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圓蝽

卵圓蝽

卵圓蝽(拉丁名是Hippotiscus dorsalis)也稱竹卵圓蝽,別名竹蝽象、俗稱“臭屁蟲”,屬半翅目、蝽科,國內分布於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可以為害毛竹、黃枯竹、淡竹、紅殼竹、剛竹等。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卵圓蝽卵圓蝽

拉丁名:Hippotiscus dorsalis (Stal,1867)

分類地位: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半翅目 > 蝽科

保護級別:未列入

瀕危等級:數據缺乏

可信度:1級可信度

野生馴化:野生

水生陸生:陸生

保存現狀:自然野生。

主要用途:環保與生態用途。

開發利用:野生未開發利用。

保護建議:不詳

分布與為害

卵圓蝽也稱竹卵圓蝽,別名竹蝽象,俗稱“臭屁蟲”,國內分布於浙江福建江西、廣西等地,可以為害毛竹、黃枯竹、淡竹、紅殼竹、剛竹等。它危害毛竹、剛竹、淡竹等,以若蟲、成蟲在竹枝梢、竹桿上群集吸取汁液,被害枝逐漸枯死,影響竹子生長、下年度出筍及竹材質量,危害嚴重的,全株枯死。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3.5-15.5mm,寬7.5-8.0mm。卵圓形,體灰褐色,密布黑色刻點,具白粉。頭鈍三角形,前端缺口狀。中葉短於側葉。觸角5節,黃褐色。複眼內側有1光滑小區。前胸背板後部均勻隆起。小盾片末端有黃白色月牙形斑,無刻點。

卵:桶形,高1.4mm,直徑1.2mm,淡黃色。卵塊產,每塊有卵8-28粒,以14粒為最多,呈兩行交錯排列。卵近孵化前,在卵一側出現三角形黑線,中間被1黑線垂直分為2,在三角形兩底角下方各有1橢圓形紅點。

若蟲:若蟲5齡。5齡體長9.5-13.00mm,棕黃色,有黑色刻點。觸角4節,灰黑色。翅芽黑色,從胝到翅芽為弧形,從中後胸側緣到腹末有“V”字形黑斑。

發生規律

卵圓蝽卵圓蝽

1年1代。以2-4齡若蟲越冬,4齡占95%以上。翌年4月上、中旬越冬若蟲活動取食,5月底、6月上旬成蟲羽化。6月下旬成蟲開始產卵,7月中旬為產卵高峰,7月上旬出現若蟲,10月底、11月上旬若蟲越冬。

當日均氣溫在10℃以上,持續3d,即4月上旬越冬若蟲活動頻繁,多於晴天9時後爬行上竹,傍晚、遇雨及低溫仍然下竹,爬入落葉下隱蔽,4月中、下旬氣溫較穩定,上竹若蟲少下竹,多群集在老竹枝、稈節上下取食,愈是生長衰弱老竹、倒伏竹,若蟲聚集愈多。一個稈節最多有若蟲150餘頭。當若蟲口器插入竹內後,常停息一處取食數日,取食兇猛,尤以5齡若蟲更明顯。被害竹先由葉萎凋落、枝枯變色到稈枯失水而死。若蟲取食高峰時,分泌排出的臭液也多,群集若蟲下方,竹稈及地被物上被排泄物所潤濕,似噴灑油污,可嗅到惡臭氣味。可根據臭味大小,判斷竹林被害輕重。

老熟若蟲在羽化前2.0-4.5d停止取食。在相對濕度65%以下,羽化的成蟲展翅不正常,在75%-90%之間,濕度愈高,羽化愈少。初羽化成蟲需經2d停息,始可活動。成蟲不活躍、少飛翔,爬行到竹稈節進行補充營養,也喜聚集在老齡竹上取食。成蟲經15-35d補充營養,開始交尾。交尾以8時及17時左右為多,中午交尾者極少。每次交尾需時1d多,最多達64h。雌雄成蟲均可多次交尾,兩次交尾間相隔3-4d,最多相隔8d。雌蟲經多次交尾後,開始產卵,產卵時間多在15-8時,以20時為多,約占70%以上。每雌一生產卵4-7次,每次產卵1塊,為8-28粒,一生共產卵70-90粒。卵產於1-2齡竹竹葉背面,偶見產於竹枝或竹葉正面。

卵經4-7d孵化,孵化全天進行,以19-5時最多,占60%以上。初孵幼蟲從卵蓋黑色三角形處的蓋縫中爬出,即圍在卵塊殼的四周靜伏,不吃不動,體色由淺變深,體長逐漸增加,經3-6d蛻皮。2齡若蟲比較活躍,分散爬行至竹的小枝節的上下或枝椏交界處取食,很少活動,受驚可排出少量臭液。3齡若蟲爬上竹的大枝節上下、枝椏交界處和竹稈上部節的上下取食。若蟲從腹部自排或受驚排出臭液,遠遠可聞到惡臭。臭液排出時落在人體上,可使皮膚發黃、起泡,嚴重者可引起潰瘍。4齡若蟲再取食35-40d,排除臭液,墜落地面,爬入枯枝落葉下越冬。

竹卵圓蝽捕食性天敵有蜘蛛3種、廣腹螳螂及螞蟻2種。蜘蛛屬盜蛛貓蛛及黑勝利狼蛛,均能捕殺若蟲及成蟲。寄生性天敵主要是卵期黑卵蜂,廣泛分布於竹林中,產卵初期即7月上旬,平均寄生率為5.17%,7月中、下旬為27.29%,7月下旬為58.75%,產卵後期即8月上旬為76.50%。寄生菌為白僵菌,若蟲、成蟲均可被寄生,竹林中以成蟲顯症為多,寄生率4.8%。竹卵圓蝽發生地區,天敵種類基本相似,以黑卵蜂對抑制該蟲的發生起重要作用。

防治方法

(1) 阻隔法

竹腔注射防治竹腔注射防治
4~5月份越冬若蟲上竹前用黃油機油、0.1%觸殺性農藥按2:1:5調勻,在竹稈基部塗10~15厘米以上密閉毒環,對若蟲起毒殺、阻隔作用。

(2) 竹腔注射

利用毛竹輸導作用特性及卵圓蝽刺吸式口器的特點,若蟲上竹後,可每竹竹腔注射吡蟲啉1:1稀釋液2毫升或40%氧化樂果原液1.5~2.0毫升。

(3) 地面噴藥防治

利用竹卵圓蝽若蟲的假死性,把若蟲擊落地面後噴以2.5%溴氰菊酯(20毫升/畝),或在4~5月份若蟲上竹前地面使用綠色威雷(8%觸破式微膠囊水懸劑)200倍液噴霧,或溴氰菊酯噴霧。在竹卵圓蝽上竹前或上竹初期進行噴藥,可確保卵圓蝽在上竹取食過程中觸碰到農藥。

(4) 人工捕殺

4月中旬到5月中旬若蟲集中竹稈危害期間,利用竹卵圓蝽群集危害的特點,戴手套直接在竹稈上捏死若蟲或用細鐵絲、塑膠袋製成半圓形狀,沿竹竿上推,即可捕殺若蟲。

(5) 復墾施肥

利用竹卵圓蝽群在地面枯枝落葉層越冬的特點,進行冬季復墾施肥,既破壞竹卵圓蝽的越冬場所,同時改善了土壤的水肥條件,增強竹林的抵抗力。

半翅目(二)

半翅目(Hemiptera),也叫異翅目。此類昆蟲俗稱蝽或椿象,由於很多種能分泌揮發性臭液,因而又叫放屁蟲、臭蟲、臭板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