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石海岸

埃特爾塔海岸

卵石海岸卵石海岸
埃特爾塔海岸(Etretat)-------法國第一海岸

法國諾曼第的埃特爾塔(Etretat)海濱小城面臨大西洋,離巴黎只有三百公里。這個海濱小城建在離大海近在咫尺的地方,幾乎可以說是貼著大海的唇邊而建,就像是一座守護海岸的燈塔。www.etretat.net
第一個選擇

埃特爾塔海岸大名鼎鼎,尤其受詩人、畫家們的青睞。如果說艾菲爾鐵塔是巴黎的象徵,那么,埃特爾塔海岸就是法國諾曼第的象徵。埃特爾塔海岸形象占據了很多畫冊的封面,名勝美景,它獨享殊榮。

我們第一次來埃特爾塔的時候,腦子裡還閃現著一幕幕諾曼第城市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的風光。毫無心理準備地,突然間,埃特爾塔海岸的雄姿闖進入了眼帘,好雄偉!好挺拔!好俊秀!好......!好的詞都用完了,我還在不斷地驚嘆!

從驚嘆中稍喘過點氣,再看這樣壯觀的景色,我自問自責,悔聲迭起:為什麼沒早點來?為什麼沒早點來?我想,很多人在法國旅遊了幾圈後,因一個偶然機會闖進埃特爾塔,感受和我大概一樣:來晚了!

法國一位名記者阿爾封司·卡爾曾說:“如果我向朋友們介紹大海,埃特塔爾海岸將是我第一個選擇。”眼前的情景還有什麼好說的,我懂得了,它是“第一個選擇”!

一棵欲向海底紮根的大樹?

這片海岸不同於其他海岸。

比如說,埃特塔爾海岸和地中海岸不同。地中海岸陽光充足,海水碧藍,海灘平緩,椰林婆娑,是休閒度假的好地方。埃特塔爾海岸也不同於法國西部的布列塔尼海岸,它們雖然同樣面對大西洋,但布列塔尼海岸特點是巨大的黑色礁石,浪拍堤岸,經常烏雲壓頂,斜風細雨,荒野味沉重。

說了半天,埃特爾塔海岸魅力在何處?

魅力就在於,它能使人不停地琢磨回味。

法國人把埃特爾塔海岸看做一個謎語,引得詩人、畫家競相來破謎。

此時,我看到同來的一行人,都半張著嘴怔怔地站在海邊,任海風把頭髮吹得狂歡亂舞……是不是都在想,它像什麼呢?

埃特爾塔海岸綿延數公里,形狀如一堵巨大的、刀削過的山崖。山崖有一種特別的白灰色,面向大海一面山崖被海水和海風削成筆直的峭壁。最具風味的是,峭壁上神工鬼斧,自然地開鑿出幾個“拱門”、“天橋”,頂天立海,氣勢磅礴。

據當地人說,諾曼第的天色變化無常。可不是,這時好像有個魔術師抖動了一下他的手帕,天變了!不知從哪飄過來的一片黑雲遮住了太陽,瞬間,天黑下來,一個灰黑鍋底罩蓋住山崖。幾分鐘後,陽光從雲縫下鑽了出來,強大的光束刷地照亮半座山崖。前進的陽光趕著陰影后退,灰白色山崖動感起來:啊!一頭大象從天邊奔向大海,在邁進大海的一瞬間,大象剎住腳,仰天吼叫,把它長長的鼻子甩進藍色的海水……

莫泊桑說:埃特爾塔海岸像“一隻大象把鼻子伸進了大海”,這是他給的謎底。當年,莫泊桑看到的情景一定和我們今天看到的差不多。莫泊桑非常喜歡這“象鼻”海灘,他用自己的稿費在埃特爾塔海岸不遠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房子。可惜海岸的名氣大不過莫泊桑的故居,很少有人知道莫泊桑曾在這裡度過一大段時光。

《惡之花》的作者波德萊爾以滿腦子絕妙的想像著稱,他是文字畫面超級大師,他這樣描繪埃特爾塔海岸的:一棵樹的巨大分枝從懸崖高處伸展下來,欲向海底紮根。人們說,他這個謎破得最好!

