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諸葛武侯,天下奇才,是三代下第一人,遇著司馬懿還沒有辦法,他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心,終不能取得中原尺土寸地,競至嘔血而死,可見王佐之才,也不是厚黑名家的敵手。
以上是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學》部分原文。接著他更追溯而上,舉楚漢爭霸的事來證明。蓋項羽先生不厚不黑,所以失敗。劉邦先生既厚且黑,故能成功。劉邦先生的心腸之黑,是與生俱來,可謂“天縱將聖”;至於臉皮之厚,還需要加點學力。他的業師,就是三傑中的張良先生。張良先生的業師,就是那位圯上老人,衣缽真傳,彰彰可考。圯上受書一事,老人的種種作用,無非是教張良先生臉皮厚也。張良先生拿來傳授劉邦先生,一指點即明。試問不厚不黑的項羽先生,怎能是他的敵手乎?韓信先生能受胯下之辱,可說是臉皮很厚,無奈他心不黑,偏偏繫念著劉邦先生“解衣推食”之恩,下不得毒手。後來長樂宮內,身首異處,夷及三族,都是咎由自取。范增先生千方百計想教項羽先生殺死劉邦先生,可以說心腸很黑,無奈他臉皮不厚,一受離間,便大怒求去,結果把自己的老命和項羽先生的江山,一齊送掉,活該活該。

厚黑教主

李宗吾先生結論曰,他把這些人的故事,反覆研究,才將千古不傳的成功秘訣,發現出來。一部二十四史,必須持此觀點,才讀得通。這種學問,原則上很簡單,運用起來卻很神妙,小用小效,大用大效。故他以“厚黑教主”自居,努力說法,普渡眾生。
李宗吾去世後,成都各報以“厚黑教主辭世”之類的標題刊發訃聞,包括部分輓聯。我個人覺得,其中汪瑞如先生撰寫的那副輓聯將李宗吾生平與幻想夾雜,極為傳神。上 聯:教主歸冥府,繼續闡揚厚黑,使一般孤魂野鬼,早得升官發財門徑;下聯:先生辭凡塵,不再諷刺社會,讓那些污吏劣紳,做出狼心狗肺事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