那好!我們先向西走,去爬象鼻,去爬這棵欲向海底紮根的大樹。

人懸空了,大地從身下消失

往西邊走,一條小路直通阿蛙勒(Aval)山崖。上崖前可以看到一個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人建的暗堡,在這片美麗的風景中,不知人們為什麼要把它保存下來。是不是想告訴遊人,美景也有它很脆弱的一面?不肯馴服的大自然,兇惡的侵略者,都曾躲在後面覬覦。

據歷史記載,1773年,白日晴天突然轟隆一聲巨響,整整一座海岸山崖崩塌了。山崖上一個叫croix的村莊和村莊外的墓地從崖上整個翻入海底,活人死人都沒留下一點痕跡。至今還有一個潛海協會在海底尋找這個村莊,想弄明白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沒想到,看起來埃特爾塔海岸景象和平,海水透明清澈,潮漲潮落……

其實,大海一刻也沒放鬆對埃特爾塔海岸進攻。它用鋒利的海浪不斷向陸地切削。1993年,發瘋一樣的海浪再一次越過海灘,越過懸崖,衝進了後面的海濱城市。

有人提議在埃特爾塔海岸外築造一堵水泥大壩,但沒被諾曼第公民們接受。試想,在波德萊爾、莫波桑、雨果都大聲詠嘆的風景前,築起一道水泥大壩該有多難看!

我們沿小路爬上第一座天然拱門的頂上。很奇怪地看到整個崖頂上,沒有任何安全柵欄。此時烏雲已過,大風狂吹,我不免有點害怕,在接近崖邊時,小心地一步步往前蹭,最後乾脆蹲坐了下來。突然,人懸空了,大地從身下消失。腳下筆直切下的崖壁令人暈眩。毫無遮擋地,我看見了峭壁下一片翡翠色的海灘。

後來一想,為什麼不設安全柵欄,可能是有破壞自然風景的後顧之憂,我甚至猜想,是尊重那些想脫離塵埃融入大海的人們的“心愿”吧!

從西邊Alva崖上下來,我們又走上向東邊阿蒙(Amont)山崖,在上面先看到一座直刺天空的紀念塔——紀念兩個巴黎人第一次駕滑翔機,試圖橫飛大西洋的“白鳥”計畫。1927年,他們就從這片從山崖上飛向大海,英雄一去不復還了。

不是老家,我們卻能一樣地懷舊

整整一天爬上爬下,日落西山時,心境已被海風純靜得四大皆無,直至透明。力氣也被山崖耗得一乾而淨,整個身心都無條件地交給埃特爾塔的“響石”了。

“響石”是埃特爾塔海岸又一奇景。埃特爾塔海岸有一片片的卵石地,卵石一般大小,光滑溜圓。每當海水拍岸,蕩漾中的卵石齊齊地奏出“嘩拉拉”音樂,聲聲剔透玲瓏,大石小石“落玉盤”。側耳傾聽一陣,再篦去人心頭上的一層沉澱。

夜色降臨那一刻,我們從海邊回到了埃特爾塔小城裡,左拐右拐,我們“陷入”老城小街。這是一座具有典型諾曼第風光的小城,一些房子老得可稱“祖爺爺、祖奶奶”。細看,“祖爺”“祖奶”上的木雕正張嘴在講故事:從前有一片海……

我發現,這裡不是我們的老家,我們卻能一樣地懷舊。

街燈亮了,夜色中,我想到雨果、波德萊爾、莫泊桑是不是倘徉過同一條街?

小鎮古舊,街道毫無變化,老人們今天來了,大概也不會迷路。

老雨果來過埃特爾塔後說:“街上擁擠著穿著禮服模樣粗陋農民,戴著棕色棉布軟帽,領著他們衣著不乾淨的小孩,孩子吸嘬上唇的鼻涕……埃特爾塔海岸則令人讚賞,崖上間隔著一個個天然拱門,在拱門下,海浪衝擊,潮漲潮落。”

埃特爾塔海岸謎一樣的風景,靜靜地,又結結實實地印刻在我的在腦海里。

有一天,在暖暖的、乾燥的家中,我又看見埃特爾塔海岸的山崖。這次它是出現在一本精美的畫冊中,出自印象派大師莫奈的手